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辣趣,細情——柏溪水墨藝術賞析

辣趣,細情——柏溪水墨藝術賞析

開平文化吮 感 知 而 款 行

第 一千〇八十七期

辣趣,細情

——柏溪水墨藝術賞析

文■李林

柏溪君人物繪畫的特點,當以「辣趣」概括之,而其花鳥繪畫的特點,可以「細情」概括之。在其整體的水墨創作中,「辣趣」於「細情」又是文脈貫通的,這使得他的作品既具出狂潑辣之北方格調,又具有細膩俏皮之南國風情。

這位來自甘肅的畫家有著一顆細膩的文心:樸實憨厚卻又真情綿密,所以,他的內在心性便自然折映出絕然無偽的同樣畫風。

文人畫的「畫境」直承漢語哲學的「意境"論。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的特質是藉助於有限生命的感性而使感性生命的無限化,即「得其意趣」。一切藝術形式,其本質就是對「心性趣」的靈魂源泉的回潮式還原。否則,人和作品便會「很沒趣」。

若就文人畫的立意而論,不但對柏溪君,對所有畫家而言,作品的「趣」就是作品之「味道」所以,它簡直就是作品的價值衡量之尺度。至於能否領會到作品的意趣,心趣,禪趣,空趣,機趣,逸趣或塵趣,俗趣,惡趣,怪趣,則是接受者的事情。

中國傳統文人畫推崇的是一種「柔和的張力」,其意象表徵是孤花、缺月、斷橋、疏籬、冷雲、殘夢……於寥落中寄平淡寧靜之情懷,從綿渺中托玲瓏之幽思。使我驚詫的是,柏溪君卻竭力張揚著某種「強硬的張力」,所以他的畫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怪趣」——筆墨酣暢大膽硬拙逼人,正所謂萬象冥會,動觸天真;棒喝怒呵,無非至趣,似乎可以作為他的藝術創作理念。

所以他的水墨技法小則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大則潑墨淋漓,如孤峰巨嶂,通過創作中對「辣」與「細」的揣摩,得以打通「心象」與「墨象」之間的「隔」。

所以讀他的畫,更多品味到的是於冷峻峭拔中透露出的濃烈的暖意。

對此,柏溪君倒是個「識趣」的:「別人只要說我的作品還『有趣』,哪怕一兩點,我也就知趣了」。

我笑著對應道:「等著你那天真正感到自己真的:『無趣』到頂點了,或許你的作品也就真的『有趣』到極致了」。

他聽後立即失魂落魄,垂下頭似乎若有所思。

我倒也知趣地住口,任他沉吟,於是乎順便拿起他新近的作品照片翻來一看,不料眼下正對著的,卻是正在撓痒痒的鐘馗那咧嘴的憨笑!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學術講師)

柏明明(柏溪)

1972生於西北,從事雕塑及各種材質的雕刻,設計製作藝術品近20年。

2000年拜著名的北京畫院大寫意花鳥畫家郭石夫為師,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畫意日益走向成熟。

現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畫院成員,長城書畫院專職畫家,唐山美術館藝術顧問,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並獲獎,曾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多家單位收藏。作品相繼發表於《新美術》《藝術家》《書於畫》《藝術界》《中國公安報》《法制日報》《中華文化報》等報刊。

【編 輯:劉大書 本文、圖與開平文化今日頭條、「雲端外「微博同步】

推 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平文化 的精彩文章:

鎖在深山人未識

TAG:開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