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我給我給我!

給我給我給我!

文/編輯:喬喬

小寶寶能識別別人的意圖嗎?很多研究都證明是的。他們會將別人肢體的運動理解為帶有主觀意圖的行為,然後預期他們的行為結果。但是這些研究中「別人的行為」都是伴隨著實打實的結果的。如果對方做了一個動作,結果讓蘋果進入了籃子里,我們當然就會推測對方的意圖是把蘋果放進籃子。可是,如果對方的動作不伴隨著它的結果呢?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情況,我們做了一些動作,但動作和結果卻並不匹配。例如,我們伸手想去夠餐盤,卻不小心把杯子打翻在了地上。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一個人的動作來理解別人的意圖,小寶寶能做得到嗎?

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項研究是在一個「玩具傳遞遊戲」的框架下完成的。研究者請來了12個月和18個月大的小寶寶來到實驗室。研究者坐在小寶寶正對面,用一個玩具吸引小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把玩具遞給小寶寶。當小寶寶玩過了一會後,研究者又拿出一個新的玩具,試圖遞給小寶寶。「給小寶寶遞玩具」的行為重複3-4次後,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這時,研究者會再拿出一個玩具,但是沒有遞給寶寶。為什麼研究者不把玩具遞給寶寶了?原因有三種,它們分別是不願意完成動作、想要卻不能完成動作和動作因為被打擾而中斷。研究者想要知道,寶寶是否能夠區分這三種動作的不同之處——動作發出者的意圖。

當研究者的意圖是不願意把玩具遞給小寶寶時,她會把玩具拿在手裡,假裝遞給小寶寶,當小寶寶伸出手拿時又突然縮回去;或者看著玩具又看著寶寶,但就是不動手;或者自顧自地玩起了玩具。

當研究者的意圖是想要把玩具遞給寶寶卻做不到時,她會做出遞的動作,但「不小心」把玩具摔倒了地上;或者嘗試著從長長的玻璃桶中把玩具夠出來,但卻夠不到;或者嘗試擰開放著玩具的玻璃瓶,但是擰不開。

當研究者在遞玩具時被打擾時,她會看到另一位助手,並且和她聊天;或者聽到電話響,並且去接電話;或者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一樣開始尋找另一個玩具。

每一個小寶寶都經歷了上述的三種動作。小寶寶的肢體動作被記錄了下來。研究者最關心小寶寶的三種「肢體語言」:伸手用手拍桌子把臉轉向其他方向。它們發生的時間長短反映了小寶寶迫切想要玩具或者不耐煩的程度。

猜猜結果如何?研究者們發現,12個月和18個月的嬰兒,面對對方不想要把玩具遞給他的時候,會比其他兩種情況表現出更多的急切和不耐煩。要知道,這三種動作開始前,小寶寶都以為研究者會繼續把玩具遞給他;動作結束後,玩具都沒能被遞給小寶寶。依靠對他人動作內容的判斷,小寶寶就能夠辨別他人的意圖了。

之後,研究者把小寶寶的年齡提前到了6個月和9個月又進行了一次實驗。9個月的小寶寶表現得和12個月的寶寶一樣,而6個月的寶寶就不能分辨意圖了。

我們總是說,進行嬰兒研究會有一些局限性,因為小寶寶並不能張開嘴告訴人們他們在想什麼。因此,嬰幼兒的研究者們就會嘗試一些「委婉」的實驗範式,例如習慣化-去習慣化技術,來看看小寶寶們是否知道「這個」和「那個」是不同的。但是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可以讓寶寶涉身其中的情境,並且讓他們「開口說話」了——雖然使用的是肢體語言。這些交流性(communicative)的肢體語言明確地表示了小寶寶的願望和意圖,這讓研究的結果顯得更真實、可靠。

GIF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本文參考資料:

[1]Behne, T., Carpenter, M., Call, J., & Tomasello, M. (2005). Unwilling versus unable: infants"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al ac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2), 328.

圖片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嬰幼兒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嬰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