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禹錫這首詩最是大膽狂傲,藐視敵手,我「胡漢三」又活著回來啦

劉禹錫這首詩最是大膽狂傲,藐視敵手,我「胡漢三」又活著回來啦

小編很是欣賞散曲大家關漢卿的作品,特別是他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這套曲子是關漢卿散曲的代表作。全曲以生動活潑的比喻,寫書會才人的品行才華,具有民間曲詞那種辛辣恣肆和詼諧滑稽的風格。「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這正是關漢卿堅韌、頑強性格的自畫像。正是這樣的性格,使他能夠終身不渝地從事雜劇創作,寫出一篇篇的偉大作品。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這真是絕好的比喻,要多強大的心理才能做到這樣,每次看到這句話,小編心頭為之一熱,心神為之一振,也總是會想到大唐王朝的那粒「銅豌豆」——劉禹錫。

劉禹錫一生顛沛流離,數度被貶,但從未就此氣餒,反而是越挫越勇,對待政敵,永遠都是報以輕蔑的大笑。最能體現這種精神的,是他那兩首詩:

永貞元年(805年),即貞元二十一年,劉禹錫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後,貶離長安作連州刺史,半途又貶為朗州司馬。到了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時被貶的柳宗元等人,於是他從朗州被召回京。他從朗州回到長安時寫下《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唐代: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此詩通過人們在長安一座道士廟──玄都觀中看花這樣一件生活瑣事,諷刺了當時的朝廷新貴。千樹桃花,也就是十年以來由於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而看花的人,則是那些趨炎附勢、攀高結貴之徒。他們為了富貴利祿,奔走權門,就如同在紫陌紅塵之中,趕著熱鬧去看桃花一樣。

結句指出: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自己被排擠出外以後被提拔起來的罷了。他這種輕蔑和諷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由於這首詩刺痛了當權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為遠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環境卻無改善。

這一遠派就是十四年之久,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劉禹錫也終於得以回朝任主客郎中,當初將他排擠在外的宰相武元衡早已身化土灰,劉禹錫舊地重遊,來到玄都觀,寫下《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

再游玄都觀

唐代: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以桃花比新貴,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相同。種桃道士則指打擊當時革新運動的當權者。這些人,經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而讓位於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凈盡菜花開」一樣。而桃花之所以凈盡,則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

詩人想的是:這,也就是俗話說的「樹倒猢猻散」。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難道是那些人所能預料到的嗎?對於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在這裡投以輕蔑的嘲笑,從而顯示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顯示了他將繼續戰鬥下去。

結局:劉禹錫被貶23年,最終踢出朝廷。

也正是因為這23年,才有那句絕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他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這個和尚只留下一首詩,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名流千古
十二首詩詞,不知道作者,一樣流傳千古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