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文讀懂:大家所說的「臨時抱佛腳」最初是這個意思

一文讀懂:大家所說的「臨時抱佛腳」最初是這個意思

有一句俗語,叫「臨時抱佛腳」。

這句話,可以形容那些平時對佛將信將疑,遇到病痛、災難,才求佛保佑的不太虔誠的信徒;可以形同那些平時不用功,考試前匆忙複習的學生;可以形容那些平時不太來往,有事登門相求的客人……

淡定

「抱佛腳」一詞的來源,有幾種說法:

唐代著名的詩人孟郊,他在《讀經》詩中寫道:「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這大概是最早的「抱佛腳」者了。

宋代劉攽的《中山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王丞相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客亦曰:『「急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上去「投」,下去「腳」,豈不得對?』王大笑。」王丞相和客人的對話很風趣也很見文學功底。斬「投」去「腳」,就是一幅好對子:「老欲依僧,急則抱佛。」

《通俗編·釋道》引宋代張世南《宦遊紀聞》的解釋,則是又一種說法:「雲南之南一番國,專尚釋教,有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便貫其罪。今諺云:『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乃番僧之語流於中國也。」看來這些「應誅」的罪犯,倒是真正的「急來抱佛腳」者。如果他們早一點虔誠信佛,一心為善,大概不至於犯罪了吧?

佛腳

佛是大慈大悲的,可能會原諒平時不念經燒香,急來抱佛腳的投機的信徒,但要將任何事情做成功,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的投機取巧者,也許能僥倖一次、兩次,但等待他的不會總是勝利啊!

還是淡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佛祖釋迦牟尼是如何涅槃成佛的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長各有各的「第一」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