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大代表建言國際航運中心對接「一帶一路」,上海要加強海鐵聯運

人大代表建言國際航運中心對接「一帶一路」,上海要加強海鐵聯運

「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積累,我們已經具備了去國際上參與競爭以及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能力。」在兩會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建工」)董事長徐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目前,上海建工已經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有6家地區公司,涉及近20個國家。

和徐征代表一樣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帶給企業紅利的代表並不少。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遠海運」)董事長許立榮就是其中一位。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兩年中遠海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投入很大,超過了150億元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控股和管理運營16個碼頭。

「比如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比如最新的阿布扎比碼頭的控股項目也已經正式動工。還有去年剛剛與比利時海工巨頭DEME集團旗下公司簽署的項目,目前的進展都不錯。這和我們整體的航運發展戰略密切相關,也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相吻合。」許立榮代表說。

正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做的總結那樣,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優化、規模穩居世界前列。

根據官方數據,到2016年,我國在20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設的合作區有56個,佔在建合作區總數的72.72%,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0.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加速推進以及中企在相關國家投資和貿易量的提高,問題和困難也逐漸凸顯。在本屆兩會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也紛紛建言「一帶一路」建設,呼籲與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對接、注重人才布局、加強產業上下游服務,降低風險的同時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對接

許立榮代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旦上海把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發揮「一帶一路」倡議橋頭堡作用相對接,必定可以更好地發揮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作用,並更好地配置資源。

2016年2月,中國兩大航運巨頭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選擇以重組的方式成立新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重組後的中遠海運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加快了全球航線網路和港口的布局。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底,中遠海運集運在「一帶一路」沿線投入約180艘船舶、114.8萬TEU運力,占集裝箱總營運船隊規模的61.8%;涉及「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航線已有133條,每周艙位13.2萬TEU,占公司總艙位的43.6%。

許立榮代表表示,上海地處長江經濟帶,也是「一帶一路」交通的匯聚點。同時上海港已經成為了是國際航運最密集的港口,去年首次突破了4000萬集裝箱,連續第八年世界第一。而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一帶一路」倡議服務橋頭堡的過程中,上海的吸引力顯著增強。這也吸引了中遠海運把大部分產業落戶在上海。

「我們不僅僅是把總部落戶在了上海,還把所有和港口相關的企業都落戶在了上海,現在上海的資產總值佔全球資產總值的62%。」許立榮代表說,目前1700多家航運相關的企業都聚集在上海,航運諮詢服務、海事法律保障和金融業務模塊不斷提升。

許立榮代表建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上海要加強做好海鐵聯運的工作,「如果能更好發展海鐵聯運,不管是上海周邊還是內陸,走出去的發展勢頭都會更好。」

許立榮代表還說,中遠海運計劃在以航運為主業的基礎上,發展上下游產業,比如海運金融、航運租賃、綜合物流等與航運密不可分的產業,幫助企業降低風險的同時,進一步把航運資本做強、做優。目前,發展航運、物流、航運金融、裝備製造、航運服務、社會化產業和「互聯網+」相關業務的「6+1」產業集群是中遠海運的新戰略,該戰略打破了過去把航運主業當作底線的定式,打造一個金融控股的上市平台,提高了企業的抗周期能力。

注重布局人才資源

徐征代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海建工從事海外工程建設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地區的布局本身就具有企業戰略上的考慮。而「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空間。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上,徐征代表說,上海建工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布局。首先,布局區域公司。目前公司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已經建立了6家地區公司,涉及近20個國家;第二,布局人力資源。「要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人才至關重要,我們在5年前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效補充了人力資源。」第三,主動和所在國的政府進行聯動,比如受商務部的委託,在非洲國家做工程管理專業人員的培訓等工作。「我們希望通過和所在國政府的溝通,把我們的理念和他們有效對接。這是中企有效發揮技術及管理優勢,為所在國做出服務的方式,也是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的方式。同時,企業本身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發展。」

除了通過培訓當地專業人員的方式增加彼此的了解,徐征代表還表示,雙方文化的對接非常重要,只有在這個接觸上,中企和當地政府及企業的工作開展才會更有效。目前,中企「走出去」開始越來越多地僱用所在國的技術人員和勞動力,這給所在國人力資源的發展帶來很大益處,也成為了這些國家歡迎中企參與當地建設的動力。

推動郵輪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郵輪產業也快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珏慧就推動郵輪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2016年,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國。2017年全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1128艘次,客流量達494萬人次。近年來沿海港口城市不斷加緊新建或擴建郵輪碼頭,全國已有13個沿海城市的15個郵輪碼頭建成,形成了分別以上海、天津、廣深廈港為核心的三大郵輪圈。

徐珏慧代表建議,要設定沿海郵輪市場准入條件,並放寬沿海郵輪旅客旅行證件要求,同時還要豐富國內沿海郵輪航線產品的設計。她提出,開展沿海郵輪業務,配以互為母港的操作,可以有效拉動郵輪旅遊經濟,促進郵輪產業鏈發展;還有助於不斷豐富郵輪航線產品,通過郵輪港口城市聯合營銷,吸引外籍遊客入境乘坐沿海郵輪在中國進行消費。

徐珏慧代表告訴第一財經,目前真正涉及「一帶一路」航線的產品還不是很多。受到假期時長等限制,仍然以「四晚」「五晚」的旅遊產品為主,可見「一帶一路」郵輪市場的開發空間非常大。

徐珏慧代表還說,郵輪船票銷售「主動脈」已經十分通暢,但還要把「毛細血管」打通。比如讓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到船票代理的分銷過程中,分享該產業帶來的利潤。一旦建立了這樣的機制,郵輪產業的發展還會加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80萬「追夢人」美國夢碎,特朗普要的移民卻不領情
解構特朗普基建大業:地方財政壓力大,環評時間縮短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