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向孫權索要一囚犯, 孫權尋來相見,哪料卻遭囚犯「羞辱」

諸葛亮向孫權索要一囚犯, 孫權尋來相見,哪料卻遭囚犯「羞辱」

(一)益州的「倒霉蛋」

對於劉備的「三弟」張飛,無論在三國時期,還是如今都可謂是大名鼎鼎。恐怕三國時期的任何將領,都不願意跟張飛對陣。

但偏偏在劉備搶奪劉璋地盤時,有一位文官,卻被劉璋點名去應戰張飛,這位文官叫:張裔。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即不熟悉兵法,也不會武功,奈何主公有令,只得咬著後槽牙,在德陽一帶,跟張飛展開「大戰」,毫無懸念的大敗,然後撒丫子逃了,後面大家就都知道,很快張飛玩出了義釋嚴顏,這個就不說了。

只說這個倒霉蛋張裔,見到劉璋後,自然沒人責備他。而且在劉璋投降時,又想起他來了,派他做自己的信使,去跟劉備談判投降事宜……天曉得劉璋怎麼就看著張裔這麼「親切」。

就這樣益州成了劉備的天下,張裔也轉變身份,成了劉備的手下——負責農具、兵器等的製造,於是張裔便默默無聞的「混」在劉備手下。直到劉備兵敗夷陵,帶著不幹和無奈死去,張裔卻突然時來運轉了,被任命為益州太守!張裔聽完就咧了嘴,為啥陞官了還不高興?

當然,這一切無論諸葛亮還是張裔,暫時還都不知道,但身為益州土著,張裔對雍闓是早有耳聞。如今自己到他那裡當官,這事鬧得……於是張裔便來上任,可剛來益州,雍闓就叛亂了,正好抓住張裔,這位新來的太守,把他當成了投降東吳的「見面禮」了……

(二)東吳的囚犯

其實,做個倒霉蛋挺好,起碼比囚犯強,估計此刻的張裔就是這樣想的。來到東吳後,可能由於張裔名氣小,又非西蜀大員,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地盤內,有個囚犯竟然是西蜀官員。

而張裔雖倒霉,雖不動兵法,不知韜略,卻有文人的特質:東吳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在西川,抱定了誓死不為東吳出力的心,開始裝傻玩——估計就如「徐庶入曹營」般,絕不會玩出韓信的瘋癲。好在東吳也沒人難為他,一則畢竟怎麼說,張裔也是蜀國官吏,二則人又傻兒吧唧的。搭理他幹啥。

可諸葛亮卻沒有忘掉他。隨著蜀國和東吳的關係轉暖,兩國又要結盟。諸葛亮派出使者鄧芝去東吳,商談重新結盟事宜,臨行前諸葛亮特意告訴鄧芝,見到孫權後,索要張裔,讓他回家,我還想重用此人呢。

鄧芝自然不敢忘記諸葛亮的囑託,見到孫權後便索要張裔。這一下孫權懵了,啥時候我東吳囚徒里還有西蜀的官吏?且竟然讓諸葛亮念念不忘,莫非是大賢大才者?不行,我要親自瞅瞅這「囚徒」。

(三)羞辱孫權

張裔被孫權「請」到面前來了,此刻的張裔已經58歲了,這在過去已屬於老年人。孫權看著眼前的這老頭,咋這麼傻兒吧唧的?於是孫權生出一股輕慢之心來,由於已經了解了事情經過,孫權張口說道:「你們益州人可不咋地,卓文君你知道吧,就是你們益州的,不好好守寡,卻跟著司馬相如私奔了,你說這叫啥事啊!」

孫權這句,是影射:身為太守的張裔,卻被雍闓抓到東吳來,你們「私奔」了。這簡直有點不像話了,甚至是輕薄了。

讓孫權想不到的是,張裔是文人特質,雖兵法、謀略不通,但那張嘴可不是白給的。立時張裔就不幹了,估計當時兩眼也亮了,神采也飛揚了,因為鬥嘴是文人的拿手好戲。

張裔想也沒想,朗聲答道:「沒錯,卓文君是不對,但她卻從不嫌棄司馬相如窮。再看看你們東吳境內朱買臣(西漢官員)的老婆,簡直有眼無珠,最初嫌棄朱買臣窮,不要人家,後來朱買臣當了大官後,他老婆就羞得給上了吊……」

一句話咽得孫權只翻白眼,這等於表明張裔「生是西蜀臣,死是西蜀人」立場的同時,也順便羞辱孫權,拿益州說事的輕薄之舉。

論鬥嘴,孫權哪斗得過張裔?只得笑笑,毫無辦法。就這樣張裔終於回到了西蜀,諸葛亮任命他為丞相府參軍,儼然成了諸葛亮的「小弟」般。在諸葛亮身邊一年後,才被外放到地方為官,政績是非常不錯的。

如此,張裔從倒霉蛋,終於迎來了顯身手的時候。誰說倒霉蛋不會有春天?看看張裔,於逆境中的那份堅韌和堅守,是不是能會得到答案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之東吳孫權
蘇州最古老的佛寺,樓閣式佛塔相傳是孫權母親舍宅而建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