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埃及與尼羅河

古埃及與尼羅河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

受到副熱帶高壓和東北信風的控制,非洲北部降水極少,是一派黃沙漫漫無窮無盡的世界。

裸露的荒岩台地日復一日被熱帶烈陽炙烤,高大而延綿的沙丘困住駝隊前行的駝鈴聲。在這裡最能夠體會人生天地間,渺渺似草芥的無力,環境惡劣至此,彷彿只能在風沙漸歇的片刻得以喘息。

然而就在這幾乎橫貫非洲大陸東西的大漠間,數千年前就有人泛舟湖上,在水草豐美處捕捉水禽河魚為樂,這些故事被畫師和工匠記錄了下來。

這幅圖是一位古埃及貴族的墓室壁畫,墓室的主人克努姆赫特普生活在公元前一千九百多年的中王國時期。

>

在左邊圖中,克努姆赫特普在用飛鏢捕獵野禽。根據壁畫下象形文字的記載,一同乘舟的是他的妻子,侍妾和站在船頭的兒子。他們下方的裝飾畫中,漁人在長官的指揮下拉網打魚。

在門上方的圖例,克努姆赫特普隱蔽起來,正準備收緊手中繩索連結的捕網,將落在網中的水禽一併捕獲。

右邊的圖中可以看到克努姆赫特普正在叉魚,下方的飾帶則記錄著一個人掉到水裡,被同伴打撈的小插曲。壁畫的刻辭這樣記載:「在紙草之河,在水禽之塘,在水澤,在清溪,他駕著獨木舟,用兩股叉刺殺三十條魚。多麼快活呀,在捕獲河馬的日子裡。」

在茫茫沙漠間,尼羅河自維多利亞湖浩蕩北下,給生活在尼羅河谷的人以庇佑,讓他們得以耕作繁息。這樣,才有古埃及文明的誕生,我們才能在數千年後看到古埃及人綠棹紅船舞澎湃的樂景。

古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尼羅河對於古埃及人的意義不言而喻。

早在新石器時代,生活在尼羅河谷地的人們在土紅色的陶器上用白土畫著尼羅河裡的鱷魚;在法尤姆,人們供奉鱷魚神Sobek;在底比斯和莫里斯湖區,人們將鱷魚視為神物,他們挑選一隻鱷魚並馴服它,用石飾和金飾裝飾它的耳朵和四肢,用犧牲奉養它,直到鱷魚死去後將它埋葬,讓它不朽。

古埃及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他們看來,水陸兩棲的鱷魚來往陸地與尼羅河,具有溝通水界和天界的靈性。

古埃及人認為尼羅河是通嚮往生的道路,而鱷魚生活在尼羅河裡,便是可以在往生和現世間來去。

古埃及死亡之書(Papyrus of Ani)

記載道

「讓鱷魚指引我往生」

(I have become a spirit in my forms,

I have gotten the mastery over my words of magical power,

and I am adjudged a spirit;

therefore deliver ye me from the Crocodile [which liveth in] this Country of Truth.)

因為同樣的象徵意義受到古埃及人推崇的還有河馬。

河馬作為大型動物,對田地和水中行舟的破壞極大,且會傷及河岸居民,在一些地區被視為邪惡勢力的象徵。

然而,它雖然兇悍,卻也因生活在尼羅河中,具有溝通各界的靈性而被奉為神獸。

在中王朝時期,古埃及人在貴族墓葬中放置河馬塑像,寄望河馬能夠指引逝者前往往生。

生活在尼羅河流域的兩棲動物之所以被視為逝者的指引,是因為在古埃及人心中,尼羅河是往生之路。

「往生」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特點。

古代埃及人認為,生命有永恆和輪迴的二元性。

生命之輪迴就像太陽,在他們看來,太陽神每個清晨似從地底升起,每日曆天又入海周而復始,正如歷經生死而又復生,是輪迴的。

也由於這一原因,古埃及人認為東方象徵出生,西方代表死亡,他們把所有的墓地都建在尼羅河的西岸。

而生命之永恆,則體現了古埃及人的生死觀——他們受到Osiris(奧西里斯)死而復生等神話的影響,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通往永恆的旅程。人終其一生在為死後往生做準備,死亡對於他們而言是獲得新生的開始,而生命也因此得以延續。

在這一文化背景下,尼羅河在古埃及人心中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在他們看來,尼羅河是人世和往生世界之間的通路,在另一個世界也有一條尼羅河存在。當人死後,會有神明指引靈魂沿著尼羅河順流而下至往生世界的尼羅河,從而實現往生。

二十世紀初,圖坦卡蒙墓現世,墓中隨葬品有裝飾華麗的行船。根據探險者記錄,他們在一個墓室的北牆前還發現了七柄金船槳。這似乎是為了讓法老能夠乘船沿尼羅河通嚮往生世界;而之所以將船槳放在墓室北面,則是由於尼羅河流向一路北下,法老的靈魂也將向北沿河而行。

處在古埃及文化的核心位置,可以說尼羅河是古埃及文明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其中,尼羅河對古埃及農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乾旱荒涼的撒哈拉沙漠里,古埃及人之所以能夠沿尼羅河谷發展種植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尼羅河為他們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河水每年一次的泛濫更是給河谷帶來肥沃的泥土。

古埃及人認為是尼羅河洪水之神Hapi掌管著每年一次的洪水,他住在尼羅河源頭阿斯旺的洞穴中,每當洪水季就攜著洶湧波濤來臨,將肥沃的泥土遍布河谷,給人們帶來豐收。因此洪水之神Hapi又被認為掌管著沼澤的水禽河魚,也是用尼羅河給人們帶來作物的神明。

古埃及人通過觀察星象,發現每年六月下旬,當天狼星和太陽一起升起,汛期就要到來。他們根據尼羅河的泛濫周期制定曆法,將一年分為三個季節,分別為:七月到十月的泛濫季(Akhet), 十一月到次年二月的生長季(Peret)和三月到六月的收穫季 (Shemu),而一年的開始則是天狼星重新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那天。

古埃及人在農田外修建小型堤壩和進出水渠,當洪水淹沒農田時將出水渠關閉,讓土壤吸收足夠的水分,並讓洪水攜帶的泥土沉積。

等洪水退去,他們將出水渠打開排出淤水,隨即開始播種,並等待作物生長成熟後進行收穫。所有的作物都要嚴格按照河流泛濫的周期進行種植。如果洪水規模較小,農作物就會歉收給尼羅河谷帶來饑荒;而過大規模的洪水則沖毀農田和房屋,給人們生活帶來大規模的破壞。

因此,為了預測尼羅河泛濫水量,古埃及人利用水位計nilometer來監測尼羅河水位變化,河水淹沒水位計的程度預測當年收成是豐收或饑饉,是水源豐足還是洪水肆虐。

尼羅河為何泛濫?是因為洪水之神Hapi每年自阿斯旺沿河而下嗎?

巧合的是古埃及人通過神話故事來解釋尼羅河每年周期性泛濫的思路和現代科學觀測得到的結論存在一定關聯。

古埃及人所能探尋到的尼羅河就從阿斯旺第一急流開始,他們認為尼羅河的洪水自其源頭隨沿河北下的洪水之神而來。而事實上,尼羅河每年的周期性泛濫,就是在季風影響下,水源降水劇增導致的水量增加。

因此,為了了解尼羅河泛濫的原因,我們要知道尼羅河水從哪來,尼羅河的泛濫周期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在泛濫周期里水源會激增。

如果在我們面前展開非洲地圖,會發現尼羅河有幾條主要支流——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流出的白尼羅河(White Nile)與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塔納湖(Lake Tana)的青尼羅河(Blue Nile)和阿特巴拉河(Atbarah River),二者在喀土穆交匯。

圖為1872年到1972年間尼羅河水量各月平均值(測於阿斯旺),可以明顯地看出尼羅河水量每年都會發生的季節性變化。每年六月尼羅河水位開始升高,直到十月結束高水位。自十一月到次年五月,尼羅河水量逐漸減少,直到六月再次升高。

尼羅河的大部分水源由發源自衣索比亞高原的這兩條主要支流貢獻。青尼羅河平均每秒向尼羅河輸送1620m3的水量,在洪水期輸水量增加到每秒5000-6000m3,正是青尼羅河每年七到十月的輸水量增加使得尼羅河有著固定周期的泛濫季。

那麼,青尼羅河為什麼會有一個水量變高的時期呢?這要歸功於季風帶來的降水。

熱帶輻合帶(ITCZ)是由南北半球的東北信風、東南信風或變向信風季風匯合而成的狹窄的低氣壓帶。

ITCZ隨著季節變化南北移動,給其所在的地區帶來降水。

每年八月,ITCZ在非洲地區可達到北緯20°,一月時ITCZ則在非洲地區處在北緯5°附近。

當ITCZ北移,給尼羅河流域帶來降水,使得尼羅河水位上升,形成洪水;ITCZ南移時,季風減弱,降水減少,尼羅河流量就隨之下降。

美術編輯:車玥逸

校 對:張騰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編亞楠 的精彩文章:

《紐約時報》評出2018年必去的52處勝地,你會去的是……

TAG:美編亞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