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眾城:輪椅上筆耕 史海里探幽

韓眾城:輪椅上筆耕 史海里探幽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是文明的軌跡,更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在中華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還是近代文明的山河軼事,無不散發著神秘詭譎的氣息,吸引大批學者前仆後繼竭力探索,追述著那些隨著時光輪轉正日漸消散的華麗光影,撰寫成一篇篇歷史文化研究的精彩篇章。

「將日常瑣事串聯在一起,組成一幅豐富的歷史畫卷,發現一個時代的眾生影像,反映一個國家及地方的重大變遷……」在《此邦猶是舊山河———渾源近代軼事》一書的序言中,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原局長李銳鋒表示,作者用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將掌握的歷史材料進行分析匯總,客觀地陳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重大事件,探索人物的發展軌跡,力求呈現歷史的原貌,這是難能可貴的。

看似尋常最奇崛

《此邦猶是舊山河———渾源近代軼事》由韓眾城所著,歷時兩年之久。全書共46萬字,分為五大部分,即人物傳記、栗毓美家族紀事、王藎臣家族紀事、史事鉤沉、遺迹探幽,各有側重,分類匯總。韓眾城以渾源近代史實為主,所撰不僅為歷史縱向的單純敘述,也有與同時代其他地方人事之橫向對比,可謂縱橫交織,他以嚴謹細膩的筆觸從多個方面儘可能將渾源近代的發展躍然紙上,可謂煌煌巨構,為渾源乃至山西近代史研究之最新貢獻。

韓眾城,1970年生,山西渾源人。1995年,韓眾城因車禍致殘,此後輾轉求醫,共做過七次手術,現在一直居家療養,與輪椅為伴。

「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在康復無望的情況下,韓眾城開始反思人生的意義,他覺得一個人再大的痛苦在歷史長河中都不值一提,只有做一些國家和民族需要,並且與自己興趣相結合的事情,活著才更有價值。

韓眾城的父親,曾在渾源教育界和縣政府多個部門工作,並參與過一些渾源志史的撰寫和編輯工作,幾十年來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資料。正是在家庭的熏陶影響下,韓眾城自幼就喜歡讀書,常常不忍釋卷。身體殘疾後,韓眾城的行動雖多有不便,但思想卻不曾禁錮,他開始大量閱讀書籍,力求在文字的海洋中重獲新生。他的閱讀面很廣,科學、歷史、藝術、美術、音樂、雕塑、建築等都有所涉獵。讀書,漸漸讓韓眾城走出過去的陰霾,也改變了他對生活的態度。

鑒古知今述前塵

2014年,韓眾城在和父親閑談的過程中,無意間聽到一句「趙國良寫大字,圪溜把彎有勁氣」,詢問後得知,趙國良是清末民初渾源的書法家,有「小軍機」之稱。遂對民國年間渾源當地的歷史人物萌發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研究的角度留意起渾源近代的歷史人物,以及渾源古城的建築遺存。

「中國近代史是一個外憂內患不斷的特殊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先後有清室覆亡、民國肇建、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新中國成立。而在這個時代里,渾源發生過哪些事情,渾源的鄉賢們又是如何應對的,這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對於《此邦猶是舊山河———渾源近代軼事》撰寫的初衷,韓眾城認為渾源最後一部地方志《渾源州續志》是晚清光緒年間修訂。此後,因朝代更替和戰亂的影響,幾近130多年的時間裡,渾源的人文舊事一直處於零散空白的階段,因此更加堅定了他對渾源歷史人物事件探究的決心。

可由於社會的不斷變革,處在渾源的民國資料早已是萬中無一,曾經傑出的鄉賢故居大多被拆、墳墓被盜、碑刻被毀,文字史料皆已不知所蹤。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歷史文化事迹勢必會化為塵埃,終將不為人知。面對這種情況,韓眾城出於一種歷史責任感,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在四處考察遺址、探訪後人、不停地搜集一切有價值的資料後,潛心研究,力求將這些前塵舊事記錄整理下來,對渾源鄉賢文化進行詮釋和傳播。近幾年,他咬定青山、矢志克難,寫下了大量渾源近代史料性文章,後在朋友的建議下,於2017年年末集結出版成冊。

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研究渾源民國歷史時,《說不盡的田應璜》(10篇)和《渾源縣最後一個進士———王念祖》(6篇),被韓眾城視為個人目前最具分量的作品。

「我覺得我所寫不能算是創作,而是歷史研究,只有在大量史實的支撐下,才能夠儘可能地還原以前的時代,讓後人了解先輩的經歷、思想和事迹。」韓眾城在撰寫王藎臣(字念祖)家族紀事系列中,由於資料的缺乏,一直遲遲無法落筆。直到在網路中偶遇王藎臣的嫡孫王靜若,通過多番探討王藎臣的人生經歷、學問詩文、胸次抱負等等,並獲得了《王念祖詩集》等一些珍貴的家族資料,再歷經數次增修刪改後,方才成稿。

在對田應磺、栗毓美等人的撰寫過程中,韓眾城同樣耗費了大量心血,也得到了很多親朋及各界人士的關懷和幫助。尤其是韓眾城的父親,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但對他的書稿校勘時,必將逐段審查,將需要修改之處用鉛筆標出,然後守著打字員逐處改正,列印出來後再進行二次校稿。在父親的影響下,韓眾城在撰寫每一篇文章時,都力求所用語句符合當時的語境,描述儘可能客觀公正,對所得史料也會認真分析並加以歸納提煉,使得書中民國年間渾源的鄉賢形象都得以較為完整呈現。

「研究歷史,是出於興趣和愛好,興趣愛好就是原動力。」現如今,韓眾城在研究地方史學時,完全不覺得枯燥乏味,早已是樂在其中。在他眼中,家鄉歷史信息非常豐富,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切順其自然,必會水到渠成。

見習記者王洋

來源:2018年3月1日山西市場導報

本刊刊訓:

在這裡,激情碰撞文化,詩意表述法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市場導報悅讀茶坊 的精彩文章:

《葉嘉瑩:瞭然人生況味》、《蔣勛:放慢腳步,過慢生活》
法官手記——陽氣決定壽命與健康

TAG:山西市場導報悅讀茶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