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在這4種家庭的寶寶,往往說話比較早

生活在這4種家庭的寶寶,往往說話比較早

嬰幼兒時期,正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他們會學會各種各樣的技能,例如:爬行、走路、說話等。但是,由於每個寶寶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他們學會這些本領的時間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生活在下邊這幾種家庭里的寶寶,往往說話的時間就會比較早。

1、爸爸媽媽有耐心與寶寶交流

雖然小寶寶剛出生還不會說話,但是有的爸爸媽媽卻特別喜歡跟寶寶交談,雖然很多時候都只是他們自己在自言自語。比如: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嘴裡念叨著:「來寶寶,咱們把小屁屁抬起來,媽咪給你換上乾淨舒適的紙尿褲。」換好之後,媽媽還會看著寶寶的小眼睛,問他:「現在舒服了嗎?」

因為寶寶還比較小,所以他們並不會給媽媽回應,但是語言的學習是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的,它需要經歷:聽、說、讀、寫這4個階段,當媽咪經常跟他說話的時候,他可能說不出來,但是卻能聽懂。聽的多了,他的語言發育能力也會比一般的小寶寶快。

2、家庭成員比較多

如果是三口之家,那麼爸爸去上班後,家裡很可能就只有媽媽和寶寶,所以在他的周圍環境多半是安靜的,聽不到太多的語言。聽的少,又怎麼奢求孩子能說出來呢?相比來看,那些生活在大家庭的寶寶就要好一些。

每天早上起床,周圍都是大家各種各樣的聲音,哥哥的聲音、姐姐的聲音、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聲音,這麼多音源,寶寶接收到的信息也比較多。久而久之,寶寶的說話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從小就堅持每天睡前給寶寶講故事

睡前給寶寶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在家長們的傳統觀念里,講故事要等寶寶開始上了幼兒園,開始認識字之後才能開始,不然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麼。其實,給寶寶講故事這個習慣可以從早期就開始哦!

寶寶平時聽得多了,他們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的發育,每天晚上睡前,給寶寶講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如果感覺寶寶比較小,可能聽不懂,媽咪可以一周重複講同一個故事,這樣也能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哦!等寶寶慢慢大一點了,再講更豐富的故事。

4、經常帶寶寶外出

想要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說白了就是要讓孩子多接觸語言環境,如果每天把孩子放在家裡,不與他多交流,那麼他的語言能力肯定也提高的比較慢。這樣看來,那些經常帶寶寶外出,讓寶寶身處外界語言環境中的家庭,能更早聽到寶寶的咿咿呀呀說話聲。說話也是一種模仿能力,孩子經常聽周圍的人說話,就會模仿著他們的語氣、語調發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胡杏兒好友組團來看娃,抱娃合照姿勢尷尬,寶寶一臉生無可戀
為何這隻剛剛孵化的可愛章魚寶寶突然變成了紫色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