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早讀 | 世界變化太快,什麼人更容易成功?

早讀 | 世界變化太快,什麼人更容易成功?





回復【早安】領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簽

文 | 泉涌君 · 主播 | 義涵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



《有書快看》

之5分

鍾帶你看完《世界是平的》


更多有趣、有料、有內涵的視頻,關注公眾號:

有書快看




親愛的書友,你好。在今天的早讀中,我們共讀《世界是平的》第一、二章,P3-P154。



在閱讀時,可以同時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全球化的三個階段和十大推動力分別是哪些?


 


「尊敬的殿下,作為天主教的虔誠信徒,您熱愛並樂於傳播我們神聖的信仰,並堅定反對偶像崇拜與其他異端邪說,因此,您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去尋找上面提到的印度諸邦,去見識那裡的王公貴族、臣民百姓,去領略那裡的山川人文、民俗風情,以便找到能夠讓他們皈依我們的神聖信仰的恰當方式;您還要求我不要按照慣常的方式從陸路到達東方,而要我選擇迄今尚無人經由的西行路線。」


 


上面這段文字來自於哥倫布1492年的航海日誌,我們的故事就將從哥倫布航海開始講起。




當時的印度和香料群島一直以盛產黃金、珍珠、寶石和絲綢著稱,那裡有讓人無法相信的財富,而伊斯蘭國家隔斷了歐洲與東方的陸上交通,如果能找到海上到達印度的快捷航線,那麼哥倫布及支持他的西班牙君主都將會迅速積累大量財富。




哥倫布沒有像其他航海家那樣朝東南方向繞過非洲,轉向到印度,而是率領著他的尼娜號、平塔號和聖瑪麗號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穿越了一片未知海域,到達了他認為的東方印度群島。


 


哥倫布自己以為到了印度,卻意外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當哥倫布回國後向國王彙報說,地球是圓的,他也因這個發現永載史冊。




幾百年後,作者乘坐飛機到達了真正的印度,卻發現這裡遇到的很多人更像美國人。在印度,許多人都取了美國名字,印度的軟體實驗室中看到的是美國的技術,當作者跟自己的太太分享印度之旅時,他說道:「親愛的,我發現這個世界是平的。」


 

為什麼說世界是平的?因為作者在印度之行中發現,計算機信息革命帶來的技術使得印度的科技公司可以和新加坡、倫敦、波士頓、舊金山的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實時對話。




軟體突飛猛進,工作可以分配,一部分發給北京,一部分發給波士頓,遠程辦公軟體讓辦公更加得心印手。




這些技術創造了一個可以將知識工作和知識資本自由傳送的平台。




這一平台可以將各種工作任務分解、分配、生產並最後組合在一起。這給依賴智力工作的人帶來了嶄新的自由。


 


作為一名記者,作者在印度公司的見聞讓他敏感地意識到人類正在經歷從來沒有過的時刻:




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能夠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對象和競爭對手,人們將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互相競爭和合作,人們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上互相競爭和合作,人們的機會將越來越平等。




當你相信世界是平的,很多事情就不再難以理解,這意味著,地球上的各個知識中心統一到一個單一的全球網路。




這個「世界變平的趨勢」用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表達,那就是「全球化」。








作者認為,全球化經歷了三個偉大的時代:


 


第一個時代從1492年持續到1800年,我們將其稱為全球化1.0版本。




這個階段開始於哥倫布遠航開啟新舊世界貿易。全球化讓世界從大號「縮水」到中號。




這個階段講述的是國家與實力的故事,1.0版本的全球一體化進程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實力以及其應用方式。


 


第二個時代是1800年持續到2000年,將其稱為全球化2.0版本,中間曾被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




2.0時期世界從中號「縮水」成小號,推動全球化2.0的核心力量是跨國公司,他們到國外去的目的是尋找海外市場和勞動力。




這個時代的前半段,英國和荷蘭的股份公司和隨後到來的工業革命帶動了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鐵路和蒸汽機帶來運輸成本下降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化,時代的後半段則得益於電報、電話、電腦、衛星、光纖電纜以及互聯網技術等帶來的通信成本下降。


 


第三個時代正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全球化進入3.0時代,世界從小號進一步縮水到微型,全球化將國家競爭場夷為平地。




1.0版本的推動力是國家,2.0版本的推動力是公司,而3.0版本的全球化推動力則是個人,由於軟體和網路的普及,個人能夠獲得新的機會參與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和合作。


 


所以,全球化不是一個新概念,是一個持續了很久並且一直會持續下去的歷史進程。那麼,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了全球化呢?作者認為推動力有十個:


 


第一個動力:1989年11月9日,創新時代來臨:柏林牆的倒塌與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建立。




柏林牆倒塌,意味著世界逐漸融合,從相互孤立到相互了解,人們開始接受共同的標準,比如經濟運行的標準、會計標準、銀行標準、製造業標準甚至是撰寫論文的標準。




而微軟視窗操作系統則推動了個人計算機的普及。


 


第二個動力:1995年8月9日,互聯網時代到來:Web出現和網景上市。




上世紀90年代,Windows已經將個人電腦和區域網聯繫在一起,要實現更大的突破就必須讓所有的區域網聯繫在一起,換而言之,世界互聯。




英國物理學家蒂姆伯納斯李提出了萬維網的概念,即建立一個系統,以便創造、組織或鏈接文件,方便人們瀏覽。萬維網的出現立刻為混亂的電腦空間帶來了秩序和透明。








為了瀏覽各種網站,科學家發明了各種瀏覽器,但真正讓普通人意識到網際網路存在的則是網景公司開發的瀏覽器。


 


第三個動力:工作流軟體。工作流軟體讓越來越多的人依靠電腦來完成工作,統一的標準讓不同國家之間的公司能夠無縫協作完成工作。本書成書年代是2007年,而11年後的今天,工作電子化已經司空見慣。


 


第四個動力:上傳。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關注新聞和實事,個人智慧通過互聯網上傳整理,形成以往不可能達到的信息合集,比如維基百科。


 


第五個動力:外包。外包是將有限的、特定的業務(比如研發、呼叫中心、賬目管理等)交給外國公司去做,將完成後的工作成果再融入整體的經營體系。


 


第六個動力:離岸經營。離岸經營不同於外包,是將整套生產系統搬到別的國家,目的是尋求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


 


第七個動力:供應鏈。強大的供應鏈可以快速流通全球的貨物,你可以在家通過手機就能買到來自加拿大的龍蝦,來自智利的車厘子,來自美國的牛肉,這依靠的都是強大的供應鏈,沃爾瑪超市就有世界級的供應鏈,網路全球的商品。


 


第八個動力:內包。與外包相對應,將物流配送或者其他業務交給本國公司就是內包。比如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就承擔了惠普印表機維修的往返快遞服務;淘寶賣家不會親自送貨,而是將物流交給國內快遞公司,這就是內包,這讓小公司也能有大作為。


 


第九個動力:搜索引擎。無需多言,生活是離不開各種搜索引擎的,特別是寫論文時。


 


第十個動力:移動互聯網。作者成書的年代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還未出現或普及,而現在智能手機和隨時隨地的上網服務已經是生活必需品。


 


十種推動全球化的動力,你體驗過哪些?





有書君語:

本周我們共讀的書是《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最具抱負的一本書,也是各界領導人必讀的一本書,在世界加速變化的這一刻,有什麼大事正在發生,你更不該錯過。




這正是作者感受到並希望傳遞給我們的信息。由於科技呈現指數型發展,世界開始被具顛覆性的三大力量所重塑,包括:摩爾定律、市場和大自然。加速的世界裡成功法則被全面迭代,過去的經驗不再適用,個人或群體都需要暫停和反思,才能重掌生存的主動權。




因此,你需要了解重塑世界的三大力量是如何交互作用;你將更了解個人、群體及國家該怎樣做,才能在這個加速的世界裡繁榮興盛。




為了提高書友們的閱讀體驗,我們也同時提供了《世界是平的》的紙質版書籍,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可以點擊下圖即可購買紙質書籍。




?

 

長按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購買





作者:

泉涌君,有書智庫領讀達人

2016年最受歡迎領讀達人,擅長抓住並梳理複雜艱深的歷史脈絡,拆解了《極簡歐洲史》、《鄉土中國》、《絲綢之路》、《飢餓的盛世》。有書英語共讀語法專欄作家,熟稔英語語法,擅長用有條理的邏輯教授英語語法。

如果您也想成為有書的拆書達人,請添加微信:youshulingdu。




主播:

義涵,有書籤約主播

,電台主播。文以載聲,聲可傳情,一個有品,有度,有料的聲音傳播者。微信公眾號:義份涵YI(Maureen0513)。






 

點擊「

閱讀原文

」,完成今日早讀簽到。

走之前,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比爾·蓋茨22歲女兒火了: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教育
蕭紅and湯唯:這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