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語故事——「秉燭之明」

成語故事——「秉燭之明」

秉燭之明這個故事是晉平公和師曠關於學習的簡短的問答,很有趣。

先說師曠,一開始我認為,「師」是指職業,「曠」是這個人的名字,「師曠」的意思就是一個叫做曠的樂師。但是後來百度,發現很多把「師」作為姓來講。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就如「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一樣,「庖」是職業,「丁」才是名字。我認為「師曠」和「庖丁」是一樣的結構。

再說這篇文,挺幽默的。

晉平公問師曠:「我都七十了,還想學點兒知識,是不是晚了點兒啊?」

師曠說:「晚了就點蠟燭唄。」(這個雙關語用得挺巧的。)

晉平公說:「嚴肅點,不許跟國君開玩笑哈!」

師曠說:「我一瞎子,哪敢跟國君開玩笑啊!我聽人家說,少年人好學,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前途不可限量。壯年好學,就像正午的陽光,光輝燦爛、灼灼耀眼。老年好學,就像點著蠟燭那點兒光。雖然也不怎麼亮吧,但跟在伸手不見六指的夜裡摸黑走夜路比起來咋樣?」

平公聽了直冒星星眼:「說得精彩呀!」

感覺師曠這碗雞湯燒得很有水平。為他打call。

原文: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這個故事出自《說苑·建本篇》,作者是漢代的劉向。

簡單地說,秉燭之明這個成語就是年紀大了還勤奮學習的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方學習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有方學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