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每次聽到同事跳槽後的薪資,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每次聽到同事跳槽後的薪資,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本文總結了現階段"大齡程序員"的職業生存狀況,內容包含職位需求量,議價能力如何以及如何度過傳說中的"中年危機"等等,供大家參考~!值此金三銀四跳槽季的開端,預祝各位想要跳槽以及正在跳槽的同學們能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及未來!

互聯網和IT業裁員年年有,最多的總是下一年;每年變著法嚇人的「中年危機」論,為什麼屢屢觸痛程序員的神經?

本文數據取 2017 年經篩選在 100offer 匿名展示的 5844 位技術崗求職者,他們收到的面試邀請和薪資普遍高於平均水平。

文中「大齡程序員」的數據統計範圍為工作經驗10年及以上群體。

大齡程序員求職現狀圖鑑

1、有多少大齡程序員在看機會?

過去一年求職的程序員中,3-5 年工作經驗的人占近一半。當經驗增長到 6 年以上,人才流動速度逐年趨緩。10 年及以上經驗的求職者一共占 14%。

2、市場對大齡程序員的需求度如何?

從平均面邀數和最終拿到 offer 的求職者比例來看,工作 4-6 年的「中堅力量」更吃香,而大齡碼農接到的橄欖枝,確實不如年輕後生。

3、大齡程序員的議價能力還好嗎?

在年薪上,「姜還是老的辣」的規律基本適用。有 10 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平均工資達 40 萬;而 10 年以上的這個數字是 43 萬。

隨著年限增加,同齡人間的薪酬差距也越拉越大。工作前 4 年,程序員年薪的標準差在 6 萬上下徘徊;在第 5 年和第 8 年有了兩個明顯跳躍;10 年以上的標準差更是高達 17.5 萬。想想有些同齡人已經比你每年多拿近 20 萬了,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實屬正常。

另一種焦慮,源自期望薪資漲幅與實際 offer 的差距。

由於目前年薪已處於高位,大齡程序員的期望漲薪幅度更現實,卻仍趕不上 offer 的薪資縮水速度。比起小鮮肉們誘人的漲幅,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人唏噓。

4、大齡程序員的人才職級構成如何?

10 年以上經驗的程序員中,不乏獨當一面的高端人才。其中高級工程師和架構師佔比超 30%,還有近 20% 的中高層管理崗位,包括總監、CTO 和聯合創始人。

不過,仍有 25% 基礎職級的工程師讓人不禁捏一把汗。人到中年,如果沒有爭取到足夠重要的崗位,很可能有被取代的風險。一旦公司業績經營滑坡、被迫離職,求職也會難關重重。

程序員中年危機類型辭典

太陽底下無新事,如果將時間軸拉長,你會發現「程序員中年危機」並非個體事件的短期刷屏,而是一個持續性的命題。它的來源可粗略地歸為以下幾種類型。

1、企業對招聘大齡技術人員的顧慮

技術更迭快、工作強度大、隊伍年輕化,是技術團隊的常態。然而,大齡程序員更難融入這樣的團隊氛圍,既要兼顧家庭,身體素質也未必能承受高壓。因此,互聯網企業 HR 較普遍地對 35 歲以上的技術求職者抱有顧慮。

對此,有 15 年軟體開發和測試經驗的趙凌深有體會。39 歲那年,趙凌離開呆了兩年多的創業團隊。憑藉多份知名 IT 外企經歷的優質簡歷,他收到了 9 份面邀。但其中有兩家公司顧忌年齡,最終沒有面試他。他的語氣有些不平:「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也擔心這樣的公司以後會越來越多。」

2、經濟下行,可匹配的崗位進一步減少

近年國內經濟下行,互聯網行業增速也放緩,此前過熱的人才市場開始遇冷。為了降本增效,工資更高、一線代碼能力和體力卻在下降的一群人,自然被企業排在了裁員名單的最前面。

本質上,中高端人才並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在這種背景下,要找到匹配度高的好工作難上加難。

程傑是一家數字營銷公司的技術總監,35 歲這年他終於下決心離開供職了8年的公司,和他一起跳槽的同事都有共同的困惑:這個階段自己的專業能力已經定型,換工種或者換行業都難。可塑性和適應性變差,削弱了跳槽的議價能力。

3、職場晉陞瓶頸

即便是資質優秀的候選人,也可能陷入職級發展困境。34 歲的蘇青楊就是一個例子。 工作第 8 年,他已是一家小公司的首席架構師。此後跳到某 BAT 做技術 leader,又離職創業當了一年 CTO,但遺憾的是公司沒能融資成功。

這是一段很難熬的日子,又正值妻子生娃,蘇青楊陷入了經濟拮据的窘境,甚至一度連工資都發不出。

因此,2016 年創業失敗後,薪資成了蘇青楊跳槽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選擇標準。那時的他並沒有意識到,對 offer 的判斷缺乏長遠眼光,無異於給自己埋雷。

最終蘇青楊拿到了某電商主任工程師的高薪工作。然而,高薪並不意味著這次跳槽就是十全十美的。

「從總監到 leader,現在乾脆就是碼代碼,感覺自己越做越往回走了,有些中年危機。」蘇青楊對我們的人才顧問吐露道,「心裡是有落差的,但我也在慢慢調整。」

遺憾的是,2017 年公司歷經動蕩和裁員,失望的他再次選擇跳槽。但由於薪資起點高,加上他難以接受平薪或降薪,市場上匹配的機會簡直鳳毛麟角。

不論是可匹配崗位減少,還是晉陞瓶頸,背後的共同原因之一是求職者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或對行業趨勢不敏感。

除了蘇青楊,剛邁進而立之年不久的安卓系統工程師榮武,去年從一家智能硬體企業跳槽時也感覺到了危機:「拿到的面邀明顯沒有 2015 年的多了。」

這固然有安卓市場下行的原因,但也與他此前較為封閉,「一條道走到黑」,未及早轉型有關。隨著安卓系統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他日常做 framework 的工作越來越以解 Bug 為主,這讓他非常迷茫。

技術人容易忙於鑽研技術,對就業市場的風雲變幻感知相對遲緩。如果沒有意識提前規劃、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多年都在做同質化工作,到了中年求職競爭力低就可想而知了。

4、年齡、心理、家庭壓力

年輕人的資本恰恰是重新選擇的機會成本很低。人到中年,換工作必須考慮定居、家庭等更多複雜的現實因素。

33 歲的架構師陳迪就表示:「我常常想過要離開北京,離開互聯網圈子。」談到每天單程50公里的通勤、司空見慣的加班,他難掩疲憊,「現在的生活狀態,很累。」

陳迪在剛畢業時做過幾年軟體工程師,隨著年齡增長,他越來越懷念那時的 work-life balance。「軟體公司的開發節奏是按部就班的,達標、功能、指標,每一塊都規劃清楚了再開始做。但國內互聯網太急躁了。」

影響陳迪心態的不僅僅是公司的朝令夕改,還有家庭的壓力。

雖然在帝都已經打拚十年,來自河北的他仍拿不到戶口。這意味著兩個孩子無法在北京高考。為了給孩子的未來多些選擇,他頻頻動起定居周邊城市的念頭。

其實,職場倦怠、兼顧家庭等問題並非陳迪和程序員群體獨有。中年危機是人在特定年齡階段共有的心理現象。

根據幸福經濟學的研究,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在進入成年的頭幾十年里下跌,在 40 多歲到低谷。陷入中年危機的男性,在事業困境中更偏向於沉默和逃避,缺乏個性,出現沮喪、不安、易怒和疲憊的「心理更年期」癥狀。

看來,現如今你內心的焦慮,過去人們也同樣經歷過。只不過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和行業、崗位性質,把迷茫的時間線不斷提前了。

如何擺脫危機,規劃自己的下一份機會?

既然大齡程序員在人才市場上存在普適性的痛點,如何在危機到來前做好準備?

1、消除認知誤差,管理好跳槽預期

找工作是一個不斷自省,發掘自我定位與市場需求差距的過程。

由於互聯網風口的迅猛起步,一些程序員在以往跳槽時獲得了遠高於市場均值的漲薪,但一旦泡沫破碎,被迫離職,由於既不了解市場行情,又有一定程度的膨脹心理,他們和企業之間普遍存在認知誤差。

工作年份越長,層級越高,漲薪幅度反而越小。如果不虛心接納這樣的遊戲規則、合理降低預期,更容易遭遇找不到工作的尷尬。

因此,大齡程序員們在求職時要注意獲取有效的市場信息。除了網路,還可以通過朋友、前同事、同行等人脈,以及靠譜的獵頭,還原真實行情。

2、明確求職核心訴求和競爭優勢,揚長避短

不同階段的程序員對工作的核心訴求不同。工作 1-2 年的主要訴求在於有充分學習最新技術的成長空間,3-4 年在某一特定技術領域成為熟練工,5-10 年擔任資深專家或架構師,或是承擔管理職責。

工作的第 10 年以後,更多人開始沉澱專業能力,追求成就感、自我實現和價值輸出。「畢竟現在歲數越來越大了,希望能找到一個更穩定、規範的平台多發展幾年,真正做出一些踏踏實實的成績來。」「北漂」陳迪說的這句話,道出了很多同齡人的心聲。

明確了自己為何工作之後,你就可以重點出擊滿足核心訴求的工作機會,壓低對次要訴求的期望。

前文提到的數字營銷公司技術總監程傑就是這麼做的。8 年前,他碩士畢業就到創業公司做起了演算法工程師。看著公司從 20 人擴張到三四百人,他也走到了技術總監的位置。但他漸漸意識到,公司數據的可用性和豐富度存在天花板,他很難尋求突破。

35歲這年,程傑入職了一家知名視頻網站,漲薪不到 10%。雖然不及預期的 20%,但他很淡然:「選擇在這個階段換工作並不是因為錢。我就是想換個平台,只要是好的環境,我還是願意降低薪資期望的。」

同時,大齡程序員的工作長短板已趨於穩定,必須揚長避短,避免在跨度過大的領域盲目試錯。

程傑起初的面試過程並不順利。在掛掉了搜索、汽車等領域演算法崗位的面試後,他意識到了自己在業務場景上的局限。但對演算法和廣告業務知識的深入理解,恰恰是他的優勢。因此,程傑及時調整方向,最終斬獲了廣告演算法工程師的 offer。

曾有多份知名 IT 外企工作經驗的趙凌,也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沒必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年輕人比。他目前就職於一家互聯網金融創業團隊,對於壓力大、時間緊的開發節奏,他很自信地表示,並不覺得自己體力比 90 後差多少;相反,有了多年的技術積累,他對新業務的吸收和理解力更強,在高效工作上也更有優勢。

3、轉型需謹慎,爭取內部機會

一些大齡程序員經歷了賴以生存的技術從熱門到降溫的痛苦,但直接離職、轉型新技術方向的成本又過大。一方面,企業難以在面試中,從轉型程序員以往的項目經驗準確評估其對新技術的勝任力;另一方面,即便公司錄用,候選人本人也很難接受薪資和職級的「硬著陸」。

內部轉型是成本最小的一種路徑,建議想轉型的程序員多爭取。實在沒有合適的機遇,也要利用好業餘時間,積累轉型方向的技術知識。

4、生活與工作平衡之外的另一種可能性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於如何平衡家庭生活與工作,我們難以給出適用於所有人的建議。不過,趙凌的心得值得借鑒。他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多,但能保證每一次的相處時間都是高質量、愉快、有意義的。「我的宗旨是把事業和生活提前規劃好,全情投入。比起乾耗著玩手機,心卻不在孩子身上,這樣更能彌補時間長度上的遺憾。」

還有的候選人會在離職後糾結是否返鄉,追求有房有車的田園牧歌式生活,尋找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糾結,不妨多問自己幾遍「為什麼」。留在互聯網,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個人價值,被欣賞和尊重;歸隱田園,一方凈土,但也失去了成就事業的樂趣和盼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序員之家 的精彩文章:

親戚問每月多少工資時,程序猿該如何回答?
注意了!2018年程序員相親不能踩的坑

TAG:程序員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