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應該堅持專業化還是多角化?

到底應該堅持專業化還是多角化?

在付出中成長,在學習中蛻變

——第二空間

在商業的世界裡,有很多定位明確、業務聚焦而特別成功的企業,例如:萬科地產、INTEL,等等。

但是也有業務廣泛多角化經營並且很成功的企業,例如:寶潔、聯合利華、通用電氣,等等。

定位理論曾經風靡一時,褒貶不一。

我所理解的定位理論,核心是八個字:「品牌定位,經營聚焦」。

但是像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經營的品牌和產品多達幾百個,還辣么成功,又如何解釋呢?

「定位」的範圍到底該如何界定呢?

什麼情況下應該堅持專業聚焦?

什麼情況下應該擴大業務範圍?

什麼情況下又應該創立新品牌,甚至新公司?

德魯克先生的答案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撥雲見日。

1

專業化經營是大勢所趨

德魯克先生首先指出:

專業化經營是未來趨勢,而多角化是迫於內部和外部壓力不得已而為之,並且應該只是個過渡階段。

第一,一家企業的專業化程度越高,亦即多角化程度越低,越是易於管理。

「在相對簡單的企業里,人們能夠理解自己的工作,並能夠看到自己的工作與總體績效和成果之間的關係。

第二,在業務聚焦的企業里,往往更容易把力量集中起來。

第三,一家企業的複雜程度越小,決策程序就越簡單,效率就越高。

而一家企業的複雜程度越大,則管理層次也越多,特別的「協調者」也越多,各種報表和程度也就越多,會議也就越多,決策延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第四,一家企業的複雜程度越小,則越是不容易出錯。

相反,多角化意味著複雜:一個人可能不清楚自己的業務,可能不理解自己的業務,也就會不可能儘可能地接近和關注自己的業務。

甚至,一家企業的複雜性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它就無法進行有效管理了。

對於複雜性高的企業,德老先生還提出了一個德魯克定律:「如果一件事出了差錯,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會出現差錯,而且是同時出現差錯。」

(投資公司投資的企業多角化,不能算是我們所探討的範圍。而且事實上,連投資公司所投領域現在的專業化趨勢也非常之明顯,越來越多的投資公司聚焦於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了。)

既然專業化有這麼多好處,而多角化這麼多的弊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企業前赴後繼的多角化,並且還有做的很成功的多角化企業呢?

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內部壓力和外部壓力。

2

內部壓力

1、心理上的壓力

「人們對於一再重複地做同樣的事情感到厭倦,他們想做不同的事情。

否則,工作就會變得枯燥乏味了。」

2、企業需要保持和練習「應變能力」

人們心理上對「變化」的需求,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因為這會涉及到企業的「應變能力」。

「事實上,任何一家企業都很有必要保持靈活性,並做一些新的、不同的事情,否則,它的應變能力可能就會衰退。無疑,任何一家企業遲早都要進行變革,但當企業需要進行變革時,它可能連很微小的變革都已經無法實施了。」

「對於企業集中資源的優點而言,始終伴隨著過度專業化的危險。任何產品、任何流程、任何技術和任何市場最終都會過時。銷售總額可能維持不變,甚至繼續上升,但利潤卻消失了。於是,昨天的專業生產者就存在著滅亡的危險。」

「就像任何習慣一樣,『做新的事情』的習慣必須通過經常練習才能保持下來,否則這種能力就不能得到開發和培育,或者正像一度有高度創新能力的紡織工業所經歷的那樣,將會逐漸消失。」

因此,多角化不只是心理上所必需的,維持多角經營的能力,也是維持經濟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

(一家企業或一個品牌的使命也一定會過時,也必將消亡,這裡講的是如何努力延長其生命,但是當無可挽回時,也不應為了延長已過時企業的生命而不計成本地進行投入,而是也應理性地接受其淘汰或滅亡。並且,為了維持和練習「做新事情」的能力而進行的多角化,也應該控制在一定的風險範圍內,保持警惕避免因多角化而使企業分崩離析。)

3、規模不當

造成企業規模不當有多種情況,這裡所指的是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在某些行業里,企業的最小生存規模是很大的。也就是企業規模太小則無法盈利。例如鋼鐵行業,石油行業,包括聯合起來組成通用汽車之前的那些汽車企業。

二是某些業務需要一個最小的規模,但是企業在這種規模下,業務即使做的非常好了,卻由於行業特點其收益也不足以支持其所必需的規模。例如書中所講的美國汽車公司,必須要建立全國銷售網路,但其汽車產品銷量卻不足以支稱這樣的規模。

在這兩種情況下,企業解決「規模不當」這個問題的出路之一就是多角化。即原業務無法實現盈利,必須要增加新的業務,實施「前向一體化」或者「後向一體化」。

(對於企業規模不當這個問題,德魯克先生給出了三個解決方式:一是改變企業的業務,二是業務多角化,並且最好是通過合併或收購的方法,三是出售、剝離或系統的收縮。)

德魯克先生對於這種情況提出了警告:「一體化會增加企業的複雜性。即使一家實施一體化的企業仍存在於同一行業之中,它也是涉足了一些自己以前沒有經驗或經驗很少的領域。它的各種經營活動已經多角化了,從而要求有新的技術,承擔著新的風險。」

4、成本中心轉化為利潤中心的願望

多角化的另一項內部壓力,是把企業內部的成本中心轉化成為利潤中心的一種願望,一種可以理解、值得讚賞的願望

「但是,即使是從成本中心發展而來的盈利企業,也只有當它同整個公司系統相適合時,才應該保持在公司系統之中。只有它同整個公司系統的使命與戰略相適應,而且能夠為本公司的市場提供服務或利用本公司的技術的時候,才應該保持在公司系統之中。否則,就會導致力量的分散。」

「事實上,對於這樣一種從成本中心發展而來的企業而言,即使它同整個公司系統能夠保持適應,最好也應該獨立出來,建設成為一家單獨的企業。」

3

外部壓力

1、區域經濟規模的限制

由於地理區域限制,在小規模經濟體內,導致單個企業的成長空間非常有限,為了持續成長而不得不進行多角化

書中所舉的案例是比利時這樣的小國家,由於其市場規模的局限,企業不得不進行多角化而保持持續的成長。

事實上,在中國的很多地區,都有一些基本上只在本地經營的多角化集團公司。他們是由於掌握了本地資源(包括文化、關係、土地等等)這一優勢,而在同一地區經營的多角化業務。

但是德魯克先生指出:隨著市場的擴大,在有限的小型經濟中,多角化也會逐漸成為一種不恰當的模式。因此,始終都應該把多角化看成是一個「過渡階段」。

一方面,這種多角化企業本身的發展能力會受到很大限制。

另一方面,當更加專業化的、市場規模更大的公司(例如:全球化的專業性公司)進入其市場後,「地頭蛇」的每個業務領域遲早都要面對專業的「強龍」,這時「地頭蛇」往往是敵不過一個接一個的「強龍」的進攻的。

2、以市場擴張為基礎的多角化

在當代,最明顯、最重要的例子是跨國公司。

3、以技術發展為基礎的多角化

「技術本身會發展出新的分支。最終只為一種產品、一條產品線或一個市場服務的一種技術,很快就會發展成為一系列的技術,並服務於許多不同的市場和不同的產品。」

「這種多角化並不是事先計劃好的,而是起源於實驗室的試管之內或機械設計師的製圖版上。現有的技術產生了新的技術——隨之又形成了企業的多角化。」

「技術的這種動態過程,不僅發生於物質領域,即純粹的『技術』領域,也存在於社會技術領域和服務領域。」

4、稅務法令的推動

「實際上,在每一個發達國家裡,稅法都鼓勵企業把其資金用於再投資,而不是分配給投資者。」「因此,對於投資者和企業來說,把企業原有業務已不再需要的資金用於多角化經營,是更為經濟的一種方法。」

5、企業在資本市場和職業市場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而進行的多角化

4

指導意義

當我們明白了企業所面臨的這些多角化原因,就會明白為什麼有成功的專業化,也有成功的多角化。

就不會簡單的說要「多角化」或堅持「專業化」,我們就可以分析自己的企業:

是否應該多角化?

什麼情況應該多角化?什麼情況下應該聚焦專業化?

應該選擇多大的多角化程度?

應該採取怎樣的多角化方法?

專業化和多角化各自所面對的風險有哪些,以及應該如何規避或減弱這些風險?

王長偉

KurunData創始人、董事長

黑馬創業營11期成員

中歐EMBA

KurunData是中國領先的網路調研數據提供商,擁有第一調查網(http://www.1diaocha.com)、投吧網(http://www.votebar.com)等系列網站、APP、微信公眾號,提供專業的網路調研數據服務,是中國在線調研領域的領導者

第二空間∣一個創始人的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始人第二空間 的精彩文章:

怎麼實現目標管理?

TAG:創始人第二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