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溥儀退位後在故宮當「皇帝」時拿走的國寶到底算不算「偷」?

溥儀退位後在故宮當「皇帝」時拿走的國寶到底算不算「偷」?

公元1912年2月12日年僅6歲的小溥儀退位了,雖然做過3年的皇帝,但是3歲繼位6歲繼位的他完全沒有做過一天「真正的皇帝」。好在皇太后還是從袁世凱那爭取到了一些利益,讓這個小屁孩還能繼續做他的「虛擬皇帝」。但是做虛擬皇帝的12年零8個月里這些人的生活怎麼辦呢?鐵杆莊稼到了,皇室沒有了收入,一大票張嘴等著吃飯呢,袁世凱答應給的安置費每年400萬一共也沒給多少,今天給幾萬明天給幾萬,估計一共也沒給多少錢,這就逼著溥儀把眼光放在了那些稀世珍寶上了。

溥儀

根據溥儀《我的前半生》記載,他賣過的珍寶里最便宜的也賣了幾萬塊大洋,多的有幾十萬大洋。大家都知道「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一件死物能在亂世賣幾萬塊大洋,要是放在現在估計隨隨便便都能賣上億了。就這樣溥儀就靠著「賣祖產」一直維持到1924年被趕出皇宮。溥儀到底賣了什麼東西,怎麼把珍寶偷出來的我們今天就不聊了,以後我們找時間單說!今天咱們就聊聊溥儀這麼¨偷家產」到底對不對,合不合理!

首先根據清皇室和袁世凱簽約的《清室優待條件》來看,其中第一項第七條「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這一條說明了溥儀的做法是違反規定的,因為皇室的私產已經不屬於他了。而且溥儀也不應該一直住在故宮裡,因為第一項第三條「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這一條溥儀也沒有照做,而是一直都賴在這座裝滿珍寶的寶庫里,沒有搬去頤和園!他這個既沒權又沒兵的「皇帝」為什麼敢這樣做呢?就是因為《清室優待條件》這份條約簽完之後雙方都違約了,袁世凱不但答應給溥儀的每年400萬沒給,而且答應的派兵保護皇陵、還有支付維修和祭祀的費用也沒給,所以他們雙方都很默契的選擇了沉默!

故宮

雖然他們簽約雙方都選擇沉默,但是民間聲討這種行為的人卻越來越多了!最早溥儀並不是「賣祖產」,而是選擇抵押給銀行,打算等老袁的錢到了之後再贖回,最後這些珍寶都因為沒錢贖回被花旗和滙豐這些銀行扣下了。再後來溥儀索性就光明正大的拍賣國寶,後來實在抵不住民間的壓力而選擇停止拍賣。最大規模的「偷盜」行為發生在他被趕出皇宮的最後兩年,整箱整箱的珍寶都被他和溥傑以各種名義弄出故宮。後來有人說故宮的國寶分三等,第一等被溥儀拿走了、第二等被蔣介石拿走了、最差的第三等就是現在故宮裡我們看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谷下山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的門生弟子遍布列國的決策層,為什麼一統思想的卻是儒家?

TAG:鬼谷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