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

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

這句話出自於《莊子》,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做溫伯雪,有一天他來到魯國,晚上住在此地。有一個魯國人想要見他,他拒絕了,並回答:

「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懂禮儀,懂知識,但不懂人心人情」。這句話在當前的社會細細咀嚼還是有意思的。

我們這代人大多聰明,有思想,性格獨立,學識廣,受教育水平高,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了。我們在和父母等上一代人的對比中,總能找到一個優越感,那就是自認為懂得更多的科學知識,自認為可以更輕易的通過媒介進入知識的入口,我們看不慣過去的一套處事法則,覺得這一代人會有力量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

我一直相信這一點,社會需要新的能量。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然後把這種兩代人之間的不同稱之為「代溝」。

這個春節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開始後來重新反思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一直以來認為的清高正直是不是正確的。我一直以「污濁」二字諷刺的事物真相本該是什麼樣子的。

突然我覺得曾經自己對「人心」二字的理解有失偏頗了。人心指的不是人情世故,更多的是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

總聽到很多人自我介紹:「我是個直率的人,我討厭圓滑」,說這句話的人大多數是以清高自居的,但是語言背後的思想根基和意志是不同的。有的人是嫉妒,有的人是逃避,有的人是精神世界充實的自信感,而我相信也有一部分人和曾經的我一樣,是恐懼,而不屑或許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盾牌,擋不住心裡些許的自卑感。

雖然表達出來的東西都一樣,但最真實的東西往往最不易被發現,對於一個唯心者也最重要。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才能做到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回到「人心」的問題上來,一個時代的人心就是一個時代未來的走向。那對於個人來說,人心就是社交了。人類是感情豐富的群居動物,人心問題或許是很多人走向內心富足的一個障礙。

知識分子在理解世界的時候,是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的。這和自私關係不大,和思考問題的角度有關。比如我們不經意就會用自己當時的情緒去包裝一件事,用自己以往的經歷去強行同化一件事,用自己的經驗去預測一件事。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思想,於是引發了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矛盾。

知識分子莫把「以我為主」當做清高,莫把「自我中心」當做個性。莫把自己關進心靈的小黑屋裡,褪去一些無意義的執拗,寬容啊理解啊也就隨之而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林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TAG:浩林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