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手機圍攻東南亞,前五名OPPO華為vivo獨佔三席

中國手機圍攻東南亞,前五名OPPO華為vivo獨佔三席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東南亞手機市場也逐漸顯露出馬太效應。

文 | 梁風

IDC報告中的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該地區2017年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到了1億台,同比下降了0.6%。


馬太效應凸現,vivo增幅超過100%

2017年,東南亞智能機市場TOP 5公司的超過一半,達到63.8%,相比之下,2016年只有49%。東南亞市場也在步中國的後塵,日漸凸顯出馬太效應,市場份額向頭部公司集中。

從下圖可以看出,TOP 5企業當中,除了蘋果之外,出貨量都獲得了增長。其中,三星出貨量達到2930萬部,同比增長25.8%,繼續穩坐榜首。

上榜的三家中國企業也數據亮眼,在2017年出貨量全部迎來增長,其中vivo的增幅高達118.2%,OPPO也錄得29.3%的增長。華為增長較少,也有3.8%。

蘋果市場份額小幅下降(2.2%),和去年一樣排在第五名的位置。

在上述國家當中,緬甸和菲律賓是僅有的兩個出貨量下降的國家,因為當地一些供應商的出貨量大幅下降。幾家當地較小的公司在競爭中逐漸失勢,而三星、OPPO、vivo、華為在中端機(200美元-400美元)和低端機(100美元-200美元)市場地位更加穩固。

對於東南亞市場出貨量下降的原因,IDC東盟客戶端設備高級市場分析師Jensen Ooi認為,除了前四名的廠商越來越受歡迎之外,當地手機換代率較低也是個重要的原因。中端機用戶並不急於更新手機,因為這些手機質量不錯,而價格對當地的預算而言也不算便宜。


中端機市場大幅崛起,同比增長53%

從不同檔位的手機來看,低端機市場依然佔據37%的份額。與此同死,中端機則在大幅增長,2017年增長了53%,主要由前五名廠商推動。中端手機目前佔總市場份額的27%(2710萬部),相比之下2016年這一比例為17%(1760萬部)。

三星憑藉其價格適中的Galaxy J系列,在中端機市場排名第一。OPPO和vivo也在繼續擴大他們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名人代言和高調的營銷活動,來推廣他們的F和V系列。華為的Nova系列也加入了中端機的競爭。與此同時,蘋果也在用老機型滲透中端機市場,主要是iPhone 5、iPhone SE和iPhone 6。

4G智能機增長了44%,4G智能手機目前佔總市場的81%(8110萬部),而2016年則是56%(5620萬部)。3G智能手機由本地廠商和一些全球廠商發貨,目標是價格敏感地區。

4G功能機的需求則依然很低,與此同時,採用速度也比較慢,僅錄得近25萬部。這些4G功能機主要在4G網路可靠的一線城市使用,其他城市則繼續使用2G功能機。2016年,這些4G功能機已在泰國上市,而印尼和菲律賓則在2017年底才推出。

當地用戶更偏好大屏手機

平板手機(5.5英寸-7英寸)出貨量增長71%,表明當地用戶更偏好大屏幕尺寸手機。2017年,平板手機出貨量佔比為35%(3500萬部),而在2016年僅為20%(2050萬部)。然而,5-5.5英寸的智能手機仍然佔據了50%(5050萬部)的較大份額。平板手機出貨量的增長,是由消費者內容消費習慣變化,和供應商推出薄邊手機帶動的。

在平板手機當中,三星的出貨量最大,而vivo的增長速度最快。


巨頭夾縫中,當地廠商如何生存

在2018年,當地的公司將繼續受到頭部廠家的衝擊,因為用戶更樂意選擇這些更受歡迎的品牌。

那麼在巨頭夾縫中,當地廠商該如何搏出一條生路呢?

除了保持低價的同時並迎合消費者的偏好之外,別無良策。用戶更樂意使用大屏手機,而多數人也將使用雙攝、薄邊框、本地化AI等功能,Ooi建議當地供應商能夠推出具備上述功能的智能機,並推出Android Oreo Go版的設備(Android Go主要面向低端機)。此外,同時保持價格低於200美元,來滿足當地目標客戶的預算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柯達宣布將發布「柯達幣」後股價隨即上漲119%,調查顯示韓國「炒幣」人均收益率或達425%
當你對著穿越文想像時,他們已完成13次時空穿梭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