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在學習的時候專註度很低,感覺虛度光陰很爽?這屬於心理病嗎?

為什麼在學習的時候專註度很低,感覺虛度光陰很爽?這屬於心理病嗎?

問題:我現在大四,離考研還有40天,自我感覺準備的也不充分,感覺考不上是定局了,但我想心平氣靜的把這40幾天堅持下來,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但最近越來越注意力下降,心煩意亂但不知道自己在煩什麼,喜歡虛度光陰,找不到一點兒學習的動力,我深知這樣不好,但是沒辦法逼自己按照計划行事,感覺也不是懶,就算我早起看一天的書,效率也完全不高,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感覺虛度光陰好爽。

德國精神病學家Jaspers曾經說過「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因此,一個生命的成長與成熟,就是在這無數的體驗當中,逐漸豐盛的,適度的焦慮除了調劑生活,更是對抗冷漠的最好方式,也恰恰對生活懷有激情,對未來抱有改變的企圖心,才會有痛苦的自我掙扎與詰問,因此,焦慮往往會在非舒適區的體驗中頻繁出現,是成長過程中必然伴隨的陣痛。而我們必須學會把這種焦慮情緒,合理轉化為成長的動力,建議提問者建立起自己的積極心理應對模式,有效改變不合理信念。

1、自我感覺準備的還不充分,感覺考不上是定局。

樓主提到的「準備不充分」,所以「考不上是定局」,是不是有開脫的意味?自尊感強的求助者,在規避風險時,很可能已經為自己作出了決定。吸引力法則說「如果你擔心某件事情發生,那麼它就更可能發生」,因此,你很可能已經使用了消極悲觀的思維模式,為自己收穫了一個糟糕的結局。

此刻,請求助者靜下心來捫心自問,考研是你自己選擇走的路嗎?

如果是,求助者可以嘗試換個角度去肯定;「我在為考研作全力以赴的準備了,我比很多同齡人都更具備勇氣和志氣,我一定能考上,考不上我也很享受這個努力奔跑的過程,我非常的棒!我為自己點贊!!」

2、沒辦法逼自己按照計划行事。

請求助者再次檢閱之前所制定的計劃,它是否與你的學習習慣匹配?計劃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實施運用,如果反作用牽制學習的積極能動性,那麼就存在著被調整的需要。

此外,已經制定了每周每日的學習計劃,這確定是個很棒的積極應對模式,只有清晰的日程安排,才會使生活運轉充實之餘,更好的把握住大方向,不過建議在執行之餘,也不能太過偏執,沒有萬無一失的計劃,只有隨機應變的應對,我們應當允許例外產生,就如同允許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產生遺憾一樣。

3、感覺虛度光陰好爽。

從求助者的敘述中,其實我沒有感覺到求助者有多爽,反倒因為這一句話,更表現出了內心的煎熬和矛盾,從「想養成一個好習慣」和想「早起看一天的書」來看,說明求助者一直把考研裝在心裡,也在為日愈臨近的考研焦慮更甚,以至「越來越注意力下降」。考研的壓力會產生出焦慮情緒,而當「虛度光陰」時,可以給人一種暫時不去面對問題的迴避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壓力值降低了,焦慮減少了,自然心情會感覺到愉悅(好爽)。但這種偷閑過後,又是深深的自責與不安,所以才會造成樓主的苦惱和矛盾。真正高效的學習應該是勞逸結合的,合理安排好學習計劃後,允許自己有「虛度」的時光,也接納自己有因此而愉悅的狀態。

綜上所述,給樓主兩點建議:

一、 遠期:建議求助者在未來嘗試學習積極心理學,通過積極情緒的體驗及自身能力的激發和強化,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健康心理及人格特質,從而提升生活滿意度,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二、 近期:樓主目前離考研僅有40多天,不妨參考一下以下幾點作出調整:

1、培養積極心理思維模式,放下心理包袱,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並保證精力充沛地投入每天的學習中。

2、制定好每周每日的學習計劃,既按計划走,也允許偶然的跑偏。

3、加強體育鍛煉,條件允許多去跑步和打球,運動產生的多巴胺能抵抗抑鬱,對提高積極情緒很有幫助。

4、多與心態積極的人在一起,多和同學互動,多接觸積極的環境和人,使自己變得更正向積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亮心理茶室 的精彩文章:

TAG:月亮心理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