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學校如此盛行,不正常!」大學校長兩會疾呼:這個問題不能迴避,要綜合施策
「我發現如今有兩個教育系統:一個是公辦、民辦等學校組成的系統;另一個是補習學校,從補習數學、英語等課程到培訓書法、鋼琴等特長。補習學校如此盛行,我覺得有些不正常。」5日下午,北京鐵道大廈,政協無黨派人士討論會上,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杜衛委員快人快語。
杜衛說,1日他來北京的路上,隨機問了些人,這些人都說,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上補習班,學習就跟不上。
「我一聽以後,更加緊張了。這個情況,光靠一個教育主管部門來改革,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培訓機構是工商註冊的,這成了市場行為。」杜衛援引浙江當地的報道舉例,一些培訓老師的年收入已達200萬元。
「有些家長為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送孩子到補習班。有些家長為了圖省事,把孩子送去補習。但嚴重的情況是,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位,到另一個課堂,再收一筆錢,才能講到位。所以,就出現了孩子不補習、學習跟不上等情況。」杜衛說。
「孩子基本從星期一忙到星期日,從早晨忙到晚上。哪怕寒暑假,不少孩子從學校的課堂出來,又進了各色培訓的課堂,孩子接觸社會、家庭溝通、親情培育等問題被忽略,他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一定影響。」杜衛說。
「這個問題關係千家萬戶,關係下一代成長,不能迴避。雖然教育部門也下過不少文件來治理,但我認為一定要綜合施策才行。」杜衛說。
3月6日,政協無黨派人士分組討論結束後,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杜衛委員和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委員繼續交流「補課熱」現象。新華社記者熊爭艷 攝
杜衛拋出的話題,隨即掀起討論高潮:
「補習教育現在是一個大產業,很多人想分一杯羹。」有委員接話。
「杜委員對這個現象的描述非常精準。我是家長,知道得比杜委員還直接!」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委員說。
「你孩子培訓一年花多少錢?直接一點。」旁邊一委員追問李稻葵。
李稻葵回答說,雖然不清楚具體多少錢,但知道孩子花了很多精力,確實存在兩個系統、兩個學校。
「如果不允許開補習班,它們會轉變形式,轉到地下或家裡。這問題的根子還是升學標準過於單一。」李稻葵分析,如果把考核標準變一變,讓補習考高分變得沒用,補習熱就會退下去。
「基礎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麼?基礎教育不是為了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為了讓每個孩子好好發展。」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傑委員說。
小組討論結束,走出會場的李稻葵被記者們團團圍住。當記者問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想挑選什麼樣的學生時,李稻葵說: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孩子,應有遠大的理想、好的心態,還要有好的健康和情緒管理能力。學習成績可能短期內不行,但只要有理想,願付出,一定能成長起來。這就是我們老師的希望。


※「通俄門」調查還沒完,又冒出來個阿聯酋?特檢官米勒對特朗普團隊的調查擴大範圍
※只有5小時,內塔尼亞胡能否在這件事上說服普京?
TAG:上海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