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這面紅旗需要多少鮮血才能染紅!

《紅海行動》這面紅旗需要多少鮮血才能染紅!

近幾年的國產主旋律電影較前幾年已有了不小的進步。《湄公河行動》、《戰狼》、《建國大業》等主旋律電影的上映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如今的主旋律電影不只有愛國和教育還有武打、戰爭等等吸引人眼球的商業元素。電影《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繼《湄公河行動》的又一部軍旅動作題材大作。在林導前作《湄公河行動》的鋪墊下,可以說阿平對這部電影是「信心滿滿」,可沒想到看完電影后它給我的是一種「意料之外驚喜」。

《紅海行動》的劇情和去年上映的電影《戰狼2》類似:他國發生政變,我國派遣軍隊保護當地僑民撤離,而撤離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不得不派遣部隊深入敵人陣地解救人質完成任務,經過一些列的戰鬥,最終圓滿完成任務。電影中有標誌性的林超賢元素:暴力、血腥的動作場面,動靜結合的畫面切換,張弛有度,在宏大的戰爭場面下也不乏細膩的「小操作」。與《戰狼2》不同的是,《紅海行動》沒有符號化的愛國主義教育,而是在展現我國的強大實力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對於戰爭本身的思考。

一枚飛彈飛過,留下的不只有主角帥氣的動作和對敵人的虐殺,還有屍橫遍野和家庭的離散,被戰爭洗禮過的世界沒有半點的安逸只有血肉橫飛的斷壁殘垣。雖然這部電影裡面有林導標誌性的血漿四濺但這帶來的不是屠殺敵人的大快人心,而是戰爭的殘.當「蛟龍小隊」深入敵軍內部,面對真實的戰爭,原本一個個非人般的「硬漢」也露出了他們「平常人」的內心。軍人也是人,他們也有感情,他們的心靈在戰爭中也會受到傷害。導演在表現戰爭殘酷的同時,也對軍人的戰爭心理進行了細緻的描寫。面對真實的戰爭他們也會害怕的不知所措,當戰爭結束,他們心理的創傷遠比肉體上的大的多!

相比於《戰狼2》中吳京一個人拯救世界,《紅海行動》更多的展現了團隊的合作!蛟龍小隊的成員全部由年輕演員擔任,沒有超級巨星,沒有炫酷的主角光環,只有一個個真實的臉龐和血腥的真槍實彈。「蛟龍小隊」一共8個人,在隊長楊銳(張譯飾)的組織和調配下,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尤其是其中李懂和顧順這一對「沒頭腦和不高興」狙擊小組。從一開始的略有隔閡,到相互競爭,再到最後的一起殺出重圍完成任務,讓觀眾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軍隊。沒有英雄式的力挽狂瀾,但如此真實的場面比「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要震撼的多!

八個人的小隊,一陣槍林彈雨,只有四名活著走了出來。面對敵人強大的火力包圍,他們沒有絕望,面對8:150巨大的實力差距他們沒有動搖,可面對戰友犧牲,他們崩潰了。瘋狂的將所有的彈藥傾瀉向敵人,像個孩子似的漫無目的的報復。那一刻他們是多麼的脆弱,而當槍聲過後拭去淚水又是一個堅定的眼神。整部電影反派智商始終在線,尤其以中雙方狙擊手的對弈最為精彩。精準的槍法,強悍的心理素質,鬥智斗勇。劇中無論是主角還是反派,都是那麼真實那麼立體。一個高智商槍法精準的敵方狙擊手,卻偏愛吃核桃;一個殘忍的反政府武裝領袖,也能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來完成自己心中的那個所謂的「理想」,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那麼有血有肉。

最後,任務圓滿完成,所有中國僑民安全回國。在軍艦上戰友們面向那片灑滿獻血的土地,向犧牲的戰友致敬。在看電影的時候,看到一槍槍打在他們的身上,阿平多麼希望這個時候能他們能有主角光環護體,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多麼希望他們能有超能力力挽狂瀾。可是他們什麼都沒有,只有「保護每一名中國人安全離開」的任務,只有心中的那一腔熱血。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們要知道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更加殘酷,那些在戰場上保護人民守衛疆土的士兵,他們的處境比電影中更加困難。國家的領土需要他們守護,人民群眾需要他們保護,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需要他們捍衛!

看完這部電影,沒有像《戰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似的大國驕傲,有的只是一胸沉重的苦悶。我們強大的祖國需要他們來維護,那面五星紅旗要用他們的獻血染紅,可是到底需要多少士兵的鮮血才夠呢?真的不希望強大的祖國只有用他們的鮮血才能換回,真的不希望我們的戰士在這樣殘酷的戰場上犧牲,真的不希望再有這樣血腥的戰爭發生。

電影《紅海行動》其實與地球上那片真正的紅海沒有半毛錢關係,那片紅海是由無數的鮮血匯聚而成的堅強護盾,它是那麼鮮艷、那麼堅不可摧!單就電影這一概念來說《紅海行動》是一部好電影,可是我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沒有人會想看第二遍,不是因為電影不好,而是因為電影太過真實,真實到不忍心再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吉搞笑匯 的精彩文章:

TAG:義吉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