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史海鉤沉:代漢者,當塗高 

一提起讖言,相信許多讀者覺得很是神秘。讖言剛出來之時,大家很是摸不著頭腦,雲里霧裡一頭霧水,等到真正應驗了,都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歷代讖言大多都應驗了,而且都很是令人信服,只有「 代漢者,當塗高」這則讖言至今沒找到合理的解釋。

「代漢者,當塗高」,這是一則相當古老的讖言。產生的時間, 大約在西漢王朝末年, 東漢王朝初期。

此讖言是出自何人之口? 起源於何文典? 現已經無從考證了。據現有的歷史記載::東漢的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劉秀,曾見到過這則讖言。在他和蜀郡太守公孫述( 其時公孫述已自稱皇帝) 進行讖言理論較量時, 他提到這則讖言。公孫述以為自己就是那個代漢而立的「塗高」,而且認為是「公孫病已當立」(另一則讖言)的那個「公孫」,然而劉秀則認為他是一廂情願,「公孫病已當立」這則讖言已經應驗,就是劉病已(漢宣帝)從一介平民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大漢天子,在他給公孫述書信中說: 「代漢者, 當塗高, 應是一位姓當塗, 名高之人,君豈高之身?!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光武帝劉秀像

光武皇帝劉秀理解中的「當塗高」, 是指一位姓當塗, 名高之人。在發展過程中, 劉秀是第一位把「讖言」, 上升到理論高度——「讖緯學」的皇帝。 他對讖言的相信, 是相信到了迷信的地步。因為他也是讖緯學的受益者,王莽代漢而立,不幾年天下大亂,有人炮製出「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言,而最終果然劉秀就做了天子。而且因為他的皇帝的身份, 對於讖言學發展推動的作用, 不是一般的文化人、方士所能相比。在他與蜀郡太守公孫述的讖言論戰中,可以看出,他只是否認公孫述非是「代漢之當塗高」,而不是對於這則讖言本身提出懷疑。

後來的歷史證明了公孫述不是代漢之當塗高。大漢王朝的歷史,在劉秀這位皇帝手裡,光榮地恢復了,所以後世的漢朝皇帝稱劉秀為漢光武帝。

但是「代漢者,當塗高!」這一讖言,很早就出來了,且流傳甚廣。但在劉秀之世, 卻沒有應驗, 是這則讖言本身就是一個假讖言?

還是當代許多人錯解了這則讖言?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此時的東漢王朝延續近兩百年。「代漢者, 當塗高」這則讖言, 在大漢的國土上,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也流傳了近兩百年。在眾多讖言的讀者中, 淮南袁術是其中之一。熟悉東漢末年歷史的人都知道, 袁術是那一時期、第一個敢自稱皇帝的梟雄。而他所以敢向大漢王朝叫板,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則讖言。

歷史記載:袁術以讖言,「代漢者,當塗高」,自已名字應之。他堅持認為,自已的姓名,應了這則讖言。自個兒就是代治之當塗高! 袁術何以如此相信自己?他的自信與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還有一點關係。這一時期,袁術又從孫堅手裡詐取了漢傳國玉璽!神秘的、古老的讖言應在自已身上;象徵了國家最高權力的玉璽又被自己拿到了。難道不是上天,在向袁術喑示:漢之天下,袁術也會「受之於天,既壽永昌?!」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袁術得到玉璽,公然稱帝

袁術對這則讖言的理解是這樣的:「能取代漢的人,是一個在路中高大的人。」此處,塗,通「途」。故袁術認為自己字「公路」,是符合這句話的。這當然十分的牽強,很不能令人信服。

建安二年,袁術把他的野心落實到了行動上, 在壽春稱帝。

可以說,是「代漢者,當塗高」這則讖言,給了袁術作皇帝的心裡喑示。但公孫述不是代漢之「當塗高」,袁術又何償是代漢之「當塗高」? 公孫述與袁術,兩個人的姓不一樣,名字也不一樣。但他們兩位,就是堅信自已是代漢當塗高。這裡面是不是有我們看不懂的玄機?!

袁術的命運,與公孫述的命運一樣,很快就被人給消滅了。他們兩位因為對國家最高權力的野心,敢自稱皇帝。公孫述只統治是漢王朝的蜀郡,袁術只統治了漢王朝的淮南郡。兩位短命的皇帝, 所管轄地域、人民還不到國家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所以兩位皇帝,無皇帝之名,亦無皇帝之實。他們只是佔據了一小塊地兒,就敢於漢王朝叫板,其實就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就是那個代漢的「塗高」。

袁術雖然沒能代得了漢王朝。但他把這則古老的讖言,從歷史的塵埃撈了出來。這一時期的東漢王朝,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國家大亂,群雄並起。漢王朝的滅亡只是遲早而已。誰會是代漢之當塗高?

我們知道,漢王朝最終被曹魏取代,這是不是應驗了這則讖言了呢?

當塗,現為安徽北部的一個縣。據說此名源自於大禹治水時,大禹取了此地塗山氏的一位女子作老婆。故名當塗。

當塗在周王朝時,屬吳國;到春秋時,屬楚國。東漢初期,劉秀可能沒有聽說過當塗這個地名。所以他看到「代漢者,當塗高」讖言時,理解為有一位姓當塗,名高的人,會代漢而立。

劉秀之世,這則讖言沒能應驗。劉秀之後兩百年,東漢末年,真出了一位代漢的大英雄。此人就是曹操。

曹操是譙國人。而譙,就是現在安徽亳州。地理位置也是在安徽北部。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曹操像

而亳州與當塗有什麼關係?

如果硬牽強附會地扯,當塗與亳州當然有關係,都同屬安徽,又處於安徽的北部地區。把「高」不理解為名高。而是理解為高人,高手,高水平之人。則代漢者,當塗高,或多或少,可以應在曹操身上。

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終於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逼迫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自己。

黃初元年,漢太史丞許芝上書云:「魏之代漢,見於圖讖,其事甚眾。」他的解釋也較象形:「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高,在里不是理解為高水平,高手,而是因為曹操受封的「魏字,有高大的意思,或者可以向高大的意思上理解。所以魏必須代漢。

史上最難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究竟是什麼意思

最終代漢的魏文帝曹丕

這個許芝的理解,也不乍的,和筆者的理解一樣,都牽強了一把。但多是神神怪怪,估妄言之的東西,不能當真,也當不得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本可以很快平定中國,清廷為何要剃髮易服,羞辱華夏為哪般
耶穌是人還是神?他的生平是怎樣的,是否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