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運用產品思維製作「個人簡歷」

如何運用產品思維製作「個人簡歷」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1.平時,很多設計朋友私信,讓我幫忙看下簡歷或作品集,發現重複的問題很多,而且我時間也有限,沒辦法一一回復;

2.現在是九月份兒,跳槽的高峰期,因此,這個主題正好對大家比較實用;

3.很多同學做簡歷時,總是停留在排版好不好看,字體高不高端,配色創不創新層面,但這並不是簡歷最核心的因素。

所以,就拿出來寫一篇文章,希望能夠給你們做簡歷時,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身為設計師,尤其是用戶體驗設計師,簡歷,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你的專業素養。

那麼,你有沒有在做簡歷時考慮到以下因素:簡歷給誰看 ( 受眾群體 )、在什麼場合下看(用戶場景)、預計要看多久( 使用時長 )、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用戶需求)、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核心價值)...

其實,就像做產品一樣,你只有明確了簡歷給誰看,在什麼場景下看,才知道簡歷的內容該放什麼,該放多少;只有明確了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能有針對性的體現自己的優勢。

所以接下來,我就把以上這些因素穿插在文章不同環節,來分析如何製作簡歷。

由於設計師職業的特殊性,很多情況下,作品集也是簡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把簡歷分為兩個部分來講述:1.個人簡歷;2.作品集。

1.個人簡歷

簡歷,就像是一份個人總結,來闡述你是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樣的事兒。

由於招聘人員每天要瀏覽大量的簡歷,而且又可能隨時被打擾(用戶場景)。因此,你的簡歷應該是結構性地,言簡意賅地,直接地表達你的工作價值。讓對方高效瀏覽,且快速抓住重點,判斷你是否合適此崗位。因此要做到:a.重點突出;b.形式易讀。

a.重點突出

簡歷上想要做到重點突出,首先你要明白:哪些內容該強調,哪些該弱化,哪些根本不用放。

該強調的:

從招聘者角度出發,影響是否給你面試機會的有三個因素:1.基本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項目經歷。

1.基本信息包括:聯繫方式、姓名、性別、工作年限、居住地、等等...這些並不是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但是要放到最前面,偶爾有一票否決權。

建議聯繫方式寫到你簡歷中最醒目的為止,方便招聘人員在任何場景下都能快速聯繫到你。

2.教育背景包括:學校、學歷、專業。教育背景對於應屆畢業生,或者剛畢業1-3年的設計師比較重要,很多公司有一些硬性要求。

但是,如果你的作品在行業內有很大影響力,或做出過突出貢獻,那還說毛,直接收了!哈哈哈。

對於工作5-10年,比較資深的設計師,更看重的是你的項目能力及實戰經驗。也就是資歷越深的設計師,教育背景對是否錄用你所佔的比例,會越小。

3.工作/項目經歷包括:公司名稱、在職時間、工作職責、相關項目、業績(可量化的)、等等...這部分是簡歷中最重要的。

建議大家這部分要模塊清晰、有邏輯的去闡述,讓對方快速抓到重點。因為沒有主次、過於啰嗦的話,讓人沒有慾望看下去。

比如:通過工作職責的陳述,對方能判斷你在以前公司,是什麼角色;通過所負責的項目,對方能知道你未來可以勝任多大的工作強度,以及能服務於多大體量的業務;通過工作業績,更能客觀的展示你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

如果,是剛畢業的應屆生,沒有工作經歷,也可以把在校做的項目經歷寫上(建議,在校大學生多出去實習,不要天天玩遊戲泡妹子撩漢子逛社團了,不然畢業找工作沒有任何經驗,還挺難的。)因為,大部分單位都希望招來的人,能立馬上手,快速創造價值。

tips:工作經歷,按照時間倒敘去寫,一般招聘單位比較看重你近期的工作經歷(同理心)。

該弱化的:

弱化非核心內容,也是突出重要信息的一種方式。比如:興趣愛好、個人陳述、學校獎項,等等...

當然,身為設計師,愛攝影、愛音樂、愛手工、愛運動,說明你比較有品味,愛生活;個人陳述做得好,讓招聘者對你有個相對立體的了解;學校的獎項,證明你是個上進愛學的好孩子。但這些只具備參考價值或者只能作為加分項,並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能放在相對靠後的位置。

不用放的:

由於簡歷上展示空間有限,因此跟應聘崗位關聯性不大,或者不能輔助招聘人員做出判斷的信息,可直接捨棄(學會做減法)。

比如:家庭住址、是不是黨員(雖然我也是黨員,而且很愛國哈哈哈)、身高、體重、參加過的社團、職業技能百分比(PS技能80%,AI技能60%...沒啥意義啊),等等。

還有人問:大牙,簡歷里要不要放自己的頭像?我的建議是,長得好看的可以放,但是最好別放浮誇非主流葬愛家族的那種藝術寫真照。

b.形式易讀

合適的展示形式,能夠讓招聘人員高效,且按照你預期的板式去瀏覽簡歷。不會出現間距問題、字體不一致或亂碼的問題。建議採用PDF格式,在跨平台預覽的時候能夠儘可能的保持統一體驗。

由於你的簡歷除了用人部門的設計師看以外,HR也會看(簡歷的用戶群體),所以就算你作品集上有,還是需要單獨準備一份兒。簡歷內容,儘可能在一張A4紙內可以承載,方面後續面試時HR列印出來(使用場景)。

另外,簡歷的排版盡量簡潔直觀,不要過度包裝(謹慎使用非常規的字體和反人類的布局方式),有才華的你可以先忍忍,作品集里再充分展示你創新的設計能力。

比如:上圖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比較有代表性的簡歷,首先看:1.這個角度排放字體,是想讓每個招聘人員,百忙之中歪著腦袋去看你的工作經歷么?而且,上下的文字從屬關係也不明確,該怎麼讀?2.這個區域的內容有這麼重要麼?放那麼大。你換角度想一下,既然投了那個崗位,招聘單位能不知道你應聘什麼職位嗎?

所以,不要為了創新,而做創新。不要為了好看,而傷害體驗。

tips:簡歷像做產品一樣需要不斷優化的過程,面試完一家公司可能會刷新你的認知,發現現有簡歷不足之處;或者針對不同公司可以進行修改個別內容的側重點。

2.作品集

作品集,對於設計師來說,重要程度不用多說。就算你再能逼逼,拿不出像樣的作品,也白搭。

在做作品集時,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a.項目優先;b.放大優點;c.寧缺毋濫; d.形式易讀。

a.項目優先

對於作品集來說,能夠體現你設計能力的作品優先順序是:項目作品>概念設計>臨摹作品。

因為,項目作品,是最能體現你綜合能力的。它體現了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線上的產品,又有客觀衡量標準。

在項目作品展示時,不要只放一些包裝後效果圖,這種門檻兒較低。因為這些,套用個模版、留個白、放大些字、配合英文、搞個漸變... 效果都差不了多少。所以,你也很難跟別的設計師拉開差距。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作品更完善,更專業,體現自己業務能力的話,作品集里應該能夠表達出:項目背景、產品需求、設計目標(是什麼);競品分析、用戶研究、行業分析(為什麼);你承擔的責任、設計難點、如何取捨(怎麼做),用戶反饋,數據反饋,行業反饋(結果如何)。

通過這些能夠看出你對項目的參與程度、了解程度、思維方式、客觀反饋。

比如,「設計難點」這項,你如果能夠清晰的闡述項目進行中,所面臨的困難,像:推進問題、溝通問題、設計的平衡、資源緊缺、時間節點等等...

同時,再說出你如何做出解決方案,怎樣確定取捨標準,這樣才能體現優秀設計師的綜合能力,不比單放幾張圖更酷嗎。

當然好有人會說,可我剛畢業確實沒有項目經驗,也沒有工作經歷,大牙,我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做一些線上產品的redesign,同時對其進行調研,競品分析,設計優化。其實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充分證明給招聘公司:雖然沒有成熟了項目經驗,但是哥還是很厲害的。

tips:在職的同學,建議大家首先要把自己所負責的項目做的比較出色,業餘時間再搞概念設計。不要沉迷於概念稿沒有束縛可以做出酷炫的效果,因為,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

b.放大優點

找工作時,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市場缺口,和學會揚長避短。如果你已經明確了目標公司,要做的就是放大自己的優勢,讓對方看上你。

比如,目標公司招聘的是運營設計師,而你正好擅長手繪,和技能軟體運用,同時,你曾經還在強運營(電商類,廣告類)的公司呆過,那麼你的作品集應該著重強調這一塊兒。

再比如,目標公司招聘的是5年以上的資深UI設計師。而你的優勢正好是:主導過項目、帶過設計師、沉澱過方法論、在行業有一定知名度。那麼,這些才是你作品集的重點。而不是單純放一些過度包裝的美美的英文界面效果圖。

說白了就是考慮對方訴求,明確自己優勢,然後對症下藥。

c.寧缺毋濫

很多同學問,作品集里放多少作品合適?我建議一般放3-5個比較系統的作品就可以。

作品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塊:線上產品項目(體現業務能力)、概念設計/redesign(體現創新能力)、運營相關設計(體現視覺表現力)、其他(體現綜合能力)。

不要為了湊數而硬塞,每一個作品都應該能夠證明你某方面能力,而且是你自己認可並能解釋清楚的。不然面試時別人一提問,你就懵逼,只會給自己挖坑。

d.形式易讀

千萬不要用長圖!千萬不要用長圖!千萬不要用長圖!一張幾千上萬像素的長圖來展示自己的所有作品,對方要放大!放大!再放大!才能看清楚,大家都很忙,沒有人願意這麼看你的作品。

不要用PPT!打開速度太慢,而且很少有人耐心全屏去看。很可能打開之後,在不合適的比例下,快速點擊預覽圖,就完事兒了。

最好用PDF,原因跟上部分「簡歷」說的一樣,PDF在跨平台預覽的時候能儘可能的保持統一體驗,而且,你可以把作品集有節奏的分出不同的模塊,同時保證作品的圖片質量。

如果你有傳到設計網站上的作品,同時下面有很多正面的評價,那當然更好,因為來自第三方的認可,會顯得更客觀。

tips作品鏈接可以放在簡歷的頂部,最好點擊就可以直接跳轉至網頁。

總結:

總的來說,你需要把簡歷和作品集,當成能夠體現你產品思維的作品來對待。所以,應該清楚對方訴求,預判對方瀏覽場景,恰到好處的展示自己優勢,且節約對方時間。

努力做到讓對方打開時,有慾望持續瀏覽;中間環節,給人眼前一亮;最後,讓人記住並渴望與你取得聯繫。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在你做簡歷時,提供幫助,找到一份好工作。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大牙的設計筆記」,搜索「大牙的設計筆記」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冊子科技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他用字體設計回顧2017年新聞熱點!
Photoshop快把胡歌照片轉成素描鉛筆畫效果

TAG:小冊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