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姐姐,自己從「跑盲」成為馬拉松選手,也改善了與女兒的關係

袁姐姐,自己從「跑盲」成為馬拉松選手,也改善了與女兒的關係

2017年9月17日,袁姐姐的人生第一個全馬,閨女要到賽道給她加油,袁姐姐告訴女兒,在牡丹園25公里處等她,那裡離家近。結果,從25公里開始,女兒一路騎車相隨,直到終點。袁姐姐說,閨女那天應該來來回回地騎了30多公里,因為有些地方封路。

此刻,我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畫面:賽道里,袁姐姐不時瞄一眼外頭,看到女兒騎行的側影,安心不少,沉重的步伐頓時輕鬆了很多;女兒則一路騎,一路在賽道中尋找著媽媽的身影,終於找見,便大聲喊:「媽媽加油!媽媽要不要喝點飲料?」於是,媽媽靠邊,閨女停下車,遞上準備好的飲料,無須多言,望著、笑著……

(袁姐姐的北馬獎牌)

袁姐姐最終520完賽,成績好於530的預計目標。跑完後自己感慨,她過去是300米都跑不了的「跑盲」,今天卻完成了42公里、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馬拉松!跑步讓她改變了太多,包括親子關係。

袁姐姐說,學生時代的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學霸,同時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體育渣。中學、大學的成績冊上,體育總是剛及格,連前滾翻、後滾翻、山羊、跳箱都不能按要求完成。

(袁姐姐在北馬終點留影)

2008年奧運會,借調奧組委的她,與體育結緣。體育的激情、活力和給人帶來的歡樂徹底改變了她。奧運會後,她捨棄了自己鍾愛的媒體事業,開始從事和體育相關的工作,業餘時間開始打球、游泳、騎車、滑雪,沒有固定項目,但健身已經成為習慣。但對於跑步,她說從心底里是拒絕的,覺得這是一項很枯燥無味的運動。

2015年,她加入了一個徒步聯隊,受周圍朋友影響,6月份也開始跑步,第一次跑了三公里,但從那時到2016年7月一年的時間裡,雖然從最初的三公里跑到了15公里,有時興起還從家跑到單位,但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想起來就跑跑,想不起來就好長時間不活動。

「到了2016年8月,忘了什麼原因,我跑步的次數突然增加,跑量到了近120公里。」袁姐姐說,「可能就是因為跑量突然增大的原因,2016年9月的一天,我跑步的時候左膝突然出現了不適,跑步後髕骨上緣有明顯的壓痛感。」

(袁姐姐參加王者傳奇2018年會)

網上各種有關跑步傷膝蓋的文章,引起了她的恐懼,於是病急亂投醫,正規醫院的康復科、骨科,私人開的康複診所都去過,但醫生們的說法不一,讓她無所適從。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王者傳奇,想通過專業的力量訓練和拉伸來進行調整和恢復。

我和袁姐姐是在2016年10月19日駝房營健身房認識的,那是她第一次參加訓練。看到她短髮、幹練、愛笑,以為是從事我以前類似的工作,有種自然的親近感,別人都叫她「袁姐」,我叫她「袁姐姐」,也不知道到底誰大誰小,她總是笑呵呵地應著。

之後的奧森約跑、奧體夜跑、健身房體能訓練總能碰到,她每次都開車去,書記說駝房營健身房訓練時經常坐她車。但訓練結束後她幾乎沒和大家一起吃過飯,她說總是有電話要接,找她的人多,估計也是牽掛著家裡的閨女。

(袁姐姐在「要跑.24h」活動中給大家做後勤-煮麵條)

2017年6月17-18日的「要跑.24H」活動,她一起參加了,給大家做後勤保障。這次活動時間是兩天,兩個組10多名隊員參賽,後勤保障工作量相當大:隨時採買所需物資(主要是吃的:麵條、水、飲料、黃瓜、小西紅柿、西瓜、盒飯……),還得煮麵條、充當司機等。那兩天,戰術安排的事找鄒導,其餘的事基本就都找她了。或許是受傷痛困擾,也可能覺得自己和隊友在跑步上有差距,她話不多,大家閑時打打撲克,她也不參與,不過總能看到她忙碌著卻總是及時出現的身影。

完成首個全馬後,袁姐姐興緻大漲,專門撰文寫了自己的收穫:跑步重塑了體型,體重從120斤減到了110;身體小了一圈,以前的衣服都變得肥大;人到中年又重新有了腰,肌肉也開始變得緊緻。

跑步改變了精神狀態,更有活力。工作累了、乏了,出去跑上一圈,回來立刻精神百倍,疲勞全無。

(帶女兒一起參加健身房訓練,右2是她閨女。金漢提供照片)

堅持跑步還讓她成為了「榜樣」。女兒看到她跑步帶來的變化,也開始對跑步由抗拒變成了熱衷。正值青春期的她能和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親子關係和諧。

袁姐姐的女兒今年14歲,現上初三,從小就愛運動。4歲就能連續跳繩20多次;6歲就能滑滑板,因為滑得好,還得了個綽號「小飛女」;她還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更是最愛。雖然愛運動,但因為食慾好,所以她一直都很胖,袁姐姐曾試圖說服她減肥,但沒有成功。

「我2015年開始跑步的時候她開始上初中,頭一年因為跑得少對她沒什麼影響。2016年10月加入『王者傳奇』以後,每次約跑和體能訓練回來,我都會有意無意地跟她分享熱身、拉伸的動作,跑步的收穫,還有跑友的故事。」 袁姐姐說,「那時候她還沒有跟我跑步的意思,她覺得跑步太累,但看到我跑量增加體重下降,她也開始減肥。」

(和女兒一起做俯卧撐,擊掌。金漢提供照片)

2017年上半年,袁姐姐的女兒自覺開始減肥。她不再亂吃東西,每頓飯都注重碳水、蛋白質、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去超市買吃的,都要先看熱量表,高熱量食品一律不吃。約么半年的時間,體重就從120多斤降到了不足100斤。從2017年暑假開始,她還自己為自己準備早餐,袁姐姐再也不用早起了。她還堅持睡前五小時進食,每天放學後自己做晚飯吃,等袁姐姐下班回來,她已經吃完在做作業了。

體重下降之後,袁姐姐發現,女兒對跑步開始感興趣了:先是她路跑時女兒騎自行車一路跟隨,後來也和她一起跑了起來,因為運動基礎好,跑個三五公里毫不吃力。再後來發展到在家做作業累了就在跑步機上跑跑,假期自己回老家每天還堅持跑。「那時候她每次跑完步,都興奮地大喊『太爽了!太爽了!"想起來都很有畫面感。」袁姐姐說。

從去年冬天開始,袁姐姐經常帶女兒到健身房(我們結束後,她要上網球課),她在旁邊躍躍欲試的,於是跟著大家練,壓腿做得特到位和專業,讓我們艷羨不已。我問為什麼做得這麼好,袁姐姐說她學過四年舞蹈。

(閨女的壓腿,讓人驚嘆。金漢提供照片)

也經常看到她女兒跟著我們一起跑步,袁姐姐朋友圈記錄:

「2018年第7跑,奧森26K,前15公里是和閨女一起跑的,也是她第一次跑15公里,為她的毅力點贊@女兒棒棒噠......」

「2018年第8跑,奧體14.21K,閨女今天在跑友也是奧運戰友邢星的帶領下跑了12公里……」

「2018年第10跑,奧體田徑場12.09K,閨女寒假第5跑,寒假總跑步里程50公里。」

袁姐姐說,跑步還改善了她和女兒的關係。

她說閨女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變得「叛逆」,以前字寫得挺好,但後來越來越潦草,作業不該出錯的地方經常出錯。「你說她,你說一句,她有十句話在那等著你。」「那時候每天晚上10點鐘是我倆的『打仗』時間。她差不多9:30寫完作業,我檢查個20來分鐘,然後10點開始爭吵。幾乎天天如此。」

(閨女幫媽媽做拉伸。金漢提供照片)

開始跑步以後這種情況就很少發生了。「那時候可能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跑步使我的情緒找到了宣洩渠道,使閨女青春期急劇增加的荷爾蒙也得到了釋放。我們都變得不再焦躁,遇到問題能心平氣和地想辦法解決。」

袁姐姐說,跑步給人身心帶來的益處,只有跑起來才會知道;而「人生是場馬拉松」,只有跑過馬拉松,體會才更深切。她很慶幸自己加入了跑者的行列,也會終其一生堅持下去。

當然,作為女兒的「榜樣」,她說自己要更加自律,就像去年的一個周五晚上,她隨口跟女兒說了句: 「明天你上課,我幹嘛呀?去刷二環吧! 」次日一早,女兒起床,看她還在被窩就提醒:「你不是說刷二環嗎?」袁姐姐聽完,果斷起床,34公里,3小時44分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膝齋主 的精彩文章:

TAG:容膝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