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時越南造反!傳奇太監:我一個人去築京觀!

唐朝時越南造反!傳奇太監:我一個人去築京觀!

太監,這個封建社會裡畸形的產物,由於服侍皇帝左右,所以成了政治需求的拉攏對象,偶爾也能夠曇花一現,人送外號『立皇帝』。

在唐朝,太監專權的現象尤為嚴重,據統計,終唐一朝21個皇帝,7個是太監所立,唐敬宗更是被太監手刃。


不過,唐朝也有譽為『千古宦官第一人』的高力士,而與高力士齊名的,是一名傳奇的嗜殺太監——楊思勖。

史書記載,楊思勖有膂力,這樣的人,在古代就是金子,遲早會散發光芒。果不其然,禁軍首領李多祚跟隨李重俊發動景龍政變,殺武三思父子,宮中一片哀嚎,但楊思勖學關二爺溫酒斬華雄,單騎領命出陣,斬李多祚於馬下,政變隨之遭到鎮壓。

自此,越級提拔他為光祿大夫。

公元710年,李隆基政變登基時,楊思勖誅滅韋氏有功,成為了李隆基心腹愛將。

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傳奇太監楊思勖的征戰之路,似乎才剛剛開始。

公元722年,納入大唐版圖近一百年的安南(今越南),不滿唐朝統治,起兵暴亂。暴亂的首領名叫梅叔鸞,趁著此時的大唐忙於恢復,短時間內聚眾40萬,號稱『黑帝』,佔領了越南都護府,意欲脫離大唐的統治。

暴亂很快傳到了長安,李隆基放下摺子,喚來楊思勖,問要多少兵馬。

楊思勖牛逼哄哄答道:「一人足矣!

李隆基不疑有他,畢竟沒得絕對把握,絕不會口出狂言,要是完不成,可是欺君之罪啊!於是下了一道旨意,讓楊思勖火速南下!

1VS40萬?

當然不可能!但楊思勖不愧是天才軍事家,他帶著聖旨快馬加鞭來到嶺南地區,就地徵兵十萬。

而貧寒出身梅叔鸞,他起義的目的很簡單,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滿足自己的榮華富貴妻妾成群的私心。

所以他依託藍江,藉助險要地勢,建起萬安城,駐地死守,只要大唐久攻不下,自然會採取懷柔政策,封他為王!

梅叔鸞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他的對手,是立了軍令狀的楊思勖。

楊思勖手底下是一群烏合之眾,渡江死磕城池,這基本不可能,但他們卻很擅長順風局。因此,早有準備的楊思勖,根據東漢南征交趾的伏波將軍馬援開闢的一條古道,沿海而進,如山開山,出其不意神兵天降,殺至萬安城。

梅叔鸞束手投降,被就地斬首,四十萬叛軍聞風而逃。楊思勖下令大殺特殺,伏屍無數,最後築起一座好大的京觀,安南頓時老老實實,大氣不敢一口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門職業,始於李世民時期,悲於明朝,滿清廢除,現如今大紅大紫
父皇太傻後媽太狠,太子決定自污,哪知仍遭毒手,死後國亂!

TAG:剎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