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戰役,美司令連換四將都敗下陣,中國一將上場:日司令切腹自殺

此戰役,美司令連換四將都敗下陣,中國一將上場:日司令切腹自殺

在戰爭中,中國能打仗的將軍很多,能處理外交關係的政治家也很多,但是能兩者兼得的卻不多,既能處理好外交關係,又能打勝仗的將軍,更是鳳毛麟角。

1943年春,退往印度的部分中國遠征軍合編為一個軍,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史迪威掌握著這支軍隊的控制權。

國民黨新編第1軍軍長鄭洞國接到赴印任務,他的主要使命是協調盟軍人員同中國官兵的關係,團結部屬,維繫部隊士氣,確保緬北反攻戰役的勝利。

當時,中國軍隊與盟國之間關係甚為緊張,美國人傲慢的做法和對中國的無禮令中國軍隊很是不滿。鄭洞國到任後,從抗戰大局出發,一方面安撫軍心,積極增進中美官兵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另一方面則注意維護國家尊嚴,對於盟方某些損害中國民族利益的過分要求和做法,進行堅決而有策略地抵制。

由於鄭洞國等中國將領和盟方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駐印官兵與美軍人員之間一度比較緊張的關係緩和了下來,雙方的合作氛圍日益融洽。

重慶方面,蔣介石對鄭洞國在駐印期間發揮的良好作用一再給予褒獎,史迪威將軍也多次稱讚鄭洞國等中國將領的愛國精神和溫文爾雅的道德修養。

1944年5月中旬,史迪威出動「搶劫犯」突擊隊,襲占密支那機場,密支那戰役打響。在進攻市區時,因日軍拚死抵抗,密支那久攻不下,屢屢受挫,史迪威連續更換4名美國將軍都無濟於事。

7月上旬,鄭洞國前往密支那指揮視察,遂擔負起作戰指揮任務,他親臨前線,認真觀察、分析守城日軍的防守特點。見日軍依託工事,以逸待勞,打不了就躲進地下,於我方不利,於是決定採取針鋒相對的辦法,掘壕推進,分割包圍,逐個殲滅。

7月7日,中國駐印軍三個步兵師在空中火力的掩護下發動全面攻擊,使用密集炮火對敵進行地毯式轟炸,將日軍通信設施全部切斷,使其指揮失靈。8月3日,中國軍隊又發起總攻,日軍全線崩潰,戰死3000人,殘餘800人逃亡或者投降,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殺。

這場攻堅戰,摧毀了日軍在緬北最後的戰略重鎮,日軍緬北防禦體系從此土崩瓦解。史迪威離職後,鄭洞國於1944年9月升任中國遠征軍駐印度副總指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觀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謀略勝呂布百倍,但呂布有一樣「殺手鐧」可甩曹操十條街

TAG:百姓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