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兩會·關注|改善服務從制度化信息化發力

兩會·關注|改善服務從制度化信息化發力

兩會·關注|改善服務從制度化信息化發力

兩會·關注|改善服務從制度化信息化發力

2017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完成三年計劃,患者滿意度上升,各大醫療機構曬出了一張張有分量的「成績單」。今年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再次吹響號角。談及此項工作,代表和委員有不少心裡話要說。

服務品質提升

「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品管圈等管理手段,簡化患者看病就醫流程、減少等候時間,顯著提高了患者看病就醫的便捷程度。」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認為,第一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三年行動計劃」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徐叢劍結合該院實際情況表示,過去幾年間,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的軟硬環境都得到了切實改善。他更為看重的一點是,在三年行動計劃期間,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在醫院中得到了深入貫徹,「這是我們醫療衛生行業不忘初心的根本所在,通過持續教育和環境熏陶,這一理念在年輕醫生中已根植於心」。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鬍豫說,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通過第三方滿意度調查顯示,門診患者滿意度為88%,住院患者滿意度為92%。「這說明患者的就醫體驗變好了,在醫療過程中患者感受到越來越舒適、便捷。」

胡豫指出,改善醫療服務中有兩個重要的抓手,分別是醫務人員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在他看來,醫務人員必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務質量、品質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同等重要。而信息化手段在流程改造中,能夠縮短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

「改善醫療服務,不僅要改善就醫環境,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務品質,包括醫療質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認為,改善醫療服務有著多重深刻的內涵。王建業以微創技術為例,指出醫療技術發展對改善醫療服務有深遠的意義。微創技術不僅縮短患者手術住院時間,還極大減輕了患者痛苦。「讓患者一要看上病,二要看好病,三要有良好的就醫體驗,是改善醫療服務中多個層面的關注點。」

信息化成為倚重手段

通過信息化手段改善醫療服務是目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著力重點。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通過大力推動醫院信息化建設和信息設備升級改造,讓「信息多跑步,患者少走路」,還能解決不同醫院之間「信息孤島」問題;而且,雲計算、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可以推動醫療服務從院內向院外延伸,從治療向健康管理延伸,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智慧醫療發展帶來的便利。

自2月23日開始,江蘇省人民醫院開通手機可掛「當日號」這一功能,此前想掛當天的號,患者只能早早去排隊。現在借信息技術手段,讓看病這件老百姓心頭的煩心事兒變得更方便、更溫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唐金海說,「老醫院」要有新思維,支付手段的革新是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醫院管理、改善患者服務的重要體現。隨著多項信息化舉措的相繼推出,醫院將著力消除窗口排長隊現象,節省患者就醫時間,緩解窗口壓力,給患者帶來一個舒適、便捷的就醫體驗。

楊元慶建議,利用醫療大數據發力疾病預測、定製化治療等精準醫療領域,打造以人工智慧為核心技術的臨床輔助診斷系統,提升診療水平,降低就醫成本。患者不僅可以平等享受優質醫療資源,還能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和設備,享受從治療到健康管理的醫療服務。

關注點應放到院牆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認為,新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需要繼續完善結構、組織模式和服務流程。「從長遠來看,要將改善醫療服務固化下來,形成模式。」他介紹,患者不動、物流移動,是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下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重點之一。

徐叢劍認為,大醫院在院內改善醫療服務可以騰挪的空間已經不多,繼續深入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大醫院應逐步把關注點放到院牆外。他介紹,為切實減少患者到大醫院就診的奔波之苦,同時促進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計劃選定25名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年輕醫生,同時為其配備1名住院醫師、1名護士組成團隊,在上海市青浦區、靜安區的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專家門診,將大醫院的專家服務送到患者身邊,同時緩解醫院的就診壓力。「每個專家團隊還有兩名基層醫生參與,能夠帶教基層醫生,提高社區服務能力。」

北京市具有豐富的優質醫療資源,因此也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多年來一直面臨著不小的就診壓力。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方來英表示,北京市將著力在打通與基層轉診通道上下功夫,逐步改變目前大部分外地患者無序就醫的局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技術,並建立相應的制度安排。

王建業提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應著重建設智慧型醫院,從挂號到門診、住院,患者能在電腦上、手機上實時查看動態;通過大數據的幫助,提供更加科學的診斷;建設網路醫院,進行遠程醫療,開具電子處方。在王建業看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網路醫療,是新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重點。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劉志勇 姚常房

健康報記者 李琳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辣評|查處微商假藥不能只重末端
兩會·聲音|用「芯」守護全民健康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