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動駕駛升級加速

自動駕駛升級加速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車企爭先布局自動駕駛領域,政策及時跟進,符合要求車輛將可在京測試

2018年的大年三十,一支由百度Apollo、比亞迪、金龍、智行者聯手打造「特殊車隊」在春晚上展示無人駕駛技能,時長雖然僅有1分鐘,但卻讓舉國上下都看到了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現狀。

而當自動駕駛的大潮來襲時,政策也終於跟上了技術的發展。2018年2月2日,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交通委、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聯合制定《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地技術要求(試行)》,這相當於自動駕駛車輛的「考試大綱」,通過技術考核的自動駕駛車輛,將可以在北京道路上進行測試。

自動駕駛已在身邊

「自動駕駛」的範疇其實很廣,且根據自動化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等級。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可由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在2014年發布的自動駕駛的六級分類體系,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L0至L5六個級別。其中,L0代表非自動化,L1代表輔助駕駛,L2代表部分自動化,L3代表有條件的自動駕駛,L4代表高度自動化,L5代表全自動化。

雖然談到自動駕駛,大多數人認為離自己還很遙遠,但其實目前很多車輛已經達到L1級別,搭載了很多輔助駕駛功能,比如定速巡航和自動泊車等系統。同時,也有少數車型已經達到自動駕駛L2級別,比如特斯拉目前量產的車型。

而當前被熱議的自動駕駛,則是在功能上更進一步,可通過車輛裝配的攝像頭、雷達、感測器等設備,實現高度自動化。至少在部分道路、部分場景下,可以讓車輛脫離駕駛員的操控自動行駛。

目前,我國汽車產品的自動駕駛技術並不弱於國外。今年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大部分的主流車企已經在部分量產的車型上前裝了L1級駕駛輔助系統,達到美國標準。部分企業計劃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在少數高端車型上前裝L2級部分自動駕駛系統。另外,L3、L4處在研發和實驗階段。

車企做足技術儲備

新能源、網聯化和自動化被汽車企業普遍認為是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各大汽車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都早有布局。

為加速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通用汽車於2016年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公司Cruise Automation。這項收購的效果顯著,今年1月,通用汽車發布了新一代無人駕駛汽車Cruise AV,並將於2019年實現量產。

奧迪將於今年4月推出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全新奧迪A8L,寶馬則計劃在2019年發布可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寶馬7系。此外,賓士、大眾、福特、豐田、現代等跨國汽車公司,都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汽車的量產時間鎖定在2020年前後,在2025年前後推出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

此外,部分國內汽車企業選擇與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聯手,比如廣汽集團通過與小馬智行的合作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奇瑞通過搭載百度Apollo 2.0系統,將在2020年達到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狀態。

雖然企業在技術層面不斷突破自動駕駛的難題,相關部門在政策上也予以「鬆綁」,但是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仍有問題尚未解決。在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全面、交通法規是否完善、遇到事故責任如何認定等問題尚未真正解決前,自動駕駛的夢想尚不能真的照進現實。

不過,部分車企宣傳的自動駕駛技術是否真的「名副其實」,目前也是多數消費者所擔憂的關鍵問題之一。2016年1月,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特斯拉轎車直接撞上一輛正在作業的道路清掃車,特斯拉轎車當場損壞,司機不幸身亡。當時,特斯拉發表聲明稱,「由於碰撞造成的損壞,這輛車無法將日誌數據傳輸到我們的伺服器上,」因此無法知道事故發生時車輛是否啟用了「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但到了今年2月27日,特斯拉公司在大量的證據面前,終於承認上述車輛在事故發生時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想要上路先要考核

2017年7月,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坐在一輛基於Apollo技術開發的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Jeep自由光里,在五環上測試它的自動駕駛功能。這在當時被認定為「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駕駛員雙手不得離開方向盤。而在新的政策要求之下,無人駕駛可以不違規。

擁有高等級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呼之欲出,而量產前的測試是必經階段。因此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汽車企業都在呼籲政策「解限」。2月2日,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交通委、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聯合制定《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地技術要求(試行)》,其中明確,通過技術考核的自動駕駛車輛,將可以在北京道路上進行測試。

如同駕駛員要上路之前必須通過理論知識、場地駕駛技能、道路駕駛技能及文明駕駛相關知識的考試一樣,自動駕駛車輛也有了考核內容和評估標準,包括認知與交通法規遵守能力、執行能力、應急處置與人工介入能力、綜合駕駛能力及網聯駕駛能力等五個方面。

自動駕駛車輛的考核標準設有一定的門檻,部分功能的評估上甚至做出時間的要求。比如車輛在窄路掉頭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坡道停車和起步要在30秒內完成。

繼北京之後,上海市也在2月28日發布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並在嘉定區劃定了安全性高、風險等級低的5.6公里道路,作為本市第一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3月1日,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成為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照的企業。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亞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王石水立方開講 談「至暗時刻」與「放下」哲學
大學校長的理想與現實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