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爆款越來越難,但近百位空巢青年說,這些國產綜藝治癒了他們的2017

爆款越來越難,但近百位空巢青年說,這些國產綜藝治癒了他們的2017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2

近日,《南方周末》發文稱《出現爆款綜藝節目越來越難》,閱讀量突破10萬+,足見大家對於綜藝市場的關注。

確實,出現爆款節目越來越難了,但是2017年綜藝並未遭遇市場的冷臉。不僅多檔「清流」綜藝豆瓣評分破9,口碑刷爆朋友圈;從「嘻哈」到「偶像」等流行文化也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粉絲群體,騰訊甚至著手布局「電音」節目,搶灘又一文化藍海……

《出現爆款綜藝節目越來越難》一文中邀請了三位資深業內人士來探討過去一年的爆款綜藝,有趣的是,評論區熱評第一的《明星大偵探》卻鮮被提及。那麼,刨去數據營銷的水分和從業者的視角,2017年觀眾們最喜歡的綜藝是什麼呢?為此,我們採訪了本公眾號近百位用戶,以窺哪些國產綜藝陪伴他們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ONE IN A MILLION

 TWICEcoaster : LANE 1

TWICE 

00:00/00:00

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1

超越原版靠什麼

《明星大偵探》

《吐槽大會》

《明星大偵探》每期節目一共有六位明星玩家,在設置的遊戲劇情中分別扮演【偵探】和【嫌疑人】兩種角色檢舉兇手。有趣又燒腦的懸疑推理類節目,無獨有偶,也是本次採訪中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

佳木繁陰(廣東陽江,人民公僕)

最愛《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有創意有劇情有想法,撒貝南和何老師天作之合笑點滿滿!

JULY(上海,節目搬運工)

韓國原版綜藝也不錯,但是《明星大偵探》是少數幾個超越原版的!

節目故事寫得好,導演組在每集場景舞美和案件故事上很用心。

明星嘉賓請得很成功,不是生搬硬套地給嘉賓以定位,而是嘉賓自己在節目中找到了各自的定位,並站穩腳跟。

後期節奏把握得也很到位,懸疑感滿滿,好笑又不失嚴謹!

《吐槽大會》延續了美式喜劇的風格,每期邀請一位具有爭議的知名人士,當眾接受自帶毒舌屬性「吐槽團」的炮轟。在本次採訪中,也備受喜愛。

楠瓜醬(深圳,互聯網金融)

一檔很好笑的節目!能讓人真實地笑出聲的那種。普通人的生活太無聊啦,需要一點笑聲。

《吐槽大會》把大家尷尬和忌諱的事情,以段子的方式說出來,會讓這些事情變得不那麼尷尬,會覺得「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回到自身,也會以一種輕鬆的態度去看待生活里的小挫折。

相比於第一季,段子變得更好笑。必看卡司是肖驍,李誕和池子。李誕和池子,段子非常好笑,表演時的狀態很放鬆。

李誕很聰明,有些看透人情世故的意思,開玩笑挺有分寸的。池子這種小朋友,感覺肆無忌憚,也不怕得罪人。

2

「綜N代」審美疲勞了嗎

《歌手》

《奇葩說》

《極限挑戰》

老牌現象級綜藝《歌手》改名重新出發,此前「洪濤哭了」讓人對2018年陣容甚為關注。即便今年請了結石姐來加持,依然口碑不一。

藍莓醬(上海,人民教師)

Gai被迫退賽,JJ以下鄉支教的方式碾壓,張天可怕的唱腔和編曲毀了一首又一首歌,其他首發歌手乏善可陳,以至於到了第三期,作為追了五季、過去幾年來的歌單全靠這個節目更新的我覺得它可以徹底劇終了!

好在華晨宇的出現打破了僵局,騰格爾補位,霍尊踢館,元素越來越豐富,這一池水終於可以翻滾起來了。到目前為止我個人最大的收穫當然還是華晨宇,他很酷很自由很放鬆,有雌雄同體的靈魂。「音樂一定需要舞台,不一定需要擂台」,「我不需要觀眾了解到我做音樂的苦心,我只要過自己心裡那一關就行了」。

如果覺得他在重複rap+高音的套路,那我推薦你聽聽《孩子》、《煙火里的塵埃》、《尋》和《夜半歌聲》。專業的音樂我當然一竅不通,不過回過頭來我終於明白了許晴在《花兒與少年》第一季里與華晨宇的惺惺相惜。我們都不會忘記周杰倫當年是如何的毀譽參半,如今又是怎樣的經典和不可取代。真正的才華和獨特的個性實在太罕見了,擁有他們的人不應當被任何規則約束,他們值得無限的包容。希望聽周董長大的大家能夠多一點耐心。(你不願意也沒關係,我有就行了,我管你:)

最後,繼上年度的新年願望是學會迪瑪希式眼影之後,本年度我的願望是學會華晨宇式眼影(請問這是一期嚴肅的樂評節目嗎,那我可能跑偏了,但我管你:)

青春無敵叉燒包(上海,滬上某高校研究生)

失望的!

沒有讓人很驚艷的歌,華晨宇救了一點,但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對英文歌不感冒,所以結石姐也沒有加分……

愛奇藝自製脫口秀,轉眼已到第四季,口碑仍在,但失去了原有的驚艷感。

佳木繁陰(廣東陽江,人民公僕)

《明星大偵探》之外,次愛《奇葩說》第四季,沒有前三季那麼驚艷,但依然有態度。

楠瓜醬(深圳,互聯網金融)

《奇葩說》在我心裡一直是最好的節目,因為它傳達的價值觀是——無論一個人多麼特立獨行、與眾不同,都有存在的價值,都值得尊重,這很正能量、很治癒,看完了總有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雖然沒有第一次看到的那種驚艷感,但是節目內容有變得更好。賽制變得更合理,選手留在台上的時間變長,有足夠展示自己的時間。選手也受到比較好的辯論訓練,表達能力上比第一季好很多!

去年11月3日《極限挑戰》復播,第三季兜兜轉轉,以致於諸多原來喜歡該綜藝的受訪者表示略為淡忘了。但是歸來的「時光特輯」依然感動滿滿。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就是命!

Danny(廣州,文學碩士)

總體來說沒有前兩季好笑,有點太煽情了!

一方面,「導演解說版」有點雞肋,我只想放空大腦地看三精與三傻,並不想知道導演心裡想什麼,跳出來解釋是不是有點低估觀眾智商?

另一方面,第三季裡面很多考驗信任的設定,然而他們本來就是因為不斷的背叛才顯得很真實呀!

3

清流綜藝真的有市場嗎

《國家寶藏》

《經典詠流傳》

《經典詠流傳》

《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出現被視為文藝美學的綜藝性回歸。其後央視在文化類節目方面繼續發力,推出《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等清流綜藝。不僅豆瓣高分口碑刷爆朋友圈,《經典詠流傳》收視更是破1,在本次採訪中也頗受歡迎。

洗非(上海,教育行業)

《經典詠流傳》我只看過一期,也是最近熱議的那一期,但是很喜歡!

喜歡的原因,首先是因為「詠」這個方式很符合古詩詞音樂性的特點,形式和文本比較相得益彰。其次就是有的作品被賦予了情節,所以容易打動人。比如最熱的《苔》是由支教的老師和山區的小朋友一起唱的,新編的歌詞部分和師生自身的故事能很好地闡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精神;再如《梁祝》本身所表達的那種至死不渝的愛情和演奏者巫漪麗對音樂的執著追求之間的關係,都是一個對作品進行詮釋和再創作的過程,所以這兩個作品是目前社會影響最大的。

總之,音樂與詮釋使得「流傳」變得可能。不過這個節目有它的短板,比如讓人無力吐槽的嘉賓們以及有的時候過於強調「意義」,使得形式消解了內容。

蟈蟈(成都,國企)

推薦的理由:改編得不難聽!

4

節目研發方向愈發專業化

《演員的誕生》

《聲臨其境》

在採訪中,《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兩檔高熱度的原創節目也備受關注!不少受訪者紛紛安利《聲臨其境》!

夜雨霖鈴(廣州,核能/人民教師)

順應當前影視行業態勢而生的節目,有現實基礎。現在經常詬病一些演員演技差、台詞差,完全靠配音才能彰顯演技。

《聲臨其境》很有新意,感覺是國內第一個聲音類節目。和《演員的誕生》一樣,都是集中於影視行業、演員的專業層面,但是《聲臨其境》完全著眼於台詞和配音方面,更為專業。

而且不少明星嘉賓的表演和想像中有反差,帶給人不少驚喜!

青春無敵叉燒包(上海,滬上某高校研究生)

《演員的誕生》用意很好,也是原創的,值得鼓勵!但是剪輯和後期感覺凌亂,加之「袁立事件」給人營銷過度之感。

5

年輕一代被流行擊中了嗎

《中國有嘻哈》

《偶像練習生》

愛奇藝《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兩檔網綜取得點擊量、討論度的雙豐收。最近姐姐們的picks在不斷刷屏,但評價一言難盡。

聰聰(南京,藝術類大學生)

《中國有嘻哈》更好看!吳亦凡超帥!超級專業!

《偶像練習生》則感覺有點尬……

一方面,舞台拍得尬,表演的時候總是閃閃的,連人都看不到,大概是部分選手實力不行吧。後期剪輯也尬,頻現孤兒剪輯,莫名其妙。

另一方面,裡面的小哥哥也就那麼幾個出彩,有話題,感覺其他的都是襯托,看下來記不住裡面都有誰。

6

冷門綜藝也有良心之作

《咱們穿越吧》

《咱們穿越吧》

《咱們穿越吧》是四川衛視引進韓國tvN電視台綜藝節目《時間探險隊》推出的大型歷史體驗真人秀節目,節目由四川衛視節目中心和北京世熙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目前已推出第三季。雖然該節目稍顯冷門,但是採訪過程中不止一次被安利!

青春無敵叉燒包(上海,滬上某高校研究生)

我要用咆哮體強烈安利《咱們穿越吧》第一季!!!B站就有!!!這是一檔非常用心的綜藝節目!!!NPC的演技都很好!!!! 節目組後期特別棒!!!! 嘉賓超級和諧的!!! 沈騰是長在我的笑點上的!!!還能科普!!!當紀錄片看!!!因為宣傳和播出平台有限所以一直不火!!!真的超級難過!!!希望諸位廣而告之!!!

THANKS

這屆觀眾很OK

以上便是健人本次採訪的結果,雖然數據樣本有限,但多少說明取向。不管口碑是好是壞,在這個文化產品如流水的時代,能被知悉、產生討論,已經不是易事。

通過本次對話,不難發現以下一些取向狙擊方面的共性:

一、明星嘉賓依然很重要,從選角、到明星表現,都會直接牽動受眾。喜愛一檔節目,本質上還是淪陷於人的魅力。但這並不是高片酬的理由。

二、總體上,輕鬆的氛圍、好玩的環節更容易為受眾所喜愛。如楠瓜醬表示,「有人文氣質的節目我會拍手叫好,真正看的時候,還是看好笑的、價值觀(我覺得)正確的。」

三、好玩不代表沒有靈魂、價值觀!能夠征服受眾的還是要有乾貨:如《明星大偵探》、《吐槽大會》這類重編劇的節目,數易其稿是家常便飯;文化類的清流綜藝,《國家寶藏》贏在文史方面的高專業度;《聲臨其境》等原創節目則抓住細分市場,玩出創意……這屆觀眾大部分三觀很OK,請尊重觀眾的智商!

同時,健人也發現,受訪者中大部分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且單身的年輕人,俗稱「空巢青年」。他們遠離故鄉、親人,獨自在大城市奮鬥打拚,也獨居生活。對於缺乏感情寄託的他們而言,綜藝節目是生活中溫情相伴的一劑良藥,一如「微信」等社交生活。

我就是故鄉速朽

和朦朧的那一面

個人獨特的經歷 原來都只是

人類普遍經驗 的一部分

寫作:本公眾號近百名空巢青年

採訪編輯:意馬

圖片均源於網路

你可能會感興趣

左手看片

右手追星

我們這些健人

同學少年都不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這些健人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這些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