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首次參會履職 為川貨出川探路 「85後」代表李君 北京超市摸底「新零售」

首次參會履職 為川貨出川探路 「85後」代表李君 北京超市摸底「新零售」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中)在北京賣場實地調研。

李君,「85後」,大學畢業之後,他放棄了年薪18萬的高薪工作,回到秦巴大山深處的貧困山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紮根鄉村十年來,他帶動村民引投資、修村路、發展特色農業,在城裡開設體驗餐廳,通過線上結對、線下體驗平台銷售村裡的原生態農產品,讓「互聯網+小農經濟」實現融合。他首倡的「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模式,讓貧困戶積極地參與到共贏產業中去,破解了山區小農經濟發展難題,走出了一條中國貧困村可複製的「岫雲村模式」。今天的岫雲村,已經實現了脫貧目標,成為省級「四好村」。帶領村民在脫貧奔康的道路上前進的李君,也獲得了「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如今,李君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這也是李君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參會履職。3月4日下午5點過,李君出現在了北京東四環的盒馬鮮生賣場內,他說,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前,一定要擠出時間來走走看看,為農產品出川找市場。

賣場探路

實地調研生鮮零售店

「村支書」為川貨出川找市場

3月4日下午5點過,北京東四環的盒馬鮮生賣場內,川流不息的消費者佐證了「新零售」業態代表者的蓬勃生命。全國人大代表李君出現在人群中。

同一時間,距北京2000公里外的四川廣元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700畝的低產林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園描繪出的鄉村振興景象,盡收眼前。

因為李君,天各一方的兩地有了微妙的聯繫,作為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牢記一個四川農村基層代表的責任,帶著問題實地調研,試圖為四川農產品找市場。

四川廣元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是李君的家鄉。這裡地處秦巴山區深處,曾是遠近聞名的「空心村」、貧困村。十年前,李君走上了返鄉創業之路,並擔任起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十年來,李君一直把岫雲村全村村民致富奔康的重任挑在肩上。十年後的岫雲村完成變身,成了小有名氣的富裕村。

從海鮮區到蔬菜區,從鮮果區到禽肉區,一萬多平米的賣場,李君沒有遺漏任何一處。細細查看全場的上架農產品,並和相關負責人不斷交流。「我最關心的問題,是這裡主要賣哪些東西,怎麼賣?什麼產品賣得好?」李君向同行的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坦言,在此之前他對盒馬鮮生已有耳聞,這個號稱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新商業模式,其經營模式早已吸引了李君的注意,「前段時間他們在成都的首家店開業時,我也專門去看過。」

「你看,同樣是土豆,削皮切絲後的單價是8元,直接售賣的單價是4.5元。」用土豆做案例,盒馬鮮生北京總經理陳冬青向李君介紹農產品的初級加工,再延伸到如何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逐步打造極致的消費體驗話題。

事實上,這是李君願意聽到的,「只有從市場的角度去指導農民的生產,才能做得好。」李君強調,基於種養殖的農業生產也是如此,他志在為家鄉的農業生產打探市場,為四川農產品走出四川找路子。

「這裡面有哪些是四川的產品?」李君繼續拋出他關注的問題。除了現有的「不知火」、綿陽某品牌雞蛋等,陳冬青告訴他還有即將運抵的獼猴桃,李君立馬更有了精神,「我的家鄉蒼溪,最有名的農產品之一就是獼猴桃,希望以後也能有機會,帶到北京市場來。」

他的思考

農產品要走出四川,

規模和效率是最關鍵的問題

通過實地走訪和交流,李君覺得收穫很大,首先是和陳冬青達成的一些共識,讓他更加堅定自己對川貨出川的思考。「農產品走出去,規模和效率是最關鍵的問題。」

李君說,必須探索暢通農產品流通新模式,突破效率的瓶頸,互聯網也是工具之一。」據他透露,其團隊已經研發完成互聯網思維發展農業共享經濟的實施載體,即通過APP線上養豬。「比如現在大家熟悉的滴滴,並沒有一家企業購買車輛或者僱傭司機,而是利用資源共享。拿養豬來說,實際上也是可以這樣操作,農村裡每家每戶其實都有養豬的條件,通過互聯網完成生產力和生產資源、消費市場的資源配置,以實現城市裡的人都有『糧食豬』吃,而農村的人不愁豬肉銷路。」

通過調研搜集到的信息,李君補充完善了此次參加全國兩會準備提交的議案,他說這些建議自己馬上就要帶進全國兩會。「盡我個人所能,儘快促進實事落地,比如把更多的四川農產品,送進新零售渠道。」

家鄉之變

岫雲村通動力電

鄉村振興幹勁足

事實上,李君已經在帶領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大山,邁出了踏入新零售的步子。「我們在成都開設有體驗餐廳,通過線上結對線下體驗平台銷售村裡綠色、健康、原生態農產品。「

除此之外,更多值得期盼的變化在家鄉上演。「村裡通了動力電,298戶養殖戶安裝了加工機,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省時省力更省錢,充足電力為村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岫雲村已實現脫貧目標,下一步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李君感觸頗深,「岫雲村的脫貧致富離不開電,村民養畜禽都是用玉米、紅苕藤等粗糧,玉米需要磨碎,紅苕藤需要鍘細,這一切都需要電。」

李君記得十年前剛回村時的景象,村裡電網基礎設施薄弱,全村6個組僅有一台變壓器,電壓不穩定,用電高峰電燈就像手電筒,大功率電器帶不起,村民打米磨面只能在凌晨兩三點進行。近年來,國網廣元供電公司加大扶貧力度和加快農網改造升級步伐,不僅徹底解決了村民的生活用電,更給岫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支持。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村裡大力發展產業,修建了500立方米的冷凍庫,村裡形成了養殖、加工、銷售產業鏈。」有了諸如此類的基礎,李君相信家鄉的農產品大量走出四川,甚至走向全球都不是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劉彥谷 謝凱 北京攝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90後的工資樣本:能掙也很能花
靳東新作遭遇「愛情難題」?看看搭檔江疏影怎麼說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