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元慶建言2018兩會緣何屢提「行業智能」?

楊元慶建言2018兩會緣何屢提「行業智能」?

過去200多年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全球範圍內曾經出現過三次科技革命,前兩次中國均錯失機會,沒能率先享受技術紅利。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國雖然趕上了「末班車」,但仍然是「追趕者」角色。

然而,進入21世紀後,情況開始發生轉變——在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為特徵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基於自身的獨特優勢,中國也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視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引領者。

萬物復甦的3月,一年一度的兩會因為事關中國對於科技的未來布局而備受世界矚目,中外記者紛紛通過「圍追堵截」科技領域參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窺探中國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很多記者留意到,人工智慧成了本屆代表建言獻策的一個核心關鍵詞,這其中,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首創的「行業智能」提法,也隨之成了一個新潮名詞。

作為中國科技製造行業的巨頭和人工智慧行業的引領者之一,聯想在科技領域的一舉一動頗受矚目。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楊元慶在提交的兩會建議中,屢次提及「行業智能」一詞,他提出的五大建議有三大建議都與「行業智能」緊密相關。

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楊元慶為何要大力倡導「行業智能」,聯想在落地行業智能上又將有哪些路徑?

過半建議涉及行業智能

本次兩會上,楊元慶一共提出了5項建議,包括「大力發展行業智能」、「加快推行綠色製造」、「加快發展智慧醫療」、「支持北京加快建設國際化科技創新中心」和「提高幼兒教師收入水平」,其中過半涉及行業智能。

在「大力發展行業智能」的建議中,楊元慶專門對推動行業智能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重大意義做了詳細闡釋。他指出,發展行業智能是加快當前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楊元慶看來,中國目前面臨智能產業基礎薄弱、企業數字化網路化水平偏低、行業智能研究與運用尚處於起步階段等問題,推進行業智能還有諸多困難。為此他特別提出了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大力度,培育我國行業智能領軍企業」「以行業大數據為重點,推動行業智能應用示範推廣」「建立國家行業智能應用服務平台,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等4個解決辦法。

他強調:「快速推進行業智能,既需要人工智慧技術層面的突破,也需要加快行業應用的落地;既需要樹標杆,也需要搭平台。」

另外,楊元慶還延伸提出了要「加快推行綠色製造」、「加快發展智慧醫療」的建議,建議重點從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角度,推進醫療、綠色製造智能化、智慧化。

楊元慶為何大力倡導「行業智能」

據介紹,行業智能是楊元慶結合人工智慧發展、針對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做出的前瞻性判斷。他也是業內率先提出「行業智能」這一概念的企業家。

楊元慶認為,當前工業互聯網在世界上方興未艾,借著AI的東風已經衝破工業的狹義範疇,延伸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工業互聯網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工業,而是一種新型智能工業,其關鍵是要實現行業智能化。

楊元慶指出,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不僅僅是「製造」環節的智能化,而是把研發、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的全鏈條都串連起來的全面的智能化,是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開發、採購部件、組織生產、精準營銷,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是全新的行業智能,它將在全鏈條帶來與傳統時代相比顛覆性的變革。當前各行各業都面臨智能化轉型升級。」楊元慶表示。

有業內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AI時代下的工業互聯網,帶給企業的變化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的變革。企業的組織模式、經營模式、盈利模式等都也將由此發生深刻變化,在人工智慧的助力下,未來勢必會轉向立體式合作、交織合作、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

楊元慶有關行業智能的建議,不再局限於單純的AI「技術論」討論,其讓AI與實體經濟的有機融合指出了一條有效路徑。只有推動行業智能化,才能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那樣,才能發展壯大新動能,從而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

而從世界範圍來看,無論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還是韓國製造業創新3.0或者日本的社會5.0,都已經將行業智能化作為一個著力點,以在未來佔據發展的至高位置。中國的工業互聯網也只有朝這個方向搶先布局和邁進,才能引領世界潮流。

如何成為智能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為了搶抓時代發展先機,聯想已在全面發力智能變革,如今立志要成為智能變革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而在落地行業智能方面,聯想也已積累了不少經驗。

去年,聯想提出了以「繼續保持聯想在PC市場的領先地位」「把移動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打造成新的增長引擎」和發力『設備+雲』、『基礎設施+雲』」為主要內容的「三波戰略」,開始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全面出擊,在大數據、計算力和演算法等人工智慧核心要素全面布局,拉開了智能化的大幕。

以計算力為例,聯想在全球超級計算領域居於領先地位,在全球五百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裡面獨佔87套,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作為全球PC的領導企業,聯想在生產線上也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如今已經可以快速調取2000多個電腦元器件、進行全球數萬種個性化配置組合、實現個性化定製等,比如ThinkPad筆記本電腦產品的個性化定製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

聯想的智能變革,並不僅僅限於集團內部,它也為諸多合作夥伴注入了智能動力和能量。延續「三波戰略」,聯想大力實施了智能生態戰略,希冀依託產品、渠道、服務、AI、資本五大原力,賦能並聯合生態夥伴,共建開放的智能生態體系,共同打造出全新的Smart IOT(SIOT)產品,為客戶提供「硬體+軟體+互聯網+智能服務」的生態價值。

比如在產品賦能方面,聯想擁有卓越的工業設計能力、強大的供應鏈保障以及全球頂尖的智能製造能力,可以有效助力生態夥伴產品實現快速落地。再比如在AI賦能上,聯想將全面開放其在人工智慧三要素上的積累,在計算力、演算法和大數據方面全方位輸出技術優勢。

今年2月26日,聯想發布全新的Lenovo Connect IoT服務,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涵蓋連接管理、設備管理、大數據、雲計算以及AI等服務在內的一站式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和更多元化的智能增值服務。目前,Lenovo Connect IoT服務已經部署在出行、新零售、共享經濟,以及政務、金融等行業,合作夥伴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國內數十家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去年12月,聯想集團還攜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和眾多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工業大數據產業應用聯盟,以合作聯盟的方式,在努力推進各行各業智能轉型升級的步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壯大新動能,其中包括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和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對改造升級的迫切需求,不久之後,「行業智能」這一概念,或會變成業內共識,推動更多企業完成智能化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瀚的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中國家庭債務率接近美國,比買不起房更可怕的是還不起債?

TAG:江瀚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