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low,這才知道什麼是「大千世界」

真low,這才知道什麼是「大千世界」

半壺紗

 半壺紗

劉珂矣 

00:00/03:41

經常聽到或者也會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真的真的很low,今天才知道什麼是"大千世界",原來這個詞是佛教用語!

根據佛教的說法,從空間上看,宇宙是沒有邊際的。從時間上看,宇宙是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的。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說宇宙「法而如是」,即客觀規律自然生成就是這樣的。

佛經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這裡,佛經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須彌山就是太陽系的中心。佛將太陽系稱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靜止,「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化著那裡的眾生。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佛經里說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遠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眾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是「極樂世界」「凈土」的對立面,在這裡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痴心不改硬要在缺憾的世界裡追求完美,會有結果嗎?人活在這婆娑世界中就要受苦,而這苦字當頭卻也不見得立時就能體會。便是體會了也不等於解脫,看的破卻未必能忍的過,忍的過時卻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苦海無邊,回頭無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東西,總是發於內心的,所以岸不用回頭去看,岸無時不在。

所以,在婆娑世界,追求完美主義的人貌似是很痛苦的。

但佛經里還有一個微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那麼一個人呢?應該像歌里唱的這樣吧: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不要空留一盞芽色的清茶。

文字、圖片都摘錄自網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山新雨後 的精彩文章:

表面上越裝,心裡越焦慮?

TAG:青山新雨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