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春天,走向自己

這個春天,走向自己

這個春天,走向

自己

1

從小時候到現在,

一直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是《功夫熊貓》,

記得在《功夫熊貓》第三季中,

貫穿整個故事的是一個問題「我是誰?」

這看上去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但是實際上,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2

我是誰?

每一個人都有很多身份。

我是父母的女兒,

是老師的學生,

是同學的同學……我也是我。

而「我」是什麼,我了解「我」嗎?

從小到大,我們可能為不同的人而活,

為不同的人做一些自己不甚喜歡甚至不甚了解的事情。

比如小學時,我們會學奧數,

可能當時的我們並不喜歡奧數,

但是別人告訴我們,

學奧數是正確的,

所以我們便去學奧數。

也比如現在,我們會上課外班,

但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

上這個課外班對自己到底有什麼好處、有沒有好處,

只是身邊的人都在上課外班,

或許是因為自己沒上會感覺吃虧,

或許是大家都在上,

所以也覺得是對的,

我們會上課外班,

但鮮少有人會分析上這個課外班對自己而不是對別人,

到底有沒有益處。

3

我們了解自己嗎?

可能我們的人生走過了13、14年,

很多人活過了更多的年頭,

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卻並不明白,

很多人長大以後才覺得自己過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爾蓋茨18歲考入哈佛大學,

卻在一年後退學,

我想他大概是在這時候明白他是誰,

明白他想要做什麼樣的自己了。

於是他退學後和同伴建立了Microsoft。

同樣的,創立蘋果公司的史蒂芬·喬布斯,

創建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退學了,

他們的退學並不是因為叛逆,

而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生命的價值,

並決定抓緊每一分秒去做自己熱愛的、願意做的事情,卻做自己。

4

找到自己不僅僅存在於這些人之間,

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啊!

比如如今,

我們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

有些人知道自己的目標,

知道自己的方向,

而有一些人只是本著

「參加了又不吃虧,別人參加了我也不能落下」的信念

在其中毫無目的的學習。

這時候,不妨問問自己,

你想做什麼,

你在做的這件事情值不值得,

是不是你所愛的,

值不值得付出你寶貴的時間呢?

5

人的一生並不長。

時間總是在迅速地消逝。

死亡無處不在,

我們不必畏懼死亡,

但我們應當學會珍惜生命,

在我們所活著的日子珍惜時間,

找到自己,發現自己,活成自己。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有這樣一段話:

死亡是一樁奇怪的事情。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假裝它並不存在,

儘管這是生命的最大動機之一。

我們其中一些人有足夠時間認識死亡,

他們得以活的更努力,更執著,更壯烈。

有些人卻要等到它真正逼近的時候才意識到它的反義詞有多美好。

6

我想我們都應該做那一些不必等到死亡逼近時才意識到生命的美好,

才發覺自己的一生完全不是為自己所活,

才決定要為自己活一次的人。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聽從你的心靈,做你自己,

而不是學著去做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你不是任何人,只是你自己。

這個春天,發現自己,挖掘自己,走向自己,活出自己。

這裡有一種投稿的方式——如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年外的讀書人 的精彩文章:

春聯大放送第二彈走起!
從梁山的政治鬥爭看宋江的陰謀

TAG:光年外的讀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