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媒:惠台31條在政策上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港媒:惠台31條在政策上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觀察者網綜合】據香港中評社3月7日報道,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8年2月28日對外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明確指出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資企業和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這是貫徹「兩岸一家親」、融合發展基本原則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具體步驟。

報道稱,大陸在國家統一問題上已經制定了系統性的戰略。大陸不僅要促進海峽兩岸經濟關係持續發展,同時還要爭取更多台灣居民心向祖國大陸,從內心深處支持國家統一。國家統一不取決於台灣執政當局的政治決定,國家統一也不取決於台灣民進黨政治主張,國家統一取決於多數台灣居民的政治意願,取決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的實現。

實現國家統一,」首先就是要爭取台灣同胞支持」。近些年來,大陸之所以出台一系列切實保護台灣同胞合法權益的法律和政策,目的就是希望台灣同胞打消疑慮,自覺地把自己看作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大陸方面之所以頒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爭取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就是希望消除隔膜,讓台灣同胞把大陸作為自己的故鄉,享受與大陸同胞同樣的權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海峽兩岸同胞心靈上的契合,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台灣同胞充分意識到,「台灣獨立」沒有出路,「只有實現海峽兩岸和平統一,才能安居樂業,才有更大發展空間」。

據報道,台灣實行「多黨政治」,周期性選舉讓台灣各色人等粉墨登場。為了爭取更多選票,台灣一些政治人物在海峽兩岸問題上兩面三刀,提出許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概念。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一方面口口聲聲「維持現狀」,另一方面在台灣島內加緊推進「台獨」的各項方針政策。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所作所為讓人們充分意識到,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能依靠台灣某些黨派,當然也不能指望台灣地區領導人回心轉意」。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為了爭取「台獨分子」的支持,一定會在「台灣獨立」道路上越走越遠。大陸方面出台一系列吸引台灣企業和台灣同胞的政策,是為了有效地瓦解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台灣島內的政治攻勢,讓越來越多台灣同胞意識到,要想走出困境,必須加強與大陸的聯繫。

報道稱,實現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不管台灣地區領導人在國家統一問題上設置怎樣的障礙,也不管國際社會對中國實現完全統一設置怎樣的障礙,大陸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不會改變」。爭取台灣同胞支持祖國完全統一,任重道遠。

所謂「維持現狀」實際上就是維持「海峽兩岸分治狀態」。「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也是如此。「維持現狀」必須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上維持現狀,如果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那麼,所謂「維持現狀」充其量只不過是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遮羞布而已。

大陸處理台灣問題方針政策已經確定,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所使用的華麗詞藻所迷惑。大陸一定會高舉反分裂的旗幟,不斷向台灣地區領導人施加壓力,為海峽兩岸同胞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頒布實施是一個重要標誌,它意味著大陸方面將直接與台灣同胞和台灣企業開展合作,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樣的待遇,在政策上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國台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2月28日表示,此次共出台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主要包括,明確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採購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享有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明確台資企業用地、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台資農業企業可享受的相關政策,並支持兩岸業者在小額支付、徵信服務、銀團貸款等方面深化金融合作。另外,有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主要包括,向台灣同胞開放134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為台灣人士取得從業資格和在大陸應聘提供更多便利,台灣同胞可申請「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各類基金項目,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和評獎項目、榮譽稱號評選,加入專業性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參與大陸基層工作,並放寬台灣影視、圖書等市場准入限制。

概括起來,這31條措施有三方面特點:一是此次出台的各項措施圍繞國家重大行動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為台企台胞提供與大陸企業、大陸同胞同等待遇,例如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二是量身定製,《若干措施》起草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的特殊情況和需求,回應台企台胞的普遍關切,提出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例如繼續在中西部、東北地區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鼓勵台資企業轉移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廣電影視節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三是受益廣泛,《若干措施》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影視等多個領域,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將切實擴大台企台胞特別是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這些措施出台,將給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帶來巨大機遇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對台資企業來說,相關措施將幫助台資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加快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獲得更多商機,實現更大發展。對台灣同胞來說,相關措施將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並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

國務院台辦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加強政策落實,評估實施效果,並根據需要研究制定更多政策舉措,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大陸推惠台31條措施 港媒:台灣執政者應順勢而為
蔡英文5年前為這事批馬英九 今遭諷:時間越久臉越腫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