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人變為神的基因科學,和當下被當作娛樂工具的基因測序

讓人變為神的基因科學,和當下被當作娛樂工具的基因測序

在任何時期的人類社會,自出生起就存在不平等,這其中包括經濟社會地位、營養及發育環境和天生攜帶的某些基因劣勢,而在出現基因技術後,一度有人將其稱作未來「選配出生」的階梯。

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由人走向神」的表述,它稱未來富人階層必將在各種技術壁壘保衛下進入極度集權時代,甚至可以做到長生不死、由完善子女走向完善自我的造神階段。

但是,基因技術當下,遠比大家想像的更加雞肋,面對消費者的基因測序更加向一種披著科學外衣的算命工具,因為在本質上它所存在的現狀就和中醫一樣,它需要大面積臨床為各種預測的概率做支撐;這既需要商業的發展、又需要科研層面的長期巨大的投入。

而假如缺失了這些基礎,基因測序就連最基礎的預測病發症、祖源譜系都是不夠靠譜的「科學占卜」。

基因宿命論:早該破除和普及常識的迷思

從不科學到科學,人類走過了愚蠢、恐怖實踐到立論利弊的過程。

歷史上由於人類無知,面對社會問題,時常迸發出在現代人看來特別愚蠢和恐怖的做法去驗證,就如同細菌戰和製造病毒的歷史故事一樣,面對人民內部矛盾,各類關於人類宿命論的實驗也在不同時期出現。

例如BBC地平線欄目組追蹤40餘年的「暴力犯是天生的嗎」的議題,就揭示了人類走過對宿命論破除迷思的過程,就像人類探求極限真知、觸碰量子力學後懷疑人類是否有自主意識一樣,結果包含著一小部分對世事無常的肯定和對自我認可的否定。

過去,人類對社會發展中的變態殺人魔感到不解和恐懼,認為有些例如存在「反骨」的人就是天生的殺人犯;接著有人在動物大腦做實驗,對控制感情的杏仁核等部分進行破壞,發現這部分的確會導致暴力;接著,基因上的研究揭示,即便天生存在暴力傾向,也能在後天關愛環境進行逆轉。

在基因這個辭彙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仍有很多人存在類似的宿命論,認為某些精神疾病或者器官病症是「天生的」,這顯然是偏執的認知。人們常以基因這個辭彙類比社會的一些事物,說它是既定的趨勢,不過顯然科學走過一路坎坷,否定了這種認知,所謂「人定勝天」是有它的道理的。

關於基因的認知,一切都關乎案例支撐的基準概率,就像一味中藥是否有效是不是建立在臨床試驗大於多少比例一樣,但是難得地方就在於人不是藥物,他是社會產物。

基因產業發展:警惕被拿來當作愚民工具

基因在未來長遠發展來看,是有助於幫助人類摒除終極苦痛的階梯,例如基因庫的完備會帶來一些先天遺傳病的提早診治、幫助解決一些情緒疾病,串聯來看,它對其他學科內的疑難雜症也是有提攜意義的。

不過,在當下以及很長的時間段內,它都是不完美的,當下很多基因測學不可作為醫學參考的東西遠比血常規還要雞肋,所以在被人民群眾當作喜聞樂見的「占卜工具」後,意識形態等東西開始沾染這個中立的商業科學項目。

多年前就有利用科學操作意識形態的言論,總體上還是圍繞著「認祖歸宗」這一概念出發,例如說「亞洲每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是成吉思汗後裔」等等言論。而近年來民族主義傾向的崛起,又為這種聲音提供了土壤,實際上這是製造無知和愚蠢的東西。

相信很多人都存在「認祖情節」,對於種族姓氏的溯源,試圖拼湊家族歷史等等東西,但是實際上在這個世界、在21世紀,人所認同的價值完全是進化版本的種族文化。

一直以來都存在以宿命論根求政治問題的言論,例如當下台灣藍的發紅的統派每每罵民進黨忘本都會提及中國人認同,實際上這是無力的,他們誇口中國大陸時,並不單單是因為認同血緣關係,更多是對發展和利益的渴求。

同樣在種族撕裂問題上嚴重的美國,也存在這種對血緣認同的狂熱,《南方公園》《無恥之徒》便從意識形態操作層面諷刺過「認祖歸宗」,而角色那些最終是謀求政治特權的舉動,佐證了血緣認同就是個偽命題,你當下認同的社會文化、受時代洪流影響,就是你的種族文化。

未來,基因測序更多的是需要醫學層面的功能儘快發展,建立屬於自身區域內的基因庫,用於協助醫學發展,而消費商業層面則需要少些娛樂傾向,多些科普,讓人民認知到————「人不是由天定的」。

本文來自互聯網觀察,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Chrome 瀏覽器增添 AR 效果,谷歌詳解 Web AR 實現技術
健康領域風險投資達91億美元,生物製藥投資創新高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