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制度完善,平台競爭,淺析中國新媒體的未來

制度完善,平台競爭,淺析中國新媒體的未來

來源:51小推(xiaotui51)

完善監管手段,重視自媒體輿情

2017年內爆發的眾多輿論事件,促使政府關注對新媒體領域的監管。既要保證公眾的輿論監督作用,又要保證政府對輿情的積極引導。

一方面,要對新媒體領域眾多問題作出規範,積極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如針對個人信息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網路安全法》就引起國內外媒體和網民的關注,得到很好的反響。另一方面,要鼓勵行業內部規範的制定,將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同時,要正視自媒體輿情事件,提升政務新媒體輿情應對能力,避免「封」「堵」「刪」「滯」等陳舊輿情處理思維,使輿論場活躍而有序。

平台洗牌趨勢顯著,走向寡頭競爭

用戶向新媒體的大量湧入,熱門領域的快速崛起,促使眾多同質化平台和內容創作者的產生,隨著投資市場的冷靜以及競爭的加劇,平台洗牌趨勢顯著。未來平台間的融合併購現象將增多,而頭部平台將更受投資青睞,「馬太效應」顯著,使寡頭競爭成為趨勢。

因2017年完成了多起收購,僅短視頻領域,今日頭條就已有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和抖音三款產品。西瓜視頻對標秒拍,制衡優質PGC內容;火山小視頻對標快手,瞄準三四線用戶群體;抖音則主要征服年輕用戶。三款產品足以讓今日頭條在短視頻領域立足。11月,今日頭條還宣布將以8660萬美元收購獵豹旗下的新聞平台News Republic。

國內第一家以網路電台形式為用戶提供有聲內容服務的蜻蜓FM,在9月完成人民幣10億元的E輪融資,投入到精品化內容開發、品牌建設與市場開拓、人工智慧音頻技術研發等領域,進一步增強內容優勢,進軍知識付費領域。

可以預測,未來新媒體領域的競爭將不僅局限在各垂直領域內部,各垂直平台還必須面臨來自日益綜合的大平台的擠壓,在寡頭競爭中積極謀求發展。

單純技術要素吸引力下降,知識付費成為新風口

VR、人工智慧等單純的技術革新對用戶的吸引力將逐漸下降,在缺乏配套優質內容的情況下,新技術的引入並不能帶來持久的關注。如微博10月上線的全景圖片功能,由於依賴全景相機等外接設備,創作門檻高,導致相關微博內容單一,引發審美疲勞。2017年,AR、VR被普遍應用於營銷中,但在很多媒體產品中,這類技術更多仍是噱頭作用,內容的創新質量並不高。

而自媒體炒作熱點話題,新聞領域反轉頻發,催生了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知識付費成為新的趨勢。2016年中國內容付費用戶規模為0.98億人,42.9%網民支持內容付費。用戶內容付費意願的提高、移動支付技術的成熟,也為內容付費提供了條件。

目前,音視頻領域付費已經成為常態。喜馬拉雅FM、得到、知乎、分答也紛紛涉足知識付費領域,出現了平台對內容創作者的爭奪。papi醬、羅永浩等大V也積極加入付費平台,但由於內容生產成本與收益之間的較大差距,不少大V漸漸退出。在這樣的趨勢中,老師、專家等傳統的知識售賣者成為付費平台最持久的創作者,使得嚴肅的內容創作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方向。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星果凍 的精彩文章:

人類最恐怖的冷笑話:認識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歡狗

TAG:水星果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