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以相信不可迷信,可以敬仰不可盲目崇拜》

《可以相信不可迷信,可以敬仰不可盲目崇拜》

《可以相信不可迷信,可以敬仰不可盲目崇拜》

作者:李冀

對任何人或事物經過思考分析和判斷你可以否定或拒絕,也可以相信和信任,但決不可以迷信。迷信的人實際忘記了自己,迷信等於把自己的智慧歸零。

我們可以有信仰和追求,但絕不可以盲目崇拜,盲目崇拜會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底線以下。

迷信是指人對事物(包括宗教)的一種痴迷信任狀態、迷惘地相信 ,盲目地相信、不理解地相信,接受了一個概念就同時接受了所有以這個概念為名義的全部內容。廣義地說就是對事物的看法失去了否定能力。

盲目崇拜既不是信仰,也不同於喜歡和敬仰,而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是沒有思想的崇拜,最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將自己人格降低。如明星崇拜、金錢崇拜、權力崇拜、名牌崇拜、西方文化崇拜…。

產生迷信和盲目崇拜的原因無非以下幾種:

一,無知和淺薄,自己沒有理論的盔甲,基本沒有了思考的能力;

二,不自信,對自己的判斷能力懷疑;

三,精神出現了問題,急於尋找精神的寄託和懷抱;

四,躲避人生現實的困苦。

一位篤信佛教的朋友勸我讀心經,我問:心經誰寫的?她說:經都是佛寫的。我問:你知道三藏嗎?她說三藏就是唐僧,唐三藏。

我沒有和她繼續討論,因為我覺得她已迷信到不求甚解,繼續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只要她開心就好。

我很欣賞甚至佩服宗教裡面包含的深刻哲理,但我從不迷信。實際上佛(釋迦牟尼)沒有留下文字的東西,心經應是後人寫的,至少是後人成文的。三藏又稱作三法藏。藏,意謂容器、穀倉等。印度佛教聖典三種分類為:經藏、律藏、論藏。

一般認為經藏指釋迦牟尼說過的話(通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三次聚會搜集整理),是根本教義。律藏是佛教的一些規則,戒律威儀。而論藏是後來人對經藏的闡述和發揮,用以闡明經義。我們現在讀的佛經大部分是論藏的內容,是後人寫的。

佛教里沒有神,釋迦牟尼也是人,神是後人封的,但我們一旦陷入迷信就把一切當成神。

其實各種理論,包括宗教教義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類有了語言和文字才有思想,有了思想才能創造理論。人類迄今為止的全部智慧和思想都無法窮盡宇宙的奧秘和規則,即使理解一二也已是誇張。哲學可以開啟人類的智慧,想像可以擴展人的思維,但真理需要科學去驗證,想像需要實踐去探索。

人類需要宗教是因為需要精神寄託。人對宇宙中的種種現象不解,對社會失去信任,人不相信人,因此需要在現實之外尋找答案,尋求解脫。

人不相信人,因為任何人都是有缺陷的,而且人類是劃分為階級或階層的,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立場和觀點就一定會存在差異。如有人吹捧華盛頓,但他本身一直蓄養黑奴;老百姓熱愛毛澤東,但運動中受到衝擊或傷害的人一直無法釋懷;無產階級推崇馬克思,資產階級一直對他的學說進行批判。世界上沒有完人,所以人類就需要創造一個萬能的神,一個沒有缺點的神,一個眾人都可以接受的神。普羅大眾需要神、需要宗教,需要精神寄託;一部分精英也相信宗教,因為宗教里有哲學,哲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上,因此凡是說不清的事物都可以到宗教教義中去尋找答案。

我不崇拜任何人,但我敬仰和尊崇把人民,把勞動者舉過頭頂的人,我佩服在歷史上對人類社會進步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再偉大的人都只能是人們生命的參照物,因為時空中我們永遠不能與他的坐標重合。

從迷信中和盲目崇拜中解脫出來,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靠自己的勞動去生活,這才是最真實最有意義的。

2018年2月26日

作者李冀

1947年生於北京,企業家,經濟學者,詩人。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1991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做過工人,當過兵,為過官,做過大型國企負責人,曾在美國和馬來西亞工作生活多年。

他熱愛祖國,心繫人民,豐富的人生履歷系詩人創造靈感的不竭之源,多情多義的性格系詩人抒發詩歌創作的永恆主題。愛情、親情、友情在詩人的詩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且作為燕趙人士,他的詩中也飽蘸深情歌頌家國故園、青春記憶往事。面對不可理解的時事他在詩中也表達了自己作為詩人的深刻詰問與反思。詩人的詩古風郎朗上口,新詩易懂通透,令人讀之不忍釋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陌冀行詩文欣賞 的精彩文章:

《你是天上一片雲》
《我是海邊的一塊石頭》

TAG:越陌冀行詩文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