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慈禧害了大清國,為什麼國外的人又稱讚慈禧是女強人呢?

如果慈禧害了大清國,為什麼國外的人又稱讚慈禧是女強人呢?

慈禧垂簾聽政後,對洋人態度變化很大。

洋人入侵後,她利用義和團血戰洋鬼子,成第一個向全世界宣戰的中國領導人。

義和團失敗後,慈禧與外國媾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然後順應歷史潮流進行國家革新,引進西方制度和憲法,對國外又是一番模樣,經常請外國使節的夫人們到宮中做客,積極引進西方文化,向西方國家推介中國新形象。

還把自己的畫像送到世博會上展覽,雖然有點愚昧霸權,但對國際社會開放接受的姿態與以前已大不同。

世博會上的慈禧

沒有永恆的敵人,沒有永遠的友誼。

慈禧是政治家,根據國家利益和時局選擇對外不同態度,無可厚非。

外國人對慈禧評價與慈禧對國外的立場是相關的,不是全是老妖婆,也不全是女政治家,一切定性都是政治需要,一切宣傳都是國家關係的體現。

慈禧與外國公使的夫人

在她快死前幾年,老外到中國的活動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慈禧熱情招待,外國人盛讚其慈祥,和藹可親,幹練,理性,女強人,這在德齡和什麼豪斯等人的回憶錄中都有記述,他們是慈禧的宮中翻譯,畫家,情人, 他們用直接的觀感描述了一個讓中國和外國人詫異的真實慈禧。

他們的話可作參考,但對一個人定性評價應看透本質,看清歷史,看得全面,一時的接觸會有感性的認識,但不足為訓。

女強人的正面評價,大概就是慈禧死後國外對她的評價。

妖魔化的慈禧

值得指出的是,英美俄等國家對慈禧的報道,在以前可是深度惡魔化的貶低諷刺。

再指出一點,評價一個政治人物,把他放到歷史大背景中分析是客觀的,慈禧是貪權誤國了,但把一段歷史的悲劇,簡單歸咎於一個領導人,不是太幼稚就是太有目的。

(本文史料參考《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慈禧》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二戰期間為何如此殘忍,是其人性本就如此還是心理變態?
蔣介石的電報並非聖旨,但上面有這3個字的,下屬一定辦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