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樣的品牌能夠代表美好生活?答案就在…

什麼樣的品牌能夠代表美好生活?答案就在…

美好生活 消費升級

人們的消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買便宜」到「買優質」、從「買普通的」到「買個性化的」,從「買商品」再到「買服務」……

不難看出,國內消費需求正在呈現各種各樣的新變化,而不同年齡層消費者以及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也呈現出更加細分的消費訴求。

消費者的品質化已使消費需求再次升級,而這樣的升級除了對生活品質的小細節提出更高的要求外,同樣對品牌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其本質就是人人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為此,在今年的3.15期間,每日經濟新聞攜美好商業研究中心共同推出了「美好生活2018中國消費者品牌榜評選活動」,它在以往中國消費者誠信企業榜評選標準的基礎上,引入美好生活的概念,旨在「發現」和「傳遞」美好,讓商業發展回歸初心,推動消費企業可持續發展。

新消費新零售的新特點

從滿足生活基本需求到不遺餘力去追求各方面的精細化升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理念都在升級,這致使「消費」的個性化複雜度正在不斷提升,而這就是目前的新消費。

當新消費深刻變化之時,就不得不提到新零售。

2016年10月,馬雲出席杭州雲棲大會時提出,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從2017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商」二字,因為在他看來,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將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很快,「新零售」於2017年迅速被標籤化,電商企業紛紛在實體店領域布局,這也令傳統零售業產生了大變局。當然,這同樣是對於電商服務同質化困境的一種破局,主動擁抱曾經作為對立面的實體零售,打破彼此之間的隔閡。在線上零售額增長日漸下滑的趨勢下,「新零售」無疑為各大線上平台方開拓了新的消費者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化和智能化成功開拓了多樣化的消費場景,讓渠道和場景融為一體,並慢慢改變網購與零售的原始面貌。而科技的加入使得線上與線下渠道不再是往日的從屬關係,而逐漸發展成一種共同體,以提升消費者的整體購物體驗作為根本,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選擇。

「新零售」是電商企業向傳統零售業的延伸和融合,也能夠拓展新業務、實現跨界和業務量增長。消費者則將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即想即得。

美好生活從「新」開始

毋庸置疑,任何消費者的變化都是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於是,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進口或者大牌,而是更注重產品本身的品質以及體驗感等等,因此國別、品牌等標籤正在被不斷弱化。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兼大中華區消費者和零售諮詢業務負責人澤沛達(Daniel Zipser)此前曾表示:

「在新消費時代下,中國消費者正釋放出巨大潛能。商家與行業玩家必須真正了解、聚焦每一位消費者,並且與之建立聯繫。圍繞著以消費者為中心展開多維度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將有助於生態圈中的每一個參與方把握趨勢、從容制勝。」

可以說,商業的每一次全新探索與嘗試,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不斷迎合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消費需求的升級的,並圍繞消費者來提供服務的。

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已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美好生活2018中國消費者品牌榜評選活動」的最大背景,網友們開始吧!

每經記者 蔣佩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男太多女太少、用戶又太「老」,為了充實95後,陌陌砸下40多億
被質疑「抄襲」和「笑點沒邏輯」,《唐探2》憑啥票房近27億?

TAG:每日經濟新聞 |