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夜闖大阪 暴走奈良——東瀛自由行之一

夜闖大阪 暴走奈良——東瀛自由行之一

春節後,櫻花前,日本旅遊淡季。認真做過一番功課,選擇了大阪、奈良、京都、東京四座城市,看看,感受感受,浮光掠影。有人問,不看櫻花,到日本看什麼?我給自己的解釋是,看日本的底色、本色,褪去了櫻花和紅葉裝點的原色。

旅行社提供的路線,大阪進東京出,六晚七天,二月底三月初。跟團游的計劃聽了一半,決心已定,自由行。機票和簽證旅行社代辦,酒店、行程、JRPASS、隨身WIFI等等,全部自己解決。對於第一次境外自由行的人來說,新鮮、刺激,懵懵懂懂。

夜色迷茫大阪城

全日空往返機票。首都機場起飛時間14:20,到大阪關西機場18:20,天已經黑了。出機場進市區,再找到住處,人生地不熟。好在大阪預訂的民宿早早加了微信,中文即時聯絡,一塊石頭落地。

NH980晚點半小時起飛。坐在靠窗的位置,備好相機。機場萬里晴空,陽光刺眼。伴隨轟鳴與抖動,波音737離地升空。努力搜尋舷窗外的景物,從空中的角度欣賞這座再熟悉不過的都市,腳下的畫面令人驚艷而陌生。

越飛越高。航線顯示,飛機穿渤海海峽折向韓國,再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北京到大阪,三個小時航程,兩地時差一小時,日本的六點相當於北京的七點。窗外白雲波翻浪卷,又如棉絮成團成簇。在高空拍攝落日晚霞,另是一番韻味。

果然,飛機降落時天已黑透,空中拍攝關西機場的計劃徹底泡湯,那個機場完全靠填海造地,孤懸於海上。

手機開機,wifi連上,民宿的微信已經進來。過海關,入境。首先找到JR(日本鐵路)服務中心,更換PASS(通票)。JRPASS是專為境外人士提供的鐵路通票,分7天、14天、21天三種。入境日本後,要將國內購買的憑證換為正式通票,便可在JR的線路上免費無限次使用了。

按照民宿發來的列車時刻,搭乘19:47的列車,大約一個小時,抵大阪環線大正車站。民宿女老闆正等在出站口,聊天后得知,是位30歲左右的哈爾濱女子。異國他鄉,東北普通話備感親切。5分鐘路程,河邊一棟大樓,電梯上到14層,房間小巧、整潔、乾淨。

一應俱全。冰箱、微波爐、燃氣灶、電熱壺、鍋碗瓢盆,電視、wifi、冷熱水,完全可以過日子。陽台望出去,大阪的夜景格外迷人。下樓過橋,就是大超市,傍晚後食品半價出售,於是買了一堆麵包和其他吃食,為明天的行程備好糧草。

次日清晨,住地周邊的景物更加令人驚喜。樓下一條大河,河水清澈見底,成群的海鷗、野鴨、鸕鶿。野趣與繁華無縫鏈接,現代化的體育館、遠處的摩天輪,大橋、公路、鐵路,車水馬龍。

微縮長安平城京

今天的計劃是奈良。

有了昨晚的乘車經歷,JRPASS的使用心領神會。仍然是JR大正站,先拿一張時刻表,認準車行方向,40分鐘,順利抵達JR奈良站。

東口出站,晨光直射,一個神清氣爽的好天兒。路口兩尊石燈,古色古香,一塊直立的條石上書:平城宮大極殿跡標。奈良,與盛唐同時的日本都城,日本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國都。正是在奈良時代,誕生了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日本書紀》,最早的和歌集《萬葉集》,奈良因此被視為日本歷史、文化和精神的起源地。

二戰後期,盟軍的炸彈、原子彈投向了東京、廣島,奈良幸運地避開了戰火,城市的基本格局、眾多文物古迹得以保存,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給世人留下了1300多年前的大唐遺風。比如眼前的JR奈良站,大體就位於當年平城京的東城牆外側,車站北側的三條通大街,依然保留著當年的格局與位置。

平城京之前,日本沒有都城,所謂都城隨天皇居所變換。自公元630年遣唐使赴長安,大唐的制度、文化深刻影響著日本。694年在奈良附近建藤原京,但規模太小,不敷使用,16年之後天皇遷都奈良平城京。

公元710~794年,日本定都平城京,這八十多年也被稱為奈良時代。平城京仿唐長安城建造,東西約4.2公里(32町),南北約4.7公里(36町),面積相當於長安城的四分之一。天皇居所平城宮位於城北,宮門前一條74米寬的朱雀大道,長達4公里,將城市分為東西兩京。城中道路如棋盤,等距離分布,東西向一條到九條,南北向朱雀大道兩邊,又各開四條坊路。

滄海桑田。作為都城的平城京畢竟只存在了84年,而且距今已1300多年。好在古城仍在。為感受平城京的氣象,我們順著三條通大街,往西走了幾公里,來到復原的朱雀門。平城宮遺址至今仍是一片廣袤的田野,日本人在遺址上復原了大極殿、朱雀門等等。考古發掘和保護復原工作仍在持續。

奈良時代中後期,正值日本佛教文化最鼎盛的天平時代,平城京內外,寺院林立。天皇雖然離開了平城京,寺院香火卻頑強地延續下來。今天的人們尋訪奈良古迹,精華仍在寺院。

奈良城外東大寺

奈良一日游,重點在城東。出奈良站,沿三條通大街東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免費遊覽的奈良公園。公園古木參天,自由放養的鹿群與遊人親密接觸。更搶眼處,公園內分布著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和奈良國立博物館等著名景點。

自由行,也就不那麼循規蹈矩。三條通大街,遊客熙來攘往,我卻偏偏鑽進了平行的一條小巷,反正都是往東走。上午九點鐘光景,巷子里靜極了,不見人,不見車,就那麼一條安安靜靜的小街,兩個尋幽探秘的遊客。

地面黑色的柏油,見不到坑窪破損,也見不到痰跡垃圾。房子有新有舊,平房居多,兩層小樓偶見,臨街的一面規規矩矩,井井有條。三條會館,很氣派的日式大屋頂,與民房比鄰而居。順衚衕拐彎,整潔的小廟迎面,地圖上查得常德寺。出小巷又見兩座神社,有人蹲在地面拔草,遊人可隨意進出。

真是一個安靜的國度。

很快就看見了袁澤池,奈良公園門前的一池碧水。沿左手而上,一座高高的木塔,已來至興福寺。興福寺有日本少林寺之稱,歷史上曾擁僧兵數萬,武功了得。當然現在是看不到了。

定都平城京後,一些寺廟也紛紛遷建都城,興福寺就在那個年代落戶奈良,算來也已1300歲高齡,所以許多建築、佛像等,被列入日本國寶。比如東側的五重塔、西側的三重塔,還有緊鄰五重塔的東金堂等,都屬於國寶。寺內另闢有國寶館,遺憾正趕上維修關閉。

興福寺為藤原氏家族創建,並隨藤原氏興衰而興衰。藤原氏在日本歷史上活躍達千年之久,參與創建平城京,以外戚出任攝政關白,挾天皇令諸侯,專權朝政,一言九鼎。藤原氏在,興福寺興。此廟曾為法相、俱舍教學之中心道場,人才輩出,並一度兼管春日神社,擁有龐大莊園與僧兵。直至明治維新之際,百餘塔頭盡皆廢絕。

所以此時看到的興福寺,劫後餘生,許多殿堂為重建重修。高達50米的五重塔,始建於730年,重建於1426年(相當於明初),全木構造,斗拱飛檐。塔北側的東金堂重建於1815年。三重塔建於1143年(相當於北宋時代)。漂亮的南圓堂建於1789年。寺院最重要的中金堂幾經祝融之災,1819年重建後又因長年遭雨水侵蝕,於2000年整體解毀,目前正整體圍擋重建。

與遊人稀疏的興福寺相比,東大寺門前便已見人頭攢動。東大寺兩大看點,一是南大門,號稱日本最大的寺門,高25米,寬50米,五開間,重檐歇山木結構,矗立松柏林蔭盡頭,人須近前仰視,方可窺其全貌,木柱巍巍,古意盎然。二是大佛殿,世界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寬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七開間,重檐歇山式殿頂,國人喜談的奈良盛唐遺風,多與此殿相關。

日本東大寺的肇興,確與盛唐同時。在以平城京為都的奈良時代,開始鑄造盧舍那大佛銅像,歷時10年,鑄成高15米、重500噸的「日本最大銅佛」。隨後為大佛修建殿宇,工程浩大,據說直接或間接參與佛像鑄造、大殿施工者多達260萬人,相當於當時日本人口的一半,堪稱「舉國之力」。

1180年,日本發生了震驚朝野的「南都燒討」事件。前太政大臣平清盛之子平重衡,率軍入侵奈良,擊潰興福寺僧眾軍團,一把大火點燃僧房。狂風助虐,火勢蔓延。瞬間,興福寺、東大寺眾多佛殿陷入火海,僧人被燒死者眾,以大佛殿為首的奈良時代建築群,盡皆化為灰燼。數百年舊都,毀於一旦。

當時的日本朝野普遍相信,東大寺興衰事關國家興盛。於是,重造大佛,再建大佛殿,很快被提上日程。日本從宋朝請來七位工匠,大佛殿設計也引入宋朝流行的新樣式,南大門的石獅子則直接由中國進口的石材建造。1195年,新建的大佛殿落成。1567年,大佛殿再次毀於戰火。至今,存世的宋代風格建築,只剩下南大門等寥寥數座。

怪不得站在南大門前,與站在大佛殿前的感覺迥然不同。南大門儘管開間略少,體量略小,但直覺上更古樸。大佛殿更為壯觀,卻總有種略遜於寺門的感覺。姜還是老的辣,酒還是經年的醇。

春日大社鹿神仙

鹿的膽小出名。在中國人的意識里,鹿與警覺、機敏、善奔跑等辭彙緊密相關。即使人工飼養的鹿群,也很難讓人接近。鹿的標準照多為豎起雙耳、圓睜二目、肌肉緊繃。在興福寺東金堂前,當一隻被鋸斷雙角的小鹿直愣愣沖我們走來時,還是有點驚訝、驚喜,儘管早就知道奈良公園裡的鹿群與遊人親密無間。

這裡的鹿實在是太多了。凡有遊人之地,必有鹿。遊客密集之地,鹿群聚居。遊客必經之地,三五成群,必有攔路之鹿。而在遊人休息的廣場上,鹿追人、鹿粘人、鹿拱人。開始的好奇過後,很快就明白了,鹿所以趨人,只為求食。公園內隨處可見賣鹿食的攤點,150日元一包,特製的鹿食餅乾。

東大寺南門外,遊人如織,甚至擁堵。近前方知,人至此多欲與巍峨的南大門合影,鹿則趁機混入人群索食。有喜鹿者,或拿出餅乾餵食,或與鹿群拍照,有怕鹿者,或左右躲閃,或遲疑不前。通行速度大減。有食物,鹿越聚越多,遇阻攔,人越走越慢。

逛過東大寺的二月堂、三月堂,經手相山八幡宮,一組接一組的寺廟建築過後,眼前豁然開朗。藍天白雲下,平緩的山坡,枯黃的草坪,整齊的圍欄。路邊石階上,歇息著三三兩兩的小鹿。此處便是若草山,海拔不足350米,但可將奈良全貌盡收眼底。冬季封山,一覽無餘的草坪山上悄無一人,鹿群儼然成為護山的主人。

按路標往春日大社方向。一段陡峭的台階,連著一條賣紀念品的小街。不知不覺間,光線越來越暗,石階路緩緩拐入鬱鬱蔥蔥的密林,覆滿青苔的石燈,衛士般拱立在路旁。林間空地上,鹿群的規模更大了,好像這裡才是它們的大本營。鹿是安靜的,或遠或近地凝視著過往的遊人,就那麼瞪著圓圓的眼睛。

繞過這條長長的林間古道,眼前閃現出一片鮮紅顏色的建築,飛檐斗拱,素牆朱柱,在滿山濃郁映襯下,格外奪目。春日大社到了。

說起春日大社,又與平城京、與奈良時代的重臣藤原氏,休戚相關。神道教是日本原生態的宗教,神社則是供奉、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場所。1300年前定都平城京後,為守護京城,首先迎接掌權者藤原氏家族守護神武瓮槌命到春日山,後又從各地神宮迎接另三位神靈共同供奉,春日大社由此奠基。

傳說中武翁槌命乘鹿而來,鹿被視作神的使者,備受後人崇敬。神社所在的春日山也被視作神山,千年以來禁止砍伐,漫山遍野原始森林。好山好水好家園,再加上人的善待,野生鹿群日漸壯大,至今已達1200多隻,成為奈良公園一大亮色。

對遊客來說,春日大社的看點,一是原始森林,人鹿和諧相處,二是神社中的3000座石燈籠和吊燈籠,還有這裡出名的古藤。正趕上神社有祭拜活動,花500日元購票進入,感受日本人的心靈休整。但隔行如隔山,更何況兩種文化。

國內逛寺院,習慣了看「空廟」,沒有僧人,沒有法事,沒有梵唄之音。但這裡的寺院神社都是活的,有專門的神職人員管理,有一脈相承的宗教儀軌,有幾千年的文化內涵。嚴格說,不是供看的,而是要參與、領悟、理解。顯然,我們沒有這份準備。

有文字記載的春日大社歷史(768年),至今已近1250年。九百多年前的那場大火,似乎也沒有波及春日大社。但為什麼眼前的這座千年神社,依然鮮艷如初,彷如新建呢?答案在「式年造替」。兩塊比鄰用地,一地營造一地休閑,此即式年造替。日本的神社普遍保留此一傳統,每隔20年對社殿進行翻新。2015~2016年,春日大社本殿實施了「第60次式年造替」,掐指算來,其傳承歷史至少已1200年。由於被列入國寶,自明治時代以來,已不再定期重建,只對受損部分進行修復。修復後的神社,粉刷了「正朱紅」色顏料,陽光之下,耀耀生輝。新與舊,歷史與現實,難解難分。(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雲一片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閑雲一片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