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的做人藝術:成功,從家庭教育開始

曾國藩的做人藝術:成功,從家庭教育開始

會不會做人,直接關係到一個人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在今天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談論做人的藝術,好像是不求實用的書生設論。其實,不管是現在還是歷史上的成功人士,都絕對離不開做人這個問題,大凡有成就的人,總是善於把做人的藝術與成事的技巧有機地結台在一起,使其相輔相成,推動自己一生的成功計劃。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對其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說曾國藩。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字星岡,「聲如洪鐘,見者憚懾」,為人剛正不阿。雖為山野之民,一生「無奇遇重事」,但其「威僅言論,實有雄偉非常之概」。在曾國著一生中,其祖父對他的影響最大。曾國藩常說:「吾家祖父教人,亦以儒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見須有倔強之氣」普國藩性格倔強剛毅、胸懷大志,深得祖父訓誨之益。曾王屏治家極嚴,「男必耕讀,女必紡織」,要求家人努力實行八件事: 讀書、種菜、飼魚、養豬、早起、酒掃、祭祖、敦親睦鄰。曾國藩後來治家,「一切以星岡公為法」,這八件事,則概括為「八字訣」,即「書、蔬、早、掃、考、寶」,克勤克位,守之甚嚴,「永為家訓」。曾玉屏倡明的家風,的的確確造就了後來曾國藩一生的品行秉性。

曾國藩自幼雖非神童,但卻也非常兒可比。據黎庶昌編《曾文正公年港》所載、曾國藩相貌端重,自初生長到三四歲,不聞啼哭聲。母親江夫人里里外外,忙忙碌碌,無暇顧及,他總依在祖母王太夫人的紡車旁。花開鳥語,注目流眄,像是一個有堅韌性格而極不平凡的孩子。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 曾國藩6歲時,曾玉屏為其設家塾一所,聘請陳雁門為先生,教他讀書識字。

就在這一年,曾祖父去世,曾國藩「哭泣甚哀,孜喪若成人」。次年,父親麟書因屢考不中,便在家中設齋,取名「利見齋」,招了十餘名學生,課徒為生,一面讓曾國藩跟他在塾中讀五經,一面繼續求取功名。為父做師的曾麟書對兒子自然悉心教導,督責甚嚴,曾國藩常在睡夢中被叫醒、囑讀《詩》、《書》,不到兩年,竟讀完了五經,開始鑽研時文站括文字,也就是學習八股文。

在祖父、父親的影響下,曾國藩很快走上了仕途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