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判斷釣點是否有魚的10個技巧

判斷釣點是否有魚的10個技巧

在釣魚的時候,學會察水觀魚情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特別是野釣的時候,我們剛到一片水域,先看下水裡是否有魚,其實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觀察。

1、觀察水的顏色。

漁人基本上都知道:"水為褐色,鯽魚多;青黃色,草魚多;黃橙色,鯉魚多;深綠色,魚難釣";那麼初春選那些水色適宜呢?最佳水色為"清中帶濁",判斷的標準基本上可以掌握在水體水面1米左右以下的雜草、石頭等隱約可見為宜,因為水的渾濁度從0度到10度共分為11個等級,0度為清水,10度為泥漿,應該說最適宜垂釣的水體渾濁度為4-6度之間,在這樣的渾濁度水體垂釣時,既有利魚兒發現餌料和吃餌,又有利於避免人影和竿影等帶來的驚魚現象;這裡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魚兒到近岸覓食和繁殖時往往致使淺水渾濁,在能見度較深的水體你反而找到了渾濁的淺水體,恭喜你,你找到了魚兒聚集的"金礦"。

2、觀察氣泡。

即由魚兒引起的水泡,又稱「魚星」或「魚訊」。當垂釣者來到水邊。只要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水面上有大小不同的水泡泛起。這是魚兒呼吸、覓食等活動觸動泥土形成的一種氣泡。它是反映魚兒遊動的方向、魚兒品種、大小、密度高低的主要標誌。發現魚星,說明該處有魚;魚星多,說明魚多,是垂釣的好地方。不同的魚產生的魚星是不同的。魚大而多,魚星也大而多;魚小而少,魚星也小而少。魚的大小多少,通過識別魚星可判斷。

下面舉幾種淡水魚為例:

1)鯽魚魚星 : 由攝食引起,水泡細而密集,一次連續多泡大小一致,每個水泡只小米粒般大小。

2)鯉魚魚星 : 鯉魚愛掘泥尋食,拱動河底污泥,產生大小不均的密集水泡。一連數十個同時上冒,魚星此起彼伏,常伴有濁水上升。

3)鯿魚魚星 : 氣泡小而分散,陸續上冒。

4)青、草魚魚星 :先冒出幾個大的水泡,而後有幾個較小水泡冒出。

5)鱧、鯰魚魚星 : 氣泡如紅鐵入火,泡小而密集,上升迅速,呈長條形,瞬息即逝,不會重復。

6)龜、甲魚魚星 :由於爬行拱動泥土產生水泡,呈圓形,且不斷移位。似鯉魚星泡,不同的是星泡群中間無泡,呈圓狀。

7)鱔魚魚星 :鱔魚生活在岸邊,常將頭伸出水面呼吸,產生豌豆大小的氣泡,三四個不等。

各種魚兒在尋食時,都會發出魚星,因此觀察魚星對了解魚情很有幫助,多多察看,仔細辨別,有利於因魚施釣。但是要區別魚星與沼氣氣泡,防止上當。沼氣氣泡與魚星不同,無規則,位置固定不移動,出現的間隔時間和延續時間較長,氣泡大小相仿,泡體透明,較易破碎。垂釣者根據魚的動靜等其他因素,不難區別。

3、看水是否平靜。

水面平靜如鏡的地方不宜垂釣,因這裡的魚兒不活躍,沒有覓食跡象。魚群浮在水面嚼水的地方也不宜垂釣,因水裡缺少氧氣,魚兒呼吸困難,不會沉下水吃鉤。魚兒一見到人影就立即逃竄的地方也不宜垂釣,這裡可能剛受過干擾,魚兒驚魂未定,不敢覓食。

4、看水波紋。

魚兒遊動、跳躍、覓食、引起的水面微小的波紋,稱為「魚波「或「魚浪」。水面有魚波,則表明水內有魚。無魚波的水域,水平如鏡,卻是死水一潭。

5、看水草。

水草葉殘缺不全,甚至「寸草不剩」,或者草邊有顫動,由此可判斷出水中有魚及其品種。

6、聽魚聲。

即聽魚的吃草聲或跳躍擊水聲。在多浮藻或水草叢、深處,稍加註意,就會聽到魚兒「哢朴、哢朴」的吃草聲。發出聲音的水域越廣,表明魚越多。或者聽到魚兒遊動、跳躍或追捕食物發出的擊水聲,表明該水域魚兒活躍。憑聲音大小,還可判斷該水域魚的大小。

7、聞魚腥味。

鰱魚是有腥味的,在乾淨的水中,腥味會散發出來,悶熱天氣更濃,可在下風頭聞到魚腥。天氣暖和,魚的活動量越大,腥味也越濃,表明魚兒越多,冬天魚活動量小,或者沒有魚的水域,魚腥味很少或者沒有。

8、聞水質味。

水質好的水域,一站到水邊,就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水和水草散發出來的氣味,甚至還夾雜點魚腥味,這是垂釣的好地方。如果聞到水中發出多種嗆鼻的氣味,表明這裡的水已被工業廢水或農藥污染。剛捕撈過的水域,會發出濃重的污泥氣味。若水中多爛草、死魚、死動物等腐敗物,就會發出腐物臭氣味,由此可判斷,這些水域水質不好,不宜魚兒生存,不是垂釣之地。

9、試水溫。

水溫的變化與垂釣有極大的關係,這往往是垂釣收穫如何的關鍵性的一個因素。水的受熱、散熱比空氣慢;淺水層與深水層的溫度又有差異。夏天地面氣溫很高,深水潭卻很涼爽,故有「夏釣潭」之說;下了一陣雨,又颳了一陣風,地面已有些寒冷,但水溫下降不大,寒冷的早晨,但深水潭的水面卻蕩漾如故,有的還發出陣陣蒸氣。水溫是影響魚活動和覓食的主要因素。

因此,垂釣之前測試一下水溫是有好處的。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用手入水一試.夏天即使地面溫度不高,如果水燙手、也不宜下鉤,冬天即使地面溫度很低,水不很冷,還是可以下的。

春、秋兩季為何是垂釣黃金季節,其主要原因是天氣溫和,水溫不冷不熱,為魚兒活動、覓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魚是變溫性動物,對水溫的變化反應敏感,直接影響其生長、活動和進食。15—25℃水溫,是溫水性、暖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吃食旺盛。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於魚類生長不利,更

不適於垂釣了。溫水性魚類在水溫30℃以上,即食慾減退,鯉魚、鯽魚等在4度以下就基本不進食。因此,只有掌握水溫和魚進食的關係,才能取得較好的垂釣效果。

10、試水深度、流速。

魚類活動與水體環境、水的深度、流速也有密切的關係。即使同一水域,不同地段、不同時間內水的深度和流速,往往也不同或發生變化。

因此,垂釣前要觀察這種變化並進行一定的測試,以決定是否下鉤和選擇釣點。最簡單方法是用釣線(含釣鉤浮標)探測水域的深淺及其流速大小,以便掌握水情施釣。經測試後,水深1米左右的約點為最佳。

但有些情況下,3—5寸深度也能約到魚,如開春後雨水暴漲,把河、湖、水庫周圍的稻田淹沒,魚游入稻田覓食,田內水雖不及1米,甚至只有幾寸深,但水稍渾濁.卻成了極佳的垂釣處。同一水域,如有流水處,要選擇流水口垂釣,特別雨後的流水口。因流水給魚兒帶來食物和新鮮氧氣,也適合魚兒逆水而游的習性,是魚兒喜歡聚集的地方。

在活水湖、河地垂釣,應選擇迴旋、彎頭處,這些地方是魚兒遊動的路線。俗話說:「人有人道,魚有魚路」,就是這個道理。若在垂釣中發現水位明顯下降時,魚兒驚慌不安,紛紛逃竄,退居深水少動寡食,這時若放長線、遠拋鉤,釣深水,就有收穫。

在河流中間測試流速時,可根據河中心流速作出如下判斷;流速在2米/秒以上,無法垂釣;在1一2米/秒之間,河邊可懸釣或浮釣;O.5—1米/秒之間者,河彎曲向內者,可沉底釣。河心仍不可垂釣,在0.2—0.5米/秒之間,河邊4米以內可浮釣、懸釣,2米以內可用重墜沉底釣,在0.O2一0.05米/秒之間,河心亦可沉底釣。總之,水域深度、流速會不斷發生變化。水位有漲有落,甚至朝夕多變。原來的釣點不能釣了,或者原來不能釣的地方,因水位、流速發生變化,可能成為好的釣點,原來是靜水水域,因水位上漲而成了流水水域。

因此,掌握水域的深度和流速,隨機應變,適時地改變釣點及方法,才能有所釣獲。一個精明的釣手,必須對魚場水情了如指掌,準確地判斷魚情,才可不打「無把握之仗」。

垂釣部落∣必看釣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釣魚講堂 的精彩文章:

解決輕口魚垂釣難的8個技巧!
冬季5種釣法不空軍,輕鬆爆護讓你無法拒絕!

TAG:釣魚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