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聊齋中的窮苦老太婆為何不讓兒子跟土豪來往,事後果然如她所料!

聊齋中的窮苦老太婆為何不讓兒子跟土豪來往,事後果然如她所料!

聊齋中的窮苦老太婆為何不讓兒子跟土豪來往,事後果然如她所料!

文丨張溥傑

男女大事,古人常說門當戶對。然而近代以來這四個字遭受到不少唾沫口水。直到今天,才有不少人恍然大悟,所謂門當戶對,的確是有道理存在。男女之間如此,朋友之間亦是如此。

舉個例子,有些公子哥兒一擲千金,可能一頓飯的花銷就是他人半年的積蓄。你倆要是做了朋友,他請你去胡吃海喝一頓,你要不要請回去呢?不請回去,顯得不夠意思;請回去,檔次低了也不行。但是與之相當,你又肉疼。

當然這是淺顯之交,還停留在類似買賣的低級階段。真正的友情是以心相交,也就是所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只可惜,這種友情世間鮮矣,大部分都還停留在低級階段。

《聊齋》里有篇叫《田七郎》文章,讀來頗讓人感慨。

話說有個叫武承休的土豪,喜歡廣交天下豪傑,當然大多流於酒肉朋友。真到某天夜裡有位神人告訴他說,你朋友那麼多,都沒啥用,沒有人能派上用場。唯有一個叫田七郎的,才是你的患難之交。

天明之後,武承休就到處找尋,終於問到,原來是個年輕的獵人。要說是土豪呢,武承休敲門都是用馬鞭子,看到一個虎背熊腰,但身上卻都是補丁的人之時,怎麼也不能和夢裡天神所說的田七郎聯繫起來。

進院之後,簡直是刷新,不,刷破武承休的眼界,破屋數椽,顫顫巍巍的牆壁靠弱不經的木岐支撐著。而屋內除了幾張破虎皮,連個能坐的凳子都沒有。

不過,武承休此時倒是沒有土豪的架子,覺著眼前的七郎也是非常的質樸。但他卻還是有土豪的任性,說著說著就要給錢,把田七郎嚇了一跳,這輩子哪兒見過那麼多錢。

聊齋中的窮苦老太婆為何不讓兒子跟土豪來往,事後果然如她所料!

沒見過歸沒見過,但他堅決不要。他不要歸他不要,但武承休堅決硬給。田七郎只好拿著錢告訴媽媽,結果還是這錢不能要。而武承休還偏要給,就這點兒錢,還客氣啥,平時喝喝酒都不止那麼多。

兩人膠著之際,老母親蹣跚而至,滿臉怒氣地說「老身止此兒,不欲令事貴客!」。要說還是老母親看的透徹,她知道一旦收下這錢,自己的兒子就要鞍前馬後為眼前的土豪效勞了。而來者面相不佳,他日必遭大難。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無故而得重賂,恐怕得以死相報了。

但武承休不肯就此罷休,夢裡神人欽定的,就算自己覺得其不過是一介屌絲,那也不能視而不見。他想到了一個點子。

先是設宴邀請田七郎,好,不來是吧,那我去你家喝酒。田七郎本身就沒多少心眼,既然是來喝酒,那就竭盡全力款待,又是親自倒酒,又是把自家不捨得吃的鹿肉端上來。一頓胡吃海喝後,武承休才盡興而歸。

過幾天武承休便有了由頭,我上你家你款待備至,那我邀請你過我家來喝兩杯,不過分吧?這下田七郎沒有了託詞。酒過三巡,武承休又捧出來大把金子,田七郎依然是不肯接受。

既然這樣,那好吧,我買你幾張虎皮,田七郎這才把錢收下。但是回家一看,這不對啊,給多了。算了,乾脆往後還是多打幾張好皮革給他,不佔他便宜。然而沒多久,田七郎的媳婦兒卻生病了,既無法出去打獵,武承休給的錢也基本花的差不多了。

妻子死後,武承休過來弔唁又拿來了不少禮金。田七郎沒有辦法,整天日思夜想進山打獵回報。土豪武得知後,忙勸其別這樣,但他又不能開口說你田七郎是夢中神人給我指定的貴人,給你錢應該的。

坦白來說,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結交田七郎,武承休的心眼不算太壞,當然也有可能希望保住貴人,就說用以前的舊皮革也行,也值不少錢呢。但是二人的階級隔閡始終存在,武承休到底不能設身處地的把自己代換成田七郎。

當田七郎終於獵得一隻老虎全都獻給武承休之時,武承休大喜過望,強留七郎在家裡嗨皮三天,並把自己的朋友們都招攬過來共同慶賀。(張溥傑)

你想想,武承休的朋友都是些什麼人,非富即貴——「所與皆知名士」,可以說是各個錦衣玉食,滿身補丁的田七郎站在其中,實在是太扎眼了。為讓自己的這位窮苦朋友看起來體面些,就給他身新衣服換上,然而田七郎並不願意。

無奈之下,武承休只好趁其睡著的時候,讓人給他換了。衣食無憂的武土豪,並不知道窮人的破衣服意味著什麼,它可能是老母親無數個夜晚在油燈下密密縫製而成,它可能是窮人家所能穿起的最體面的衣服——去朋友家做客,誰不會穿自己最好的衣服呢?武承休為其偷偷換掉,看起來是好意,實則卻是對人的極為不尊重。

果不其然,田七郎穿著衣服回家後又折了回來,奉母親之命要回破衣服。然而武承休是怎麼做的呢?笑曰:「歸語老姥,故衣已拆作履襯矣。」回去告訴大娘,你那破衣服已經被我做成襪子了。或許是玩笑之語,但別人的尊嚴,也隨之踐踏了。

為了表示贈新衣感謝,田七郎回報以兔鹿。就此之後,再也不來了。武承休只好前去探尋狀況,不料被田母怒斥:「再勿引致吾兒,大不懷好意!」

本以為就此再無瓜葛,然而過了大概半年時間,田七郎因為跟人家爭獵物失手打死了人。武承休得知後,豪擲千金將其保釋了出來。

聊齋中的窮苦老太婆為何不讓兒子跟土豪來往,事後果然如她所料!

但田七郎的老母親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兒子第二條命相當於武公子給的,自己再怎麼愛惜兒子,也無法多說什麼了,只願武公子終百年無災患,兒子也不用以死相報。

因而當兒子前去感謝武承休的時候,她不無動容地說:「去就去吧,別說什麼謝不謝的了。小恩可謝, 大恩不可謝。」

真是個通透的老太太,是啊,小恩小惠可以衡量容易回報。大恩怎麼能是一句謝謝就能報答的呢。

但田母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後來武承休有個家僕調戲女主人,多次捉拿,要麼是被官府放掉,要麼是被人私藏,遲遲無法將其懲罰。更可恨的是,那僕人還四處造謠中傷武承休。田七郎知道,報恩的機會來了,他默不作聲,將僕人、縣令、包藏之人一一殺掉,而後自刎。

田七郎無疑是悲劇的,武承休所給他的,雖然在他看來可能幾輩子也掙不到,但不過是武承休財富中的九牛一毛而已。然而就為了報此恩情,連命都得搭上。誠如其母所說,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實在是得不償失。(張溥傑)

作者張溥傑,著有《民國情事:此情可待成追憶》(新華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溥傑 的精彩文章:

年輕人胡適:打牌吃花酒拿不到畢業證,怕丟人考試不敢用真名
聊齋里的女子如何為被土豪殺害的父親復仇,隱忍機智讓男人嘆服

TAG:張溥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