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頭上呆毛臉上腮紅,炸雞兄弟原來是玄鳳鸚鵡

頭上呆毛臉上腮紅,炸雞兄弟原來是玄鳳鸚鵡

原標題:頭上呆毛臉上腮紅,炸雞兄弟原來是玄鳳鸚鵡



年過完了,都回到工作模式了吧?親戚的面試題都回答得好嗎?相親還順利嗎?壓歲錢領了多少?另外更重要的還有,去年的過氣網紅炸雞兄弟都還記得嗎?



哥,他們不記得咱倆了!圖:img.eeyy.com

去年是炸雞兄弟的本命年,萬能的網友在熱情創作表情包的同時,也根據他倆的特徵,很快確定了他們的物種:那就是脆皮炸雞(劃掉)雞尾鸚鵡。


鳳頭是怎麼變成雞尾的


雞尾鸚鵡似乎是cos炸雞的最佳「雞」選,但其實它們還有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名字:玄鳳鸚鵡


「雞尾鸚鵡」是從英語俗稱Cockatiel來的,這個詞看起來像拼錯的cocktail(「雞尾」),然而它其實是從荷蘭語kaketielje來的。這個詞的本意其實不是雞尾,而是在kaketoe基礎上加上了指小後綴——意思是小kaketoe,也就是小的鳳頭鸚鵡



「你說說看我的尾巴哪裡像雞尾啦。」 圖片:Don Hadden/www.ardea.com


不難看出,從鳳頭變成雞尾,荷蘭起了重要的作用。沒錯,學名Nymphicus hollandicus的字面意思就是荷蘭小精靈。這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鸚鵡在1770年左右被遠道而來的歐洲人發現,驚艷之餘,歐洲人想到了用小精靈nymph給它們命名。在那個年代,澳大利亞古稱「新荷蘭」,所以這個澳大利亞特有種也叫荷蘭小精靈。


鳳頭鸚鵡家族中的小精靈


雞尾鸚鵡是鳳頭鸚鵡科雞尾鸚鵡屬下面唯一的一種鸚鵡,不過, 「玄鳳鸚鵡」這個名字和聽起來和它們的仙氣、顏值更匹配,所以還是喊它玄鳳鸚鵡吧!


飛翔的玄鳳鸚鵡,仙氣十足。圖片:John Daniels/www.ardea.com


玄鳳鸚鵡非常容易辨認,即使化妝成脆皮炸雞,也因為標誌性的腮紅和頭上的呆毛而被人認出。玄鳳鸚鵡體長一般為30至33厘米,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的長度被尾巴佔了。鳳頭鸚鵡體長一般為30厘米到60厘米不等,玄鳳鸚鵡確實是裡面體型最小的一種,荷蘭人將它們稱為「小鳳頭鸚鵡」也是非常科學了。


野生玄鳳鸚鵡背部及翅膀外側為灰色,翅膀外側邊緣為白色,胸腹部顏色稍淺,公鳥臉部一般為黃色或白色,母鳥臉部為灰色或淺灰色,公鳥和母鳥都有標誌性的橙色「腮紅」,公鳥「腮紅」的顏色更鮮艷。



像畫上去一樣的一抹「腮紅」。圖片:Pat Morris/www.ardea.com


玄鳳鸚鵡是兩性異形的。小時候,男寶寶和女寶寶長一樣,在出殼之後的6到9個月,玄鳳鸚鵡的兩性差異逐漸顯現。雄性翅膀和尾羽內側白色或黃色的斑點和條紋會逐漸褪去,臉部和鳳頭的灰色羽毛也會逐漸被白色或黃色的替代,橙色的「腮紅」也會變得更加明艷。



男左女右。圖片:Cyril Ruoso/Biosphoto


玄鳳鸚鵡外形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鳳頭了。它們的鳳頭能表達情緒這樣雄性鳳頭鸚鵡就不會因為猜不到女朋友的心情而壯烈犧牲(劃掉):在興奮或受到驚嚇的時候,鳳頭會炸毛豎起;在憤怒或自衛的時候,鳳頭會收攏緊貼頭部;在放鬆的狀態下,鳳頭則隨意地傾斜45度(並不一定是45度)。


野生玄鳳鸚鵡的日常

玄鳳鸚鵡是分布最廣泛的鳳頭鸚鵡。在老家澳大利亞,它們廣泛分布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開闊地帶,如草地、灌木叢等,它們通常都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除了澳大利亞大陸西南部、中部及南部、約克角半島(大陸右上方的那個尖尖)和塔斯馬尼亞島,其它地方基本上都很常見。 在塔斯馬尼亞,只發現過少量玄鳳鸚鵡,而這些有可能是逃出來的寵物,不是野生的。



玄鳳鸚鵡的分布。圖片:Сдобников А/Wkimedia Commons


玄鳳鸚鵡主要吃植物的種子,能用強有力的喙和舌頭靈巧地去除種子的外殼。它們也吃漿果和其它水果,有時候也喝花蜜。它們一般在地上覓食,也會在灌木叢或者樹上進食。另外,它們也經常會吃莊稼,因此廣大的農民朋友們並不喜歡它們。



這隻玄鳳鸚鵡在啃食金合歡屬植物(Acacia)的種子。圖片:H. Zell/Wkimedia Commons


玄鳳鸚鵡會根據水源和食物的季節性變化而遷徙,尤其是生活在北部的,流動性更強。它們有著很強的飛行能力,而且身手敏捷,為了尋找食物、水源或棲息地,它們會進行長距離飛行。




在水源旁集群活動的玄鳳鸚鵡。上圖:Don Hadden/www.ardea.com,下圖:Christopher Watson/Wkimedia Commons

作為一種社會性的鳥類,玄鳳鸚鵡通常都是成對出現或者組成一小群。在食物和水源充足的情況下,它們也會組成數百隻的大群活動。但是在大群里,每一隻玄鳳鸚鵡也會保持自己的空間,不會發生身體接觸。



一小群玄鳳鸚鵡,並不會撞到一起。圖片:Steffen and Alexandra Sailor/www.ardea.com


玄鳳鸚鵡全年可繁殖,但繁殖受季節影響,主要是受降雨的影響。有觀察顯示,在春季的大雨到來之前,玄鳳鸚鵡會變得特別興奮,雄性會激動地求偶,然後和雌性一起去尋找合適的樹洞。雄性玄鳳鸚鵡叫聲流麗婉轉,求偶的時候載歌載舞。雌性的叫聲就沒有雄性的動聽。



住在桉樹樹洞里的玄鳳鸚鵡。圖片:H. Zell/Wkimedia Commons


在澳大利亞北部,玄鳳鸚鵡大多在4月到7月間繁殖,南部的則多在8月到12月間繁殖。玄鳳鸚鵡是一夫一妻制的,夫妻感情牢固,有的終生不更換伴侶。玄鳳媽媽一般一窩生4到7顆蛋,一年最多會生兩窩寶寶。如果窩裡的蛋有破損或者少掉,玄鳳媽媽會繼續生蛋。玄鳳媽媽和爸爸一起孵蛋,爸爸通常負責早上到傍晚,媽媽則孵一整夜;寶寶大約需要17到23孵化。在三四周大的時候,玄鳳鸚鵡寶寶會離開巢穴,再繼續跟父母一起生活大約一個月。雄性玄鳳鸚鵡在大約13個月的時候性成熟,雌性稍晚,大約要到18個月的時候。它們也是鳳頭鸚鵡中唯一一種在1歲多的時候就可能繁殖的。



剛剛出生的幼體。圖片:Heinz Schrempp/www.flpa-images.co.uk


玄鳳鸚鵡住在樹洞里,裡面用木屑做襯墊。因為尾巴太長,進去之後不好掉頭,回家的時候是讓尾巴先進去的。

風靡全球的寵物


玄鳳鸚鵡早在1770年就在澳大利亞被發現,但直到20世紀初,才因為澳大利亞淘金熱而變得流行起來。現在,玄鳳鸚鵡早已像旋風一樣刮遍全球,成為了流行程度僅次於虎皮鸚鵡的寵物鳥



「咦,彷彿聽到有人在說我誒」。圖片:Kelly2357/Wkimedia Commons


作為寵物的玄鳳鸚鵡有多達二十餘種色型,其中約有八種為澳大利亞獨有。在我國,玄鳳鸚鵡是唯三的可以作為寵物合法飼養的鸚鵡之一,另外兩種是虎皮鸚鵡和桃臉牡丹鸚鵡。野生的玄鳳鸚鵡壽命一般為10到14年。而人工飼養的玄鳳鸚鵡的平均壽命為15到25年,食物、環境和悉心照料對玄鳳鸚鵡的壽命至關重要。在2016年1月27日,一隻名叫Sunshine的玄鳳鸚鵡以32歲的高齡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各種色型的寵物玄鳳鸚鵡。圖:neitokakadut.com


玄鳳鸚鵡社會性極強,所以如果單獨養一隻玄鳳鸚鵡,它幾乎必然會因為孤身一鳥而鬱鬱寡歡。因此,如果想養玄鳳鸚鵡當寵物,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是單身狗而也讓玄鳳鸚鵡單身。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繪圖:鷹之舞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66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Brooke


喜歡她還可以關注


鳥生


id: birdslife


關於鳥、博物旅行、自然保護的故事


喜歡玄鳳鸚鵡?


物歷小印·數字版


你也可以擁有它



包含10個動物數字印章和三色印台


今天的主角玄鳳鸚鵡也在裡面



每個數字都與眾不同




當我遇見你


鳳頭鸚鵡科 葵花鳳頭鸚鵡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餐桌上的物種觀察:你見過河蚌的心跳嗎?
菩提本無樹,菩提子亦非菩提樹的種子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