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彥淖爾那些「名富深意」的景區

巴彥淖爾那些「名富深意」的景區

巴彥淖爾,蒙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在這片肥沃富庶的土地上,生活著蒙、漢、回、滿等40多個民族,總人口170萬。其中蒙古族7.65萬人,蒙古文化在燦爛的河套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GIF

譬如說

巴彥淖爾很多著名景區的名稱

其實都是蒙古語

並且有著獨特美好的寓意

趕快收藏起來慢慢看

不要對這裡

只知其名,不知其意

烏蘭布和沙漠

蒙語意為:紅色的公牛

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烏蘭布和沙漠東部與九曲黃河相依相偎,形成了「長河落日」與「大漠孤煙」並存的塞上奇觀。

攝影/張林芳

它在磴口縣境內面積達2846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8.3%。每年春天,是烏蘭布和這頭「紅色的公牛」暴怒的季節,漫天的風沙抹去了天空和大地的顏色,浩瀚的大漠綿延起伏,壯觀非常!

攝影/田豐

溫根塔拉草原

蒙語意為:純潔的、平坦的、沒人觸及的處女地

溫根塔拉草原位於黃河「幾」字彎的最北端,是河套平原的腹地,敕勒川,陰山下,黃河邊是溫根塔拉草原的生動寫照。

烏拉特中旗旅遊局供圖

草原主要分布於烏拉特中旗境內,陰山以北。

每逢夏秋兩季,這裡綠草如茵,牛羊肥壯,氣候涼爽,幽靜宜人。草原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是內蒙古自治區九大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場之一,孕育了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草原少數民族,留下了輝煌悠久的游牧民族文化。

烏拉特中旗旅遊局供圖

納林湖

蒙語意為:陽光之湖

納林湖位於磴口縣境內,形成於2000多年前,大體看來整個湖泊呈不規則半月形,是黃河故道加風蝕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湖泊,水域面積600公頃,平均水深1-3米。

攝影/韓哈斯

烏蘭布和沙漠佔了磴口縣68.3% 的土地面積,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這樣一片壯麗的湖泊可謂神奇。

陽光、棧道、蘆葦、碧波、水鳥... ...納林湖就是在這片沙漠中靜默了千年,無私哺育了四周的生靈,讓人流連忘返。

攝影/趙勇傑

烏梁素海

蒙語意為:生長紅柳的地方

烏梁素海是我國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有「塞外明珠」的美譽。烏梁素海位於烏拉特前旗境內,2002年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內蒙古重要的蘆葦產地。

烏拉特前旗旅遊局供圖

站在浩淼的水域前,內心頓時被蕩漾的水波驚艷。抬頭是碧藍的天空和翱翔的水鳥,平視是遼闊的水面和跳躍的魚群。

不得不說,這是一顆集俊秀、高原、大氣為一體的「明珠」。

攝影/段憶河

巴音善岱廟

蒙語意為:富饒的泉水

巴音善岱廟,又名「腦門烏力吉圖寺」,漢名「永覺寺」,藏語名「拉西卻令」。它是蒙地藏傳寺廟的奇觀,地處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兒鎮境內,是一座典型的噶舉派寺院。

塞外古剎,徐徐禪音,夕陽下的巴音善岱廟,莊嚴而神聖。歷史的長河中,它經歷了太多太多,如今,它靜靜的坐落在塞外的原野中,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攝影/烏漢畢力格

阿貴廟

蒙語意為:洞穴

阿貴廟位於磴口縣狼山山脈西端的深處,是內蒙古地區紅教喇嘛的唯一寺廟,始建於1798年,佔地100多公頃,海拔1500米。

攝影/李春平

公元774年,這一帶就有人開始從事藏傳佛教活動,阿貴廟的佛教淵源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每逢農曆七月初十、九月二十五,舉行廟會之日,各地香客遊人紛至沓來,焚香祈福,飽覽山水,讚不絕口。

和睦日文化苑

蒙語意為:祿馬騰飛

和睦日文化苑位於陰山北麓的烏拉特中旗同和太種畜場境內,是國家4星級家庭旅遊接待戶。

文華苑以種養業為基礎,以綠色有機食品為特色,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餐飲為一體的新型牧家樂。

祥雲朵朵,綠草如波,放飛和睦日!在一望無際的同和太牧場體驗一次草原兒女的生活,豈不快哉?

這些景點名字背後的意義

你都記住了嗎?

下次向外地朋友介紹時

記得要將這些美好寓意告訴他們喲

這裡不僅空氣好,顏值高

還很有內涵吶!

文/楊潔

責任編輯:海日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蒙古旅發委 的精彩文章:

雪落小城,美的驚艷
晚清真實老照片:官員肥頭大耳、大戶人家妻妾成群、乞丐衣不遮體

TAG:內蒙古旅發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