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博物館中飛翔的「鳥」

在博物館中飛翔的「鳥」

致熱愛藝術與文化的你們,

首先請讓《ViewKalos發現美》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狗年大吉!一切順利!

今天將要介紹給大家的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及其中我最欣賞的一件藝術品:一座現代雕塑,「空中之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在這一篇文章之前所介紹的巴黎盧浮宮博物館齊名,同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目前有大約330萬展品,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博物館館藏則是覆蓋了從古到今各個文化圈的藝術品——從埃及到巴比倫,到希臘羅馬和前哥倫布時期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有的藝術品類型也十分多——雕塑、繪畫、照片、各類裝飾品,甚至還有各個時期的建築。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很可惜的是,因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參觀僅為學校組織的紐約行其中一項,我實際的參觀時間極其緊湊,僅僅只有兩小時左右,所以我的參觀並沒有囊括全部的藝術品。但就是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中,我遇到了「空中之鳥」,認識到了什麼才是現代雕塑的精髓……

關於「空中之鳥」,康斯坦丁·布朗庫西一共創造了16座這樣的雕塑,7座用大理石雕刻而成,9座用青銅雕刻而成。這16座雕塑收藏於各個不同的美術館,在美國一共有13座,另有1座在義大利,2座在澳大利亞。而放置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這一座是這一系列中的第一座。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 《空中之鳥》(「Bird in Space」)

「空中之鳥」乍一看好似與鳥並沒有關係:這一座雕塑乍一看好像只是一座具備了柔和曲度、和諧比例、優美線條的純粹具有美感的沒有具體象徵的作品。但只要大約抽出5分鐘時間來靜下心來看著這一件藝術品思考,我們便能看出這一座雕塑與飛鳥的聯繫。

「空中之鳥」實質上是把飛鳥進行了一次化簡的過程;這一座雕塑將飛鳥最簡化,卻沒有失去飛鳥的本質——流線型。這座雕塑沒有雕出鳥兒的形態:沒有頭、翅膀、身體、尾巴、小腳…… 如果藝術是要以臨摹得逼真為目標的話,那這一座雕塑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件藝術品了;康斯坦丁·布朗庫西沒有走尋常路:他沒有雕刻具體的形態,反而去深入思考了飛鳥的本質是什麼。從這一刻開始,藝術品本身也開始成為了哲學的載體,而非僅僅是美感的具象表達…… 「空中之鳥」同時具備美的感受和哲學的思考,這件藝術品比一般的雕塑更加引人入勝、引人思考。這一件雕塑充分地表現出了布朗庫西對曲線、曲面的大師級掌控,在「空中之鳥」這座雕塑上,我見到了我欣賞過的最賞心悅目的曲線,並且深深為之而感嘆……

電影《降臨》中七肢桶飛船形似《空中之鳥》

「空中之鳥」也給後來的電影帶來了啟示。電影《降臨》中的12艘外星飛船就與「空中之鳥」就十分相似:柔和的曲度、優美的曲線構成了飛船的本體。也許有可能,這樣的曲度在「七肢桶」(《降臨》中的外星生命)的非線性時空中,就是最完美的形態吧……

ViewKalos@lh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ewKalos發現美 的精彩文章:

TAG:ViewKalos發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