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00後喊話政協委員「賠紙巾」,原來是為周總理淚奔了

00後喊話政協委員「賠紙巾」,原來是為周總理淚奔了

來源中國軍網

00後喊話政協委員「賠我紙巾」,原來是為周總理淚奔了……

中國軍網記者 毛志文 牛晨斐 康哲

三月初的北京,又一次進入兩會時間。雖說春寒料峭,但長安街旁的梧桐樹早已萌出新芽。傍晚,十里長街華燈初上,翹首而望,一片安寧祥和。

40餘年前,在這裡,百萬群眾灑淚送別周恩來總理。

(資料圖)

如今的十里長街,已是十里繁華。

「拍完這部劇之後我不能看任何一張周總理的照片,一看就要哭,它就像扎在了你的心裡,想都不能想。」電視劇《海棠依舊》講述了從新中國成立到周總理逝世期間他的感人事迹,導演正是來自解放軍的全國政協委員、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部導演室一級導演陳力。

她告訴記者,很多80後、90後甚至00後看了電視劇後紛紛在網上留言說總理如此鞠躬盡瘁、日夜操勞,自己看後淚奔了,不忍看下去,卻還忍不住要看,嚷著讓她「賠紙巾」。這群年輕人不但愛上了周總理,而且更加愛國了。

(資料圖)

「傲霜鬥雪的海棠,把自己的美麗融入萬千群芳,共同裝點了整個世界。」今年是周總理誕辰120周年,海棠依舊,思念依舊。

(一)

說到周總理的操勞,你一定會想到這幅戳心的油畫。

(資料圖)

右手拿著還沾有肥皂沫和胡茬的刮臉刀,左手的毛巾一端已垂落到地上,輕靠牆面、雙眼微閉。那天,身患絕症的周總理已經30多個小時沒合眼了,接下來還要繼續接見外賓的他,趁著洗漱的一點時間,在衛生間「偷偷」睡著了……

那位風采奕奕的總理哪裡去了?那位瀟洒英俊的總理哪裡去了?

一股暖流湧上眼窩,日理萬機偶爾「偷懶」的總理真讓人心疼。

《海棠依舊》的劇情涵蓋了周總理人生的最後時光,陳力委員說,總理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但仍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並且更加努力地、拼了命地往前趕時間,希望給人民留下更好的答卷。

電視劇《海棠依舊》海報。

一直以來,像《海棠依舊》一樣刻畫周總理的影視作品有很多。如今,《紅海行動》《戰狼2》等電影創造了票房「神話」,但你知道嘛,早在1991年,電影《周恩來》上映後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區區2元一張的票價,卻取得了兩億七千萬的票房!

「形為先,神韻超乎其表」,扮演周總理的演員王鐵成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表演要求。總理逝世前,身形早已瘦削得不行,穿上中山裝,整個人都在衣服里晃,可就是這樣,他還堅持著出席活動,不舍工作。

為了接近的體型,當時已經55歲的王鐵成主動要求減肥,整整8個月,瘦得都快脫相了。可就在電影拍攝到周恩來晚年的當口,一場車禍從天而降,王鐵成右側肋骨被撞斷6根,整天捆著塑料繃帶,一動也不敢動。這下倒成全了王鐵成減肥的願望,幾天下來,體重從136斤又驟減到了115斤。

那場戲,是周總理出席1974年的25周年國慶招待會。拍攝現場,時光倒流,在歡快的迎賓曲中,王鐵成用數米長的繃帶固定好肋骨,穿著中山裝,步入宴會廳。那時,已是癌症晚期的周總理,每一次舉步,每一次拍手,每講一句話都伴隨著刻骨的疼痛,而此時的王鐵成把總理重病纏身、極度虛弱憔悴的神態完全再現了出來,渾然天成。

一樣的消瘦、一樣的病容、一樣的堅定……和周總理實在太像了!這就是在生命倒計時中仍為國傾盡所有的我們的好總理!所有在場人員起立歡呼、淚流滿面,彷彿,周總理又回來了。

人民始終念著總理,因為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臉譜式的偉大,而是與老百姓心貼心的偉大。

(二)

「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這也是為人民服務。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在周總理人生的最後那些年頭,他始終佩戴著一塊徽章直至臨終,上面寫著「為人民服務」

(資料圖)

這份信仰,從少年時期萌芽,繼而開花結果。

那年,13歲的周恩來離開家鄉到東北求學。在參觀了日俄戰爭中的一個戰場後,他悲憤滿腹,愛國主義也開始在心中萌芽:「志在四方,願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之後在歐洲,周恩來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始把共產主義作為人生信仰。而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用盡一生去詮釋對人民、對國家的大愛。

1966年5月3日,周總理到大慶視察工作,凌晨兩點十分回到辦公室時,大家都勸他休息。他說:我都快七十歲了,多給我點時間,多為人民幹些工作不好嗎;

1973年9月,蓬皮杜總統成為西歐國家第一位訪華的在任國家元首,飽受癌症晚期之苦的周總理對接待工作進行周密安排。一邊是繁忙的政務,一邊還要從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總統後來多次感言稱,周恩來是他所見過的世界各國領導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

「我這個當總理的眼皮始終不敢合上!一合上,十億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鹽醋就全都看不到了。」在最後的587天時間裡,周總理的眼皮也未敢合上,「我累了」,臨終時他終於說出了讓人心酸的三個字;

……

作為《海棠依舊》的導演,陳力委員在拍攝過程中任務多、時間緊,常常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達旦,被演員們誇讚:很擅長「熬」。「走進總理的世界,不自覺地就會以總理的工作標準來要求自己,每場戲都要精益求精,把總理塑造好。」 陳力委員坦言,雖然電視劇有幾十集,但只表現了總理的冰山一角。

陳力委員接受中國軍網記者採訪。

(三)

忙、累,這或許是面對改革時代大考期間,軍人的常態。

如今的國防與軍隊改革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要繼續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

事務繁雜心有怨言之時,不妨想想周總理的心甘情願。

(資料圖)

你知道嘛,周總理也曾為軍報修改過新聞稿。這篇稿件是周總理在上海接見駐軍軍官並講話的消息,刊發於《解放軍報》1957年12月26日頭版。送審時,不到2000字的稿件,周總理改動的地方竟有30多處,甚至還利用參加活動前的15分鐘,把稿子又要回去看了一遍。這種「較真」的工作作風,使軍報人深受教育,也為所有軍人樹立了楷模。

「被周總理的事迹感動、震撼,我的精神世界也有了長足的提升,在創作過程中學會了怎樣做人。」陳力委員說,她要把這種情感儘可能多地傳遞給觀眾,讓他們了解當時國家經歷了什麼、周總理以及國家領導人為了老百姓和後來人的幸福生活又都付出了什麼樣的艱辛和努力。讓更多的人找回自己的信仰,堅守自己的信仰。只要有信仰,只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只要堅守,哪怕再平凡,其實也是在前進。

(資料圖)

3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地講到:「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

壯懷激烈,意蘊高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民族大義與崇高信仰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你我的心裡,應始終為偉人留一塊聖地。

「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恩澤後人,周總理做到了;走進新時代,眼前的一片盛世,正是當年總理所期待的,實現總理夙願,我們也做到了。

需要永遠謹記的是:最好的告慰,便是一個更好的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4300米的高原上,軍嫂們綻放著最美麗的笑容
在軍營,總有人偷偷愛著你!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