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帕金森病治不好?試試手術治療吧!

帕金森病治不好?試試手術治療吧!

得了帕金森病的人,臉上的表情會變少、身體變僵,在特定情況下還會不由自主地手抖,但有時候又像玩具機器人沒電一樣動不起來。

除了吃藥還有什麼辦法嗎?

不如試試給大腦「刺激」一下,這個治療方法學名叫做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

什麼是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

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通俗地說,就是藉助腦立體定向技術和微創技術,利用射頻熱凝技術對術前設定的靶點位置進行干預治療(毀損、修復),將患者異常活躍的神經組織及其纖維進行毀損,以達到神經信號傳遞結構平衡。

對於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手術與藥物相結合,可讓患者的用藥量大大減少,有些病人甚至可以減少一半用藥,相應的併發症也隨之減少。

給大腦「刺激」一下,身體就能動了嗎?

通過在特定靶點上進行干預,調控與帕金森病患者癥狀相關的運動神經,從而改善患者的運異常癥狀,如肢體震顫、肌肉僵直、姿勢異常等。

帕金森病的發病機理就是大腦在特定腦區內缺乏多巴胺。而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就是通過干預治療,使腦內電生理達到平衡,從而抑制了這個區域由於缺乏多巴胺而引起的手抖、身體變僵等癥狀。

就好像,一個美味的蛋糕,要平均分成兩半。第一次切的時候一邊多了,一邊少了,這就導致分蛋糕的兩個人關係不平衡、和諧;而經過第二次再切,將多出來的一部分切了之後,兩個人面前的蛋糕就平均了,關係就和諧了。

簡單來說,帕金森病就是因為大腦內一邊「缺多巴胺」了,而與多巴胺相對的神經組織相對而言就多了。毀損一部分「多了」的神經組織,大腦又開始恢復平衡了。

但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刺激」一下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帕金森病患者附加的非運動癥狀,如便秘、嗅覺減退、睡眠障礙等是不能通過手術解決的。

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有什麼風險?

利用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並不像切蛋糕那麼簡單!

切蛋糕可以用肉眼觀察大小,也可以用計量器查看,但要在大腦上「切蛋糕」那難度可不止上升了一星半點。大腦像個三維迷宮一樣,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功能,施行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前要通過相關專家的評估、磁共振的掃描來判斷靶點的區域。

要進入大腦這個迷宮,就需要腦立體定向儀來準確判斷手術靶點的位置,手術時患者的頭上會接上微電極的記錄器,通過觀察患者活動手腳時微電極的反饋,來幫助判斷病灶區域是否精準,避免進入不該進入的區域。待微電極反應正確時,方可進行正式的干預治療活動。

手術在局麻下操作,病人痛苦小,術中可與醫生進行語言交流,患者可清楚感受到射頻熱凝的強度及肢體震顫情況。度過手術恢復期後,帕金森病患者手腳就會麻利起來,腿不僵、手不抖了。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任何一個手術都有它可能出現的危險,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也是一種微創性的治療方法。雖然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其損傷較小,併發症發生率低(約1-3%),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例手術中出血、手術後的感染等。

值得注意的是,術後患者還要維持一定劑量的藥物。專家也提倡手術加藥物的合理應用。

技術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立體定向射頻熱凝阻滯療法為帕金森病患者治療提供了除藥物治療外的另一選擇,也幫助深受「異動症」、「 劑末現象」困擾的患者解除痛苦的折磨。

該療法不僅可用於帕金森病患者,還可以用於治療腦癱、癲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相信在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臨床應用的進一步廣泛,該技術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健康專家 的精彩文章:

TAG:腦健康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