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女兒被姦殺焚屍後,她惹火了全世界…

三塊廣告牌:女兒被姦殺焚屍後,她惹火了全世界…

最近看了剛上映的《三塊廣告牌》。

這部電影獲得了多項大獎,非常值得一看。

和大家一起分享。

文章有很多劇透,如果您介意請看完電影后再閱讀。

故事發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

小鎮上有一個女人,叫海耶斯。

海耶斯有一段不幸的婚姻。

她的丈夫因出軌和她離婚。

她獨自撫養一兒一女。

海耶斯本人很善良,但脾氣暴躁。

她與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兒時常爭吵。

有一晚因為她拒絕將車借給女兒,

並指責女兒吸大麻,

她和女兒又爆發了一次爭吵。

女兒氣沖沖跑出家門,邊走邊說:

我希望我在路上被人強姦!

而海耶斯也氣沖沖地回答:

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強姦!

誰知,一語成讖。

女兒不僅被強姦,

還被強姦犯燒死在一塊廢棄的廣告牌下。

一年過去了,

警察仍然破不了案。

海耶斯氣憤警察的無能,

開始了自己的「特別行動」。

她花重金租下來3快廣告牌,在上面寫了3句話:

強姦致死。

依然沒有逮捕到兇手。

怎麼回事,威洛比警長?

因為這3塊廣告牌的出現,

許多人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

首先是威洛比警長。

威洛比警長告訴海耶斯,

他已經儘可能去找兇手了,

但是全國的犯罪數據中都沒有匹配的DNA。

警長最後近乎哀求的對海耶斯說:

我得了癌症,沒幾個月可活了。

海耶斯不理會警長的哀求,

警長只能無奈離開。

警長其實是個好人。

他只想平平安安走完人生最後一段,

卻被海耶斯的3快廣告牌弄得手足無措。

警長的病情也在這時突然惡化,

只剩一個月的生命。

他不想成為家人的痛苦,

在和家人度過了美好的一天之後,

警長在自己的馬棚里開槍自殺了……

自殺前,警長留下了3封信。

一封給妻子,

一封給海耶斯,

還有一封給自己同事迪克森。

全鎮都認為,

警長是被海耶斯的廣告牌逼死的,

尤其是他的同事迪克遜。

迪克遜是一個脾氣暴躁的警察,

有著強烈的種族歧視,

唯獨敬重威洛比警長。

得知警長死訊之後,

迪克遜完全喪失了理智,

把廣告商暴打一頓,

還將他丟出窗外。

因為此事,

迪克遜也丟掉了工作。

警長的妻子將警長生前寫的信交給海耶斯。

警長在信中為自己沒能抓到兇手而道歉,

他告訴海耶斯,

其實自己非常在意這個案子,

但是有些案子就是破不了。

他還告訴海耶斯,

自己為她支付了下一個月廣告牌的費用。

就在海耶斯讀到信的當晚,

廣告牌就被燒掉了。

海耶斯氣壞了,

她猜測是警察局的人乾的,

海耶斯準備放火燒警察局。

雖然準備做出瘋狂的行為,

但海耶斯並不想傷害任何人。

在燒警察局的當晚,

她給警察局打了好幾個電話,

以確保警察局沒人。

然而她不知道,

因毆打廣告商被開除的警員迪克遜當晚在警局裡。

警長生前寫了3封信,

其中一封就是留給迪克遜。

迪克遜的同事讓他當晚等大家都下了班悄悄回去拿信,

迪克遜拿到信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警長在信里告訴迪克遜:

你本性正直,

本可以成為一個優秀警察,

但是你太易怒。

可能是你從小失去父親,

而母親又給了你太多仇恨。

但成為一個優秀警察的關鍵是愛,

愛能讓一個人內心平靜,

只有內心平靜才能擁有思想。

就在迪克遜讀信讀到熱淚盈眶的時候,

海耶斯已經將燃燒的汽油瓶扔向了警察局。

迪克遜為了保護海耶斯女兒的案件卷宗被燒傷了。

海耶斯看到燒傷的迪克遜,

又看到他搶救出來的卷宗,

內心突然遭到了極大的震動。

出院後迪克遜在酒吧買醉,

卻無意中聽到一個男人對朋友吹噓自己強姦了一個女孩,

並將她燒死。

迪克遜猜測這個人可能就是殺害海耶斯女兒的兇手,

只為了取得對方DNA,

他抓傷了對方的臉。

然而,這個人不是兇手。

DNA不匹配,

出入境記錄也顯示,

案發時他在境外。

聽到那人不是殺害女兒的兇手,

海耶斯很失望。

但迪克遜告訴她,

那人即便不是殺害海耶斯女兒的兇手,

也很可能是一個強姦並燒死了女孩的兇手。

他知道他的住址。

兩人很有默契相約一起去找那個人。

雖然不知道兩人最後會怎麼做,

但兩人對彼此的怨恨,

已經消失了。

海耶斯露出了少有的笑……

《三塊廣告牌》講述的是一個仇恨與化解仇恨的故事。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中有太多不能化解的仇恨,

就可能釀成巨大災難。

這個故事最初的仇恨其實來源於家庭。

如果海耶斯女兒和母親沒有相互怨恨,

她就不會獨自出門,

更不會故意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

她很可能真的想被人強姦,

以此報復媽媽拒絕自己,

只是沒想到事情發展到如此可怕的程度……

而海耶斯的憤怒,

源於生活艱辛,也源於不幸的婚姻——

她的丈夫不僅家暴她,

還出軌了一個19歲的女孩,

將她拋棄。

承受了這一切的海耶斯

還要獨自撫養進入青春期的兒女。

生活的不幸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暴躁、易怒,

心裡的怒火最容易向家人發泄。

一個荒唐不負責任的父親,

一個焦慮易怒的母親,

一個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兒,

這個家庭最終因為意外陷入了巨大的悲劇。

值得一提的是,

這部片最初的中文名並不叫《三塊廣告牌》,

而是叫《意外》。

看完電影以後,

覺得這個名字很好。

電影中每一個人的改變,

似乎都是因為一次「意外」。

如果他們始終停留在自己原來的生活軌道上,

誰都沒機會改變。

對於女兒的去世,

海耶斯最恨的人,

其實是自己。

她公開指責一個負責、且身患重病的警長,

與全鎮人為敵,

不顧前夫威脅,

不顧兒子抱怨,

不過是想用這種方式,

讓女兒繼續停留在自己生活中,

停留在小鎮居民的生活中。

她害怕女兒被遺忘了。

她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自己的內疚和內心的憤怒,

直到警長自殺後放生的一系列事情,

似乎才讓她對全世界的憤怒得到了平息。

警員迪克森也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角色。

他是一個從小被母親仇恨灌溉、

生活中總是被人歧視、挖苦的人。

他保護自己脆弱內心的方式就是爆粗口、打人。

只有威洛比警長看到了他的本性。

這樣一個「壞人」,

當被人看穿內心的時候,

他可以成為一個最最正義的人。

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海耶斯和迪克森

最終會不會殺掉那個吹噓自己姦殺了女孩的混蛋。

我們也不知道,

殺害海耶斯女兒的兇手最終會不會落網。

我們只是看到,

很多人不能管理生活中的憤怒和仇恨,

任由它們蔓延,

結果除了傷害到越來越多的人,

讓生活越來越糟糕,

不會帶來任何好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學堂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這個優秀的博士,會被導師逼死?
這10個問題,讓你更了解另一半

TAG:心理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