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教育之學生立規知止

家庭教育之學生立規知止

教育專家:

李天宇

英語學科教研員

許昌市英語學科帶頭人

河南省骨幹教師

許昌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先後發表40餘篇學術論文

獲得河南省英語學科科研成果獎

國家級課題主持人

在立規中成長,在規矩中成才

自古以來,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在立規中成長,在規矩中成才的奮鬥歷程。當代中小學生如何做到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環境下,講道德守規矩,切實履行言行一致、德才兼備在平時生活中做到適可而止,守規遵法的合格公民,成功成才?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規矩意識?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得出下幾個方面的個人看法,以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為學生成長教育盡綿薄之力。

GIF

(一)重習慣,明是非

重習慣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前提。可以通過講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又來自於對行為的正確認識,所以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習慣及為什麼,哪些是壞的習慣及為什麼。很多時候,學生可能認識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良習慣,這樣,壞習慣就無從改正,好習慣就無從培養了。通過事例分析,使學生明辨是非,得到啟發,自我醒悟。逐步通過好的習慣養成,樹立規矩意識。

(二)立規矩,嚴要求

《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俗語也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班規、校規就是禮,就是規矩。學生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都是養成習慣的依據。但是制定規範要注意公眾性原則,不要搞一言堂,搞強迫,那樣效果不好。應該發動大家,一起討論制定,讓學生、老師、家長都參與。使學生的遵守規則和家長的配合督促從被動的「要我做」,轉化為主動的「我要做」。當然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僅有良好的主觀願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嚴格的要求督導。既要學生自己努力,還要有同學老師家長的監督與指導,內因外因共同作用。老師要注意及時評估學生的行為,做得好的、有進步的就要予以表揚,做得不好的就要批評引導,甚至要有一定的懲罰。實驗證明嚴格的教育干預有會助於出現預想的成果。家長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做到規矩的執行要家庭與學校相一致。這樣效果會更好。

(三)勤訓練,不間斷

培養良好習慣一定要有持久性的針對性訓練。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連續堅持21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要求他的弟子,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盡量向後甩,每天做三百下。結果一個月後有九成的學生堅持了下來,兩個月後有八成的學生堅持在做,一年後只剩下一個,他就是希臘的另一個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告訴我們說:「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由此可見,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培養不了好習慣的。培養好的習慣需要說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需要一以貫之、持之以恆、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精神。

(四)抓細微,創氛圍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了改變空泛無效的德育狀況,我們認為培養習慣應該從身邊的細微之處入手。著名教育家孫雲曉提出的培養孩子的10個基本良好習慣,教育家魏書生主張培養學生的12個良好學習習慣,共同點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大而空的東西容易流於口號和形式,不容易操作和堅持。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做就做到底,最終成大事。魏書生每天跑三千,三十一年不生病;每天寫日記,出十八本專著,就是這個道理。

GIF

A、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

道德,是人作為社會營生時連接人際關係的基本規則與秩序,人在降生瞬間就已經置身於所屬社會共同擁有的道德意識——社會習慣(和習俗)之中了。社會習慣是潛移默化、無意識地滲透於個體之中的,而倫理與法則是作為和發展社會共同體的社會規範確立起來的。以個人為目的的行為不是道德行為,以他人為目的的行為也不是道德行為,惟有以社會為目的的行為才是道德行為。根據多年的實踐研究,我們認為規則意識的培養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尊重道德、遵守道德的平台和機遇,以此來形成適應社會的健康人格和道德。中小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更需要依靠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以便於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通過實驗,從學生身上所發生的變化表明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束縛小學生手腳的韁繩,而是引導他們進入文明世界的途徑,也是小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

B、在規則的遵守中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自由

稍具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越是現代化,越需要嚴格的規範和紀律。積極的自由觀說明,只有當一個人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積極主動地塑造自己的生活時,他才是自由的。學生需要在未來的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還必須經歷關注自我到關注社會的轉變,進而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融入社會前進的潮流。教育促使學生不斷社會化,規則教育則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引導學生主體參與的過程中,教育者必須注重規則意識的滲透。

總之,作為家長在孩子教育成長過程中,注重規則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也是孩子成人、成才、成功的前提,同時也是培養社會合格人才的保障。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師開講 的精彩文章:

TAG:老師開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