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錢鍾書與楊絳—遇見,但不曾預見

錢鍾書與楊絳—遇見,但不曾預見

最好的愛情需要具備什麼?那便是既要有乍見之歡,也要有久處不厭。在文學界,就有這麼一對伉儷,有著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清華園。雖然雙方見面之前都被朋友私底下告知,他已經和名門閨秀訂了婚,她也有青梅竹馬的男友。可是,他偏要寫信給她,約她再見面,見面之後第一句話就是對她說:「我沒有女朋友。」她強調:「我也沒有男朋友。」兩人從此開始交往。

朋友問她:「你們從認識到相愛,時間那麼短,可算是一見傾心或者是一見鍾情吧?」

清華園

她說:「人世間或許有一見傾心的事,但我無此經歷。」倒是他,第一眼便覺得她與眾不同。在牛津時,他曾寫詩回憶見她時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可見當年的她膚色白潔紅潤、色如春曉、清新脫俗,宛如一朵春花盛開在他心中,他對她真的是一見傾心。

於是,他天天寫信給她,談人生談學業,說自己的理想:「志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她覺得這一點倒與自己很契合。她是大家閨秀,相貌姣好、氣質超群,在大學裡追求的男生據說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但是她覺得自己和這個風度翩翩的男人有很多想通之處。

牛津大學

她看上他以後,反對者眾多,一直視她為「青梅竹馬」「初戀女友」的費孝通也來清華找她「吵架」,自認為他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怎奈她不喜歡他。她說:「我從來沒當 你是我的男友,如果你堅持這樣認為那我們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了。」

費孝通為了保持他們之間的友誼,只得壓抑心中的愛慕,降低要求,答應只做普通朋友。暮年的時候,女兒走了,丈夫也去世,她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他們仨昔日其樂融融的房子里,深居簡出。

費孝通

費孝通來家裡看望她,還帶來新作請她斧正,老友相見,一席歡談。他走時,她送他到門口,費孝通巍巍顫顫地一邊下樓,一邊還頻頻回首,她話中有話,「樓梯不好走,你以後再也不要知難而上了。」

也許,這世上,除了他,她心裡根本就沒裝過別人。兩個都只想做做學問、志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就是上天賜予的福份。

他是錢鍾書,她是楊絳。

相識,人生若只如初見。

相愛,賭書消得潑茶香。

劫難,衣帶漸寬終不悔。

相守,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去世。

一年後,錢鍾書臨終,一眼未合好,楊絳附在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內心之沉穩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女兒走了,丈夫走了,昔日其樂融融的家庭不復存在,只剩下楊絳孤零零一個人,2003年,《我們仨》出版問世,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楊絳寫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縱然兩人已離世,其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

錢鍾書對楊絳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有勢均力敵的愛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山之聲 的精彩文章:

旅行漫談 暢遊新加坡
或者憂傷,如一隻猴子

TAG:方山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