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9.寧願持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

19.寧願持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寧願持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

我再來補充一段持戒波羅蜜,以前佛住世的時候,有兩個比丘要去見釋迦牟尼佛,經過很長的路程,中途沒有水,兩個比丘渴得不得了,幾乎就要渴死了。一個比丘見著了一個人的頭骨,裡面有一些水,這個比丘說:「我們現在渴得這麼厲害,可以喝這腦袋骨里的水。」另一個比丘說:「不可以呀!這裡面有蟲子,有蟲子的水是不應該喝的。」這比丘說:「我們現在渴得這個樣子,喝下這些水,就不會渴死,可以去見釋迦牟尼佛呀!如果我們渴死,也沒有法子去見佛了。」另一個比丘說:「我寧願持戒死了,雖見不著佛,我也要依佛的教誨,我就是死了也沒有關係。」這比丘就把像水瓢狀的腦袋骨里的水喝下。而沒有喝水的比丘果然就渴死了。

喝水的比丘就往前走去見佛了,他請問佛說:「我們兩人走到半路上,渴得不得了,見到一個人的頭骨里有水,我就把這水喝了,免得渴死,好來見佛。我的另一個同參,他寧可渴死也不喝這水,他說這水裡面有蟲子,喝了就犯戒。結果我把這水喝了,我沒有死;他沒有喝這水,他就渴死了,所以我見到佛。」釋迦牟尼佛說:「你以為他渴死了嗎?那個比丘因為持戒關係,我令他先來見我,他現在已在我這兒聽法了。持戒雖然很困難,但是這種誠心我是知道的;你不持戒,雖然見我,但是你的心沒有這麼誠,所以他已經開悟證果了,你現在還要慢慢修行。」

由這一段看來持戒、忍辱、布施、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萬行,都要真心去做。若沒有真心,馬馬虎虎的,那與佛法不會相應的,一定要往真的做。所以「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可度世。」這四句偈頌,是出家人時時刻刻都不應該忘的,都要本著這四句偈頌去做。持戒是最要緊的,我們不要以為馬馬虎虎就算了,你馬虎一點就差得很遠了。所以修行一定要認真,腳踏實地去做,不要飄浮,要實實在在地去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學佛法不用學多,學能不生氣、沒有脾氣,那就是佛法
17.不是正知正見的精進是沒有用的

TAG: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